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方便安装的配电柜运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1917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方便安装的配电柜运输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四个电动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且四个电动推杆的顶端均与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板的上表面与两个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该带有方便安装的配电柜运输装置,通过设置机座、电机、螺纹柱、螺纹帽、第一滑块、连接板、连接杆、第一滑轮、第一压板、第一防滑垫、第二压板和第二防滑垫,从而使电机的输出轴正转时能带动螺纹柱旋转,螺纹柱旋转使螺纹帽带动连接板和连接杆向左移动,从而使第一滑轮向左移动,从而使第二滑轮挤压第二压板向右移动,从而使第一防滑垫和第二防滑垫能把配电柜本体夹紧,从而实现自动夹持。

A power distribution cabinet transport device with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istribution cabinet transport device with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including a bottom plate,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ottom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end of four electric push rods, and the top of the four electric push rods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horizontal plate,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horizontal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two vertical plates. The conveyor with a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of distribution cabinet can drive the screw column to rotate and the screw column to rotate when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motor rotates positively by setting a frame, a motor, a screw column, a screw cap, a first slider, a connecting plate, a connecting rod, a first pulley, a first pressing plate, a first anti-skid pad, a second pressing plate and a second anti-skid pad. Turning causes the screw cap to drive the connecting plate and connecting rod to move to the left, so that the first pulley moves to the left, so that the second pulley extrudes the second pressure plate to move to the right, so that the first anti-skid pad and the second anti-skid pad can clamp the main body of the distribution cabinet, thereby realizing automatic clam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方便安装的配电柜运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配电柜
,具体为一种带有方便安装的配电柜运输装置。
技术介绍
配电柜分动力配电柜和照明配电柜、计量柜,是配电系统的末级设备。配电柜是电动机控制中心的统称。配电柜使用在负荷比较分散、回路较少的场合,电动机控制中心用于负荷集中、回路较多的场合。它们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就近的负荷。这级设备应对负荷提供保护、监视和控制。现在把配电柜安装在高处通常需要站在配电柜安装架上,然后手动或者通过起重工具把配电提升至安装架上,人力拉动配电柜会导致配电柜在升降的过程不够稳定,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起重工具提升配电柜会增大安装成本,且还需要运输工具把配电柜运输至所需要安装的位置,因此设计一款运输、起重和夹持一体化配电柜安装工具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方便安装的配电柜运输装置,解决了现在把配电柜安装在高处通常需要站在配电柜安装架上,然后手动或者通过起重工具把配电提升至安装架上,人力拉动配电柜会导致配电柜在升降的过程不够稳定,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起重工具提升配电柜会增大安装成本,且还需要运输工具把配电柜运输至所需要安装的位置,因此设计一款运输、起重和夹持一体化配电柜安装工具很有必要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方便安装的配电柜运输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四个电动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且四个电动推杆的顶端均与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板的上表面与两个竖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竖板的下表面分别与支撑板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与机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机座的下表面与电机的机身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螺纹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帽,所述螺纹帽的上表面与第一滑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设置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支撑板的下表面,所述螺纹柱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套接在第一轴承内,所述第一轴承卡接在第一固定板的侧面。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与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帽的下表面与连接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右侧面与连接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右端与第一滑轮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轮的右端设置在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滑槽开设在转板的右侧面,所述转板的背面与第二转轴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背面的一端套接在第二轴承内,所述第二轴承的侧面与第二固定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侧面与支撑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转板的上表面与第二滑轮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搭接有配电柜本体,所述配电柜本体的右侧面搭接有第一防滑垫,所述第一防滑垫的右侧面与第一压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板的下表面与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配电柜本体位于第二防滑垫的右侧,所述第二防滑垫的左侧面与第二压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板的下表面与第二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设置在第三滑槽内,所述第三滑槽开设在支撑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滑块的左侧面通过弹簧与第三滑槽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板位于第二滑轮的右侧。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四个第三滑轮,且四个第三滑轮分别位于底板下表面的四角处。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侧面设置有把手,且把手为L形。优选的,所述把手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蓄电池。优选的,所述蓄电池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动推杆和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优选的,所述电机为抱闸电机,所述电机的转速为每分钟十转。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块为T形滑块,所述第三滑槽为T形滑槽。