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剪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81271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裁剪刀,其呈具有楔形截面的直刀状,从上方贯通于被放置在台上的层积的片材,一面进行往复运动一面用在楔形截面的一侧形成的刀尖对片材进行裁剪,其特征在于,    在用该刀尖裁剪片材的部分的范围内,在该楔形截面的内部具有在该楔形截面的另一侧开口的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层积状态下裁剪片材的自动裁剪机等所使用的裁剪刀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把层积状态的片材保持在裁剪台上的同时、根据 预先设定的数据裁剪片材的自动裁剪机中,广泛使用装有上下移动的 裁剪刀的形式的设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裁剪刀从能够沿裁剪台 的表面二维移动的裁剪头垂下, 一面贯通层积状态的片材一面用设在 楔形截面形状的一侧的刀尖侧裁剪片材。裁剪刀的刀尖或与刀尖邻接 的侧面以紧贴于片材的状态上下移动,产生摩擦热。当摩擦热的产生量变多时,裁剪刀周围的片材的温度上升。在使用尼龙或聚酯等合成 纤维材料或上浆的粘衬等作为片材的情况下,存在裁剪部位熔融的危 险。当裁剪部位熔融时,要把层积状态的片材分离成一个个的片材就 变得困难,进而是无法对其进行分离。专利文献1公开的裁剪刀的刀尖是在两侧伴随有平面状的切刃面 的裁剪刀尖头部,具有大致楔形的截面形状。在截面形状的侧面上, 在切刃面和主体部分之间形成凹部。通过设置该凹部,可不使裁剪刀 的刚性下降,能够减小被研磨部的体积,实现研磨时间缩短及裁剪时 阻力的緩和。还记述了可以期待具有如下效果,即,接收用于保持裁 剪中的片材的吸引作用,来自外部的空气通过凹部流入,冷却裁剪时 由于摩擦而发热的部分,以防止片材彼此的熔融。还公布了在支承构成裁剪刀的冲击刀具的支承部件内设有冷却 路、向冷却路导入冷风来冷却冲击刀具及支承部件的扁平材料用裁剪机(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另外,还公布了这样的布料裁剪中空多孔 力,其将裁剪刀形成为中空,在侧面设有与中空部分连通的孔,向中 空部分供给冷气并使之从孔放出,冷却裁剪部分(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进而,还公布了在布裁剪刀的侧面设置凹凸部的技术(例如参照 专利文献4)。在专利文献4的说明书中还记载了在伴随往复运动的空 气流的作用下不与坯料接触而不会发生熔融的方案。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5-8469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62-213994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42992号^S^艮专利文献4:日本实开平2-107487号公报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如专利文献1那样,在从切刃面在主体部之间设置凹部的结构中, 虽然减小被研磨部的体积而缩短了研磨时间、从而緩和裁剪时的阻力 的效果充分,但是由通过凹部的空气进行的冷却并不充分。特别是如 专利文献l的图7所示那样,若裁剪刀突入被裁剪材料而一面上下移 动一面行进的话,则切裂的被裁剪材料的坯料面沿着包含裁剪刀凹部 的斜面紧贴,因而空气从凹部的流入变少。若使凹部加大的话,虽可 以使空气的流入增多,但由于作为裁剪刀的刚性下降,因而存在限制。在专利文献2中,即使可以冷却由支承部件支承裁剪刀的部分, 也只是在作为被裁剪材料的层积的片材上方的冷却而不能使冷风流向 被裁剪材料的内部及裁剪刀尖头部的裁剪部分。如专利文献3那样, 当将裁剪刀形成为中空时,加工困难且制造成本上升。如专利文献4 那样,可以认为对于在侧面形成用于产生空气流的凹凸的布裁剪刀, 在形成凹部时刚性下降,在形成凸部时加工困难且制造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裁剪刀,其可以抑制在裁剪部分的裁 剪刀的温度上升,防止层积的片材熔融。 解决问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裁剪刀呈具有楔形截面的直刀状,从上方贯通放在台上的层积的片材,边往复运动边用在楔形截面的一侧形成的刀尖裁剪片 材,其特征在于,在用该刀尖裁剪片材部分的范围内,在该楔形截面 的内部具有在该楔形截面的另一侧开口的槽。