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novel soft-body piezoelectric actuator, which comprises a fixed shell, an output shaft, a first actuator, a second actuator and a third actuator, wherein the fixed shell position is fixed, and the piezoelectric oscillators in the three piezoelectric driving units are driven by a certain phase and amplitude voltage, and the central axis is subjected to piezoelectricity. The frictional force acting on the foot support of the driving unit moves, and different driving voltages are applied on the three piezoelectric driving units. Each sector of the central axis is subjected to different frictional forces. The asymmetric frictional force drives the central axis to produce different motions, i.e. axial motion and bending deforma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software drive,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rong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 high flexibility, good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simple structure, easy control, no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and fast response, which are suitable for operating in complex environ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软体压电驱动器
本技术属于压电驱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软体压电驱动器。
技术介绍
针对刚体具有人机交互性差、复杂环境适应性差和灵活性差等缺点,软体驱动器具有无限自由度和连续变形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强、高灵活性、人机交互性好和适合在复杂环境作业等优点。软体驱动现有的驱动方式主要有气动驱动、拉线驱动、形状记忆合金驱动、电活性聚合物驱动和压电驱动,其中:气动驱动的气体具有可压缩性,响应特性复杂,密封性要求高;拉线驱动驱动结构复杂且需要相应的控制系统;形状记忆合金变形后需要时间散热才能进行下一次驱动,其驱动效率不高;电活性聚合物驱动存在应力松弛、电击穿和褶皱等多种失效形式。相比之下,压电驱动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控制、无电磁干扰和响应快等优点,因而,对软体的压电驱动进一步的探究必将进一步推动软体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目前软体驱动结构和响应特性较为复杂,驱动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软体压电驱动器,该驱动器由固定壳体和中心轴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结构完全相同且均匀布置在中心轴的四周的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和第三驱动器;其中所述中心轴由第一扇形区域、第二扇形区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软体压电驱动器,包括:固定壳体(1)和中心轴(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结构完全相同且均匀布置在中心轴的四周的第一驱动器(3)、第二驱动器(4)和第三驱动器(5);其中所述中心轴(2)由第一扇形区域(21)、第二扇形区域(22)和第三扇形区域(23)复合而成且三个扇形区域端面固连;所述第一驱动器(3)包括第一端侧连接板(31)、第一压电驱动单元(32)、压电振子连接板(33)、第二压电驱动单元(34)和第二端侧连接板(35)且各构件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端侧连接板(31)和第二端侧连接板(35)分别与固定壳体(1)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压电驱动单元(32)由第一压电振子(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软体压电驱动器,包括:固定壳体(1)和中心轴(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结构完全相同且均匀布置在中心轴的四周的第一驱动器(3)、第二驱动器(4)和第三驱动器(5);其中所述中心轴(2)由第一扇形区域(21)、第二扇形区域(22)和第三扇形区域(23)复合而成且三个扇形区域端面固连;所述第一驱动器(3)包括第一端侧连接板(31)、第一压电驱动单元(32)、压电振子连接板(33)、第二压电驱动单元(34)和第二端侧连接板(35)且各构件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端侧连接板(31)和第二端侧连接板(35)分别与固定壳体(1)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压电驱动单元(32)由第一压电振子(321)、第二压电振子(322)、第一支撑腿(323)、第二支撑腿(324)和第三支撑腿(325)组成,所述第一压电振子(321)由压电薄片材料粘贴在矩形弹性基体上构成,所述第二压电振子(322)与第一压电振子(321)结构完全相同且两压电振子相连,所述第一支撑腿(323)一端垂直连接在第一压电振子(321)与第一端侧连接板(31)连接端的下表面,另一端为第一脚支座(3231),所述第一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祥莉,吴越,王京春,宋正义,刘庆平,杨志刚,董景石,韦东东,张宝玉,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