(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方便安装的配电柜运输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带有方便安装的配电柜运输装置,通过设置机座、电机、螺纹柱、螺纹帽、第一滑块、连接板、连接杆、第一滑轮、第一压板、第一防滑垫、第二压板和第二防滑垫,从而使电机的输出轴正转时能带动螺纹柱旋转,螺纹柱旋转使螺纹帽带动连接板和连接杆向左移动,从而使第一滑轮向左移动,从而使第二滑轮挤压第二压板向右移动,从而使第一防滑垫和第二防滑垫能把配电柜本体夹紧,从而实现自动夹持。2、该带有方便安装的配电柜运输装置,通过设置电动推杆、竖板和横板,从而使电动推杆伸长时能带动横板和竖板向上移动,从而使支撑板向上移动,从而实现自动调节配电柜本体的高度,从而不需要用其他增高装置来调节配电柜本体的高度,从而方便安装配电柜本体。3、该带有方便安装的配电柜运输装置,通过设置底板、把手和第三滑轮,从而使人们通过把手就可推动底板移动,且第三滑轮使人们移动底板时更加省力,从而方便人们运输配电柜本体。4、该带有方便安装的配电柜运输装置,通过设置弹簧、第三滑槽和第二滑块,从而使电机的输出轴反转时,使第一滑轮向右移动,同时弹簧可推动第二滑块向右移动,从而使第二防滑垫可和配电柜本体分离,从而方便人们取下配电柜本体。5、该带有方便安装的配电柜运输装置,通过设置第二滑槽和第一滑轮,从而使第一滑轮可在第二滑槽内滑动,从而既减小了第二滑槽所受的摩擦力,又使转板旋转时更加稳定,且本用新型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正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第二滑槽、3第一滑轮、4转板、5第二转轴、6第二轴承、7第二固定板、8第二滑轮、9弹簧、10第二滑块、11第二压板、12第二防滑垫、13第三滑槽、14配电柜本体、15第一防滑垫、16第一压板、17支撑板、18竖板、19把手、20第三滑轮、21电动推杆、22横板、23第一滑槽、24连接杆、25第一转轴、26第一轴承、27第一固定板、28螺纹柱、29螺纹帽、30第一滑块、31机座、32电机、33连接板、34蓄电池、35控制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方便安装的配电柜运输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四个第三滑轮20,且四个第三滑轮20分别位于底板1下表面的四角处,底板1的侧面设置有把手19,且把手19为L形,通过设置底板1、把手19和第三滑轮20,从而使人们通过把手19就可推动底板1移动,且第三滑轮20使人们移动底板1时更加省力,从而方便人们运输配电柜本体14,把手19的上表面设置有控制面板35,底板1的下表面设置有蓄电池34,蓄电池34的输出端与控制面板35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面板35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动推杆21和电机32的输入端电连接,通过设置控制面板35和蓄电池34,蓄电池34能使电机32和电动推杆21正常工作,控制面板35能控制电机32和电动推杆21工作,从而方便了人们的操作,底板1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方便安装的配电柜运输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与四个电动推杆(21)的底端固定连接,且四个电动推杆(21)的顶端均与横板(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板(22)的上表面与两个竖板(1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竖板(18)的下表面分别与支撑板(17)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7)的下表面与机座(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机座(31)的下表面与电机(32)的机身固定连接,所述电机(32)的输出轴与螺纹柱(2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28)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帽(29),所述螺纹帽(29)的上表面与第一滑块(3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30)设置在第一滑槽(23)内,所述第一滑槽(23)开设在支撑板(17)的下表面,所述螺纹柱(28)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轴(2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5)的另一端套接在第一轴承(26)内,所述第一轴承(26)卡接在第一固定板(27)的侧面;所述第一固定板(27)的上表面与支撑板(1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帽(29)的下表面与连接板(3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33)的右侧面与连接杆(24)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24)的右端与第一滑轮(3)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轮(3)的右端设置在第二滑槽(2)内,所述第二滑槽(2)开设在转板(4)的右侧面,所述转板(4)的背面与第二转轴(5)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5)背面的一端套接在第二轴承(6)内,所述第二轴承(6)的侧面与第二固定板(7)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7)的侧面与支撑板(17)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转板(4)的上表面与第二滑轮(8)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7)的上表面搭接有配电柜本体(14),所述配电柜本体(14)的右侧面搭接有第一防滑垫(15),所述第一防滑垫(15)的右侧面与第一压板(16)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压板(16)的下表面与支撑板(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配电柜本体(14)位于第二防滑垫(12)的右侧,所述第二防滑垫(12)的左侧面与第二压板(1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板(11)的下表面与第二滑块(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10)设置在第三滑槽(13)内,所述第三滑槽(13)开设在支撑板(17)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滑块(10)的左侧面通过弹簧(9)与第三滑槽(13)内壁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压板(11)位于第二滑轮(8)的右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方便安装的配电柜运输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与四个电动推杆(21)的底端固定连接,且四个电动推杆(21)的顶端均与横板(2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横板(22)的上表面与两个竖板(1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竖板(18)的下表面分别与支撑板(17)下表面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7)的下表面与机座(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机座(31)的下表面与电机(32)的机身固定连接,所述电机(32)的输出轴与螺纹柱(28)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28)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帽(29),所述螺纹帽(29)的上表面与第一滑块(3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块(30)设置在第一滑槽(23)内,所述第一滑槽(23)开设在支撑板(17)的下表面,所述螺纹柱(28)的另一端与第一转轴(2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25)的另一端套接在第一轴承(26)内,所述第一轴承(26)卡接在第一固定板(27)的侧面;所述第一固定板(27)的上表面与支撑板(17)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纹帽(29)的下表面与连接板(3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33)的右侧面与连接杆(24)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24)的右端与第一滑轮(3)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轮(3)的右端设置在第二滑槽(2)内,所述第二滑槽(2)开设在转板(4)的右侧面,所述转板(4)的背面与第二转轴(5)正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5)背面的一端套接在第二轴承(6)内,所述第二轴承(6)的侧面与第二固定板(7)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7)的侧面与支撑板(17)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转板(4)的上表面与第二滑轮(8)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7)的上表面搭接有配电柜本体(14),所述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宣杭程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益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