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楔形截面在所述另一侧具有厚度一定的部分;所述槽在该厚度一定的部分内形成。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槽的所述边往复运动边裁剪片材 的部分的范围形成为一定的深度,在该范围的上端深度以随着离开该 范围而深度减小的方式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在用在楔形截面的一侧形成的刀尖裁剪片材的 裁剪刀的楔形截面的内部,具有在另一侧开口的槽,所以只要空气等 在槽中流动就能从楔形截面的内部冷却裁剪刀。由于至少在裁剪刀裁 剪片材的部分的范围内具有槽,故可以用在槽中流动的空气从裁剪刀 楔形截面的内部冷却,使裁剪刀的温度下降,防止对裁剪部分的层积 片材的熔融。由于槽在楔形截面的另一侧开口,所以容易通过从裁剪 刀另一侧的切削加工等形成。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槽在楔形截面中厚度一定的部分的内部 形成,故即使研磨楔形截面一侧的刀尖部分,槽也不会对研磨有影响。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槽如此形成、即边往复运动边裁剪片材 的范围的上端的深度随着离开范围而减小,故裁剪刀的强度不会急剧 变化,裁剪边料也能很好地被去除。由于在通过往复运动裁剪片材部 分的范围中,槽形成为一定的深度,故可以使在范围外流入到槽中的 空气顺利地流通,能够除去通过槽的内壁在裁剪刀的表面产生的热。 比起只形成为一定深度、当至少在上端以深度减小的方式形成时,加 工也变得容易。附图说明图l是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裁剪刀l的基本结构的局部 侧视图。图2是图1的裁剪刀l及另一实施方式的裁剪刀21的截面图。图3是简化表示把图1的裁剪刀1、 21安装在自动裁剪机的裁剪 头30上的状态的局部侧视截面图。图4是表示比较在图1的裁剪刀1中有无槽10而导致的坯料的熔 融性的一例的图。图5是表示比较在图1的裁剪刀1中有无槽10而导致的坯料的熔 融性的另一例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21 裁剪刀3裁剪刀尖头部4切刃面5主体部10槽11深度一定部12上端部13下端部20刀导向件30裁剪头32坯料具体实施方式图l表示作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裁剪刀1的基本结构。裁剪刀l是直刀状,在前端具有压切刃2,在一侧具有裁剪刀尖头部3。压切 刃2用于从被裁剪材料的表面进行突刺。被裁剪材料被突刺后,裁剪 刀尖头部3上下运动而裁剪被裁剪材料。在把裁剪刀尖头部3作为顶 部的裁剪刀1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切刃面4。在裁剪刀1中,裁剪刀 尖头部3的峰侧成为主体部5。在主体部5和切刃面4之间设有如专 利文献1所述那样的凹部6。至此的裁剪刀1的结构与专利文献1所 述的裁剪刀是一样的。另外,裁剪刀1的上部虽省略了记载,但形成 有向进行上下驱动的机构的连结部分。 在图1的裁剪刀1中,在主体部5设有槽10。槽10在裁剪刀1 的另一侧、即峰侧开口,具有深度一定的深度一定部ll和在其两端深 度变化的上端部12及下端部13。深度一定部11与在裁剪刀尖头部3 及切刃面4中、通过上下方向的往复运动实际裁剪被裁剪材料的范围 对应地设置。作为像上端部12及下端部13那样的深度变化,在用盘 状的切削器切削形成槽10时可以容易地施加。也可以延长深度一定部 11到下端,不设下端部13。图2表示图l的裁剪刀1及另一实施方式的裁剪刀21的截面形状。 图2 ( a)及图2 ( d )表示形成槽10的深度一定部11的部分的截面形 状。裁剪刀1、 21的截面形状大致是以裁剪刀尖头部3为顶部的楔形 形状,主体部5具有一定的宽度t。主体部5与裁剪刀尖头部3之间 的两切刃面4倾斜,以使在裁剪刀尖头部3侧相向的间隔变窄。裁剪 刀1、 21的裁剪刀尖头部3和主体部5的背面的间隔L是5 10 mm 左右。主体部5的宽度t是2 3mm左右。主体部5的高度A是2-4mm左右,比宽度t大。深度一定部11中槽的深度例如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裁剪刀,其呈具有楔形截面的直刀状,从上方贯通于被放置在台上的层积的片材,一面进行往复运动一面用在楔形截面的一侧形成的刀尖对片材进行裁剪,其特征在于,在用该刀尖裁剪片材的部分的范围内,在该楔形截面的内部具有在该楔形截面的另一侧开口的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有北礼治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精机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