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盖组件以及动力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1770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顶盖组件以及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包括:顶盖板,包括顶部、在厚度方向上与顶部相对的底部以及从顶部朝底部贯通的注液孔,注液孔具有设置于顶部的入口和设置于底部的出口;以及遮挡部件,设置于底部,并且遮挡部件沿厚度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地遮挡出口;其中,遮挡部件与顶盖板之间形成引流通道,引流通道与出口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顶盖组件应用于动力电池时,能够改变电解液流动方向,减小注液时电解液对电极组件的端部产生的冲击力。

Top assembly and power batter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op cover assembly and a power battery. The top cover assembly comprises a top plate, a bottom opposite the top in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and a liquid injection hole running through the top to the bottom, a liquid injection hole having an inlet arranged at the top and an outlet arranged at the bottom, and a shielding member arranged at the bottom, and a shielding member hav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projection along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of the shielding member. The ground shields the outlet, in which a drainage channel is formed between the shielding part and the roof plate, and the drainage chann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let. When the top cover assembly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power battery, the flow direction of the electrolyte can be changed, and the impact force produced by the electrolyte on the end of the electrode assembly when the electrolyte is injected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盖组件以及动力电池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顶盖组件以及动力电池。
技术介绍
二次电池一般包括电极组件、壳体和顶盖组件。其中,电极组件通过正极片、负极片以及设置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围绕卷绕轴线卷绕形成。电极组件收容在壳体内,顶盖组件与壳体装配在一起、且与电极组件在卷绕轴线上的端部相对应设置。顶盖组件的顶盖片包括顶盖片以及设置于顶盖片上的电极端子,其中电极组件的极耳与顶盖组件的电极端子电连接。顶盖片上设有与封闭空间相连通的注液孔。然而,由于顶盖片上的注液孔与电极组件在卷绕轴线上的端部彼此位置相对,因此通过注液孔向壳体内注入电解液时(为了提高注入电解液的效率,往往需要加大电解液的注射压力),电解液会对电极组件在卷绕轴线上的端部进行冲击,此时由于电解液的冲击力过大,从而会导致处于端部位置的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发生变形移位,进而会导致正极片和负极片彼此接触而发生短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顶盖组件以及动力电池。顶盖组件应用于动力电池时,能够改变电解液流动方向,减小注液时电解液对电极组件的端部产生的冲击力。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顶盖组件,其包括:顶盖板,包括顶部、在厚度方向上与顶部相对的底部以及从顶部朝底部贯通的注液孔,注液孔具有设置于顶部的入口和设置于底部的出口;以及遮挡部件,设置于底部,并且遮挡部件沿厚度方向的投影至少部分地遮挡出口;其中,遮挡部件与顶盖板之间形成引流通道,引流通道与出口相连通。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遮挡部件沿厚度方向的投影完全地遮挡出口。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顶盖板包括在长度方向上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注液孔和遮挡部件设置于第一端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顶盖板包括设置于底部上的凸台,凸台与第一端部对应设置,凸台用于抵压动力电池的电极组件,遮挡部件连接于凸台、且遮挡部件的底面与凸台的底面齐平。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顶盖组件还包括防爆膜,防爆膜设置于顶部、且覆盖注液孔,防爆膜的边缘与顶部形成环形接缝,以使防爆膜和顶盖板密封连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注液孔的轴线与防爆膜的轴线偏心设置、且防爆膜的轴线相对于注液孔的轴线更靠近第二端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防爆膜的位于环形接缝内的表面面积与注液孔的横截面面积的比值为1.5~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顶部具有朝向底部凹陷的凹部,注液孔与凹部相连通,防爆膜容纳于凹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遮挡部件和顶盖板为一体式结构。本技术实施例的顶盖组件包括具有注液孔的顶盖板以及设置于顶盖板、且用于遮挡注液孔的遮挡部件。在本实施例的顶盖组件应用于动力电池时,在对动力电池进行注液操作过程中,从注液孔注入的电解液能够被遮挡部件阻挡,从而改变电解液的流动方向,使得电解液不再继续沿着注液孔的轴向流动。