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欧建华专利>正文

自动剪线吸屑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1509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剪线吸屑机,属服装加工机械领域。该机包括机体、电机,其中在机体前端设有移动组合刀具和固定、可通风的网板刀片,网板刀片位于移动组合刀具外侧并与移动组合刀具相贴,移动组合刀具和网板刀片共同构成剪线刀具;在与网板刀具相对应的移动组合刀具另一侧设有抽风风道,抽风风道的外端为与抽风装置连接的抽风口;电机与移动组合刀具联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用于服装、服饰生产加工。(*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服装加工机械,尤其是指用于服装生产中剪切线头的一种自动剪线吸屑机
技术介绍
传统的服装、服饰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生产工人,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手工操作很难满足发展的需要,但服装、服饰制造如要实现完全的自动化生产,其投资规模庞大,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对大多数的服装、服饰加工企业来说,在生产中使用单机台的服装、服饰机械或部分联合机械更有意义,可提高服装、服饰质量、减少用工,提高功效,降低对工人技术要求和生产成本。现有的服装、服饰加工机械,已可完成服装、服饰生产的绝大部分生产工序,但对服装、服饰线头的处理,目前为止,还没有相应的自动机械,对大多数服装、服饰生产厂家而言,还是采用手工剪线头,这往往需要配备较多的辅助人手,如在具有一定规模的牛仔裤生产企业,为适应100多个车位产出需配置剪线工人13~14人,因服装生产的固有特性,有时为准时交货还得急招几个杂工帮手才能解决应急的难题,当批定单完成后,又得将这些工人解散,下批需要时再招;如此周而复始地运作,一方便企业对员工管理困难、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企业对由此延伸出来其它问题更是难以适从。申请人通过长期对服装、服饰生产企业的调查研究,针对整个服装、服饰生产行业急需解决的难题,经多年的深入探索,多番试制开发出专用于服装、服饰剪线吸屑的特种生产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一种自动剪线吸屑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剪线吸屑机,包括机体、电机,其中在机体前端设有移动组合刀具和固定、可通风的网板刀片,网板刀片位于移动组合刀具外侧并与移动组合刀具相贴,移动组合刀具和网板刀片共同构成剪线刀具;在与网板刀具相对应的移动组合刀具另一侧设有抽风风道,抽风风道的外端为与抽风装置连接的抽风口;电机与移动组合刀具联动。本技术的移动组合刀具的技术方案是移动组合刀具可以由轴座、转轴和多块圆盘形刀片组成,圆盘形刀片在转轴上成倾斜固定;转轴通过上、下两个轴座与机体连接;网板刀片在外侧与圆盘形刀片相贴;电机固定在抽风风道后侧的机体内,电机通过设置在机体外侧的由两级皮带轮构成的传动机构与移动组合刀具联动;在传动机构外设有防护罩。上述技术方案构成一种旋转式线头切割组合刀具。本技术的移动组合刀具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移动组合刀具由上、下固定座、刀架、两条滑槽和多块半圆形刀片组成,上、下固定座与机体固定连接,刀架设置在上、下固定座之间,半圆形刀片固定在刀架前部并与网板刀片相贴,在刀架两边设有滑块,两条滑槽分别设置在刀架两边;在刀架底部与下固定座之间设有弹簧;在上固定座外侧设有转轴,在转轴上设有凸轮,在刀架与凸轮之间设有滑杆,滑杆下端与刀架相接,上端穿过上固定座与凸轮相接;电机固定在抽风风道后侧的机体内,电机通过皮带轮与转轴连接;在转轴外设有防护罩。上述技术方案构成一种上下往复式线头切割组合刀具。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是可以在网板刀片外侧设置弧形压块,在弧形压块与网板刀片之间设有弹性垫,这样可以使用时网板刀片可以向外作弹性变形,有利于切割线头;本技术还可以在移动组合刀具后侧设置网板刀片与移动组合刀具接触力调整机构,这样可以适当调节移动组合刀具与网板刀片之间的贴合力,防止将柔软布料剪破。本技术也可以在抽风风道内设置过滤网,在过滤网上设置气味吸附体,并在与过滤网相对的壳体上设有活动门,方便清理线头屑。