这样,遮挡部件能够使得电解液的流速减小,从而可以减小从注液孔中直接排出的电解液对动力电池所包括的电极组件的端部造成的冲击力,进而减小电极组件所包括的隔膜由于受到较大冲击力而发生移位的可能性,因此可以提高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另一个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其包括:壳体,具有开口;电极组件,通过正极片、负极片以及设置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围绕卷绕轴线卷绕形成,电极组件具有沿卷绕轴线相对的两个端部,电极组件设置于壳体内;以及如上述的顶盖组件,覆盖开口、且与端部相对应设置;其中,遮挡部件设置于顶盖板和端部之间。附图说明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顶盖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顶盖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顶盖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顶盖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顶盖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标记说明:1、顶盖组件;11、顶盖板;11a、第一端部;11b、第二端部;111、注液孔;112、凸台;113、防爆膜;113a、轴线;12、电极端子;X、厚度方向;Y、长度方向;2、遮挡部件;3、引流通道;4、壳体;5、电极组件;51、正极引出端;52、负极引出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技术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即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图1至图8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顶盖组件1进行详细描述。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顶盖组件1的分解结构。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顶盖组件1的俯视结构。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的顶盖组件1的剖视结构。图4示意性地显示了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顶盖组件1的剖视结构。图5示意性地显示了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顶盖组件1的剖视结构。图6示意性地显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的分解结构。图7示意性地显示了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的剖视结构。图8示意性地显示了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的剖视结构。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顶盖组件1应用于动力电池。本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包括壳体4、电极组件5以及顶盖组件1。本实施例的电极组件通过正极片、负极片以及设置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围绕卷绕轴线卷绕形成。电极组件5具有沿卷绕轴线相对的两个端部。正极片、负极片以及设置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的隔膜卷绕后在每个端部形成螺旋状的绕圈。电极组件5设置于壳体4内,顶盖组件1与电极组件5的端部相对应地设置。本实施例的顶盖组件1包括顶盖板11、设置于顶盖板11上的电极端子12以及设置于顶盖板11上的遮挡部件2。本实施例的顶盖板11具有预定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其中,以图1所示的顶盖组件1的放置位置为对象,并且以顶盖板11的厚度方向为厚度方向X,以顶盖板11的长度方向为长度方向Y,以同时垂直于厚度方向X和长度方向Y的方向为宽度方向(图中未标记)。本实施例的顶盖板11包括在厚度方向X上相对的顶部和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顶盖组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板(11),包括顶部、在厚度方向(X)上与所述顶部相对的底部以及从所述顶部朝所述底部贯通的注液孔(111),所述注液孔(111)具有设置于所述顶部的入口和设置于所述底部的出口;以及遮挡部件(2),设置于所述底部,并且所述遮挡部件(2)沿所述厚度方向(X)的投影至少部分地遮挡所述出口;其中,所述遮挡部件(2)与所述顶盖板(11)之间形成引流通道(3),所述引流通道(3)与所述出口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顶盖组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板(11),包括顶部、在厚度方向(X)上与所述顶部相对的底部以及从所述顶部朝所述底部贯通的注液孔(111),所述注液孔(111)具有设置于所述顶部的入口和设置于所述底部的出口;以及遮挡部件(2),设置于所述底部,并且所述遮挡部件(2)沿所述厚度方向(X)的投影至少部分地遮挡所述出口;其中,所述遮挡部件(2)与所述顶盖板(11)之间形成引流通道(3),所述引流通道(3)与所述出口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盖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件(2)沿所述厚度方向(X)的投影完全地遮挡所述出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顶盖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板(11)包括在长度方向(Y)上相对的第一端部(11a)和第二端部(11b),所述注液孔(111)和所述遮挡部件(2)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11a)。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盖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板(11)包括设置于所述底部上的凸台(112),所述凸台与所述第一端部(11a)对应设置,所述凸台(112)用于抵压所述动力电池的电极组件,所述遮挡部件(2)连接于所述凸台(112)、且所述遮挡部件(2)的底面与所述凸台(112)的底面齐平。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盖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组件(1)还包括防爆膜(113),所述防爆膜(113)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勇郭志君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