本技术还可以这样实现将壳体固定在工作台面上,工作台面固定在支架上,在与抽风口相应的工作台面上设置通孔,使抽风口与抽风装置的进风口连接;在支架前部设有防护网,在防护网侧的工作台面底部前端设有电源开关,形成一台式自动剪线吸屑机。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利用风力吸入线头,通过移动组合刀具与网板刀片的相对移动实现线头切割,解决了长期困扰服装、服饰行业的线头处理问题,可提高服装、服饰生产企业的工效和质量。同时,本装置还具有很好的人机效能,普通人员只须简单的示范即可上机操作,使用非常方便。本技术将为服装、服饰的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组合刀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向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网板刀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台式机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图2、图5中所示,本技术的自动剪线吸屑机,包括机体1、电机2,在机体1前端设有移动组合刀具3和固定、可通风的网板刀片4,网板刀片4位于移动组合刀具3外侧并与移动组合刀具3相贴,移动组合刀具3和网板刀片4共同构成剪线刀具。网板刀片4的网孔呈倾斜排列;在网板刀片4外侧设有弧形压块9,在弧形压块9与网板刀片4之间设有弹性垫10;弧形压块9、弹性垫10和网板刀片4通过螺钉固定在轴座5上。移动组合刀具3由轴座31、转轴32和多块圆盘形刀片33组成,圆盘形刀片33在转轴32上成倾斜固定,圆盘形刀片33相互之间的间距从中间向两侧逐渐减小;转轴32通过上、下两个轴座31与机体1连接;在轴座31与转轴32的连接孔后侧设有调节槽34,在调节槽34内依次设有弧形压块35、弹性体36和压板37,在压板37后侧设有调节螺栓38。在与网板刀片4相对应的移动组合刀具3另一侧设有抽风风道5,在抽风风道5内设有过滤网52,在过滤网52上设有气味吸附体53,在与过滤网52相对的壳体1上设有活动门11,抽风风道5的外端为与抽风装置6连接的抽风口51。电机2固定在抽风风道5后侧的机体1内,电机2通过设置在机体1外侧的由两级皮带轮构成的传动机构7带动移动组合刀具3转动;在传动机构7外设有防护罩8。实施例2如图3、图4、图5所示,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似,功能相同,不同处是因电机2带动移动组合刀具3作上下往复移动而带来移动组合刀具3等在结构变化,该方案中的移动组合刀具3由上、下固定座301、302、刀架303、两条滑槽304和多块半圆形刀片305组成,上、下固定座301、302与机体1固定连接,刀架303设置在上、下固定座301、302之间,半圆形刀片305固定在刀架303前部并与网板刀片4相贴,在刀架303两边设有滑块3031,两条滑槽304分别设置在刀架303两边,在滑槽304后部设有弹性体3041、压板3042和调节螺栓3043。在刀架303底部与下固定座302之间设有弹簧306;在上固定座301外侧设有转轴307,在转轴307上设有凸轮308,在刀架303与凸轮308之间设有滑杆309,滑杆309下端与刀架303相接,上端穿过上固定座301与凸轮308相接;电机2固定在抽风风道5后侧的机体1内,电机2通过皮带轮与转轴307连接;在转轴307外设有防护罩310。如图6、图7中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台式自动剪线吸屑机,机体1固定在工作台面20上,工作台面20固定在支架21上,在与抽风口51相应的工作台面20上设置通孔,使抽风口51与设置在工作台面20下部的抽风装置6的进风口连接;在支架21前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剪线吸屑机,包括机体(1)、电机(2),其特征在于:在机体(1)前端设有移动组合刀具(3)和固定、可通风的网板刀片(4),网板刀片(4)位于移动组合刀具(3)外侧并与移动组合刀具(3)相贴,移动组合刀具(3)和网板刀片(4)共同构成剪线刀具;在与网板刀片(4)相对应的移动组合刀具(3)另一侧设有抽风风道(5),抽风风道(5)的外端为与抽风装置(6)连接的抽风口(51);电机(2)与移动组合刀具(3)联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欧建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