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卡减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81255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卡减震系统,包括:座椅骨架,座椅骨架包括固定框架和移动框架,固定框架两侧集成安装有滑轨总成,移动框架上安装有减震机构,移动框架包括减震上框和减震下框,减震上框设置在座椅骨架的背靠位置,减震下框置于固定框架上方,减震机构包括两个减震弹簧、阻尼器以及两个调节杠杆,调节杠杆设置于减震上框的两侧,减震下框侧面设有调节手轮,调节手轮通过拉线拉动减震弹簧和阻尼器向前移动,并拉动调节杠杆实现刚度调节。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轻卡减震系统采用靠背式减震,增加阻尼利用率,减震厚度减小,车身可利用空间更大,手轮调节摩擦力小,调节舒适度高,刚度调节范围增大。

Light truck shock absorp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ght truck shock absorber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seat frame, a seat frame including a fixed frame and a moving frame, a sliding rail assembly integr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ixed frame, a shock absorber mounted on the moving frame, a moving frame including a shock absorber upper frame and a shock absorber lower frame, and a shock absorber upper frame mounted on the back of the seat frame. The damping mechanism consists of two damping springs, dampers and two adjusting levers. The adjusting levers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upper frame. The side of the lower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djusting handwheels. The adjusting handwheels pull the damping spring and damper forward through a cable and pull the adjusting bar. Rod to achieve stiffness adjustment. Through the above-mentioned method, the light truck damping system of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the back-to-back type damping, increases the damping utilization ratio, reduces the damping thickness, enlarges the available space of the body, reduces the friction force of the handwheel adjustment, enhances the adjustment comfort degree and enlarges the stiffness adjustment r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轻卡减震系统
本技术涉及汽车附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轻卡减震系统。
技术介绍
在国内GDP微幅反弹趋势愈演愈烈现象的驱动下,轻卡在中国的销售量逐年上涨,轻卡主要用于城镇物流,需求主要受城乡经济的影响,而受固定资产和出口波动影响较小,销售波幅较小,呈现一定的弱周期性。GDP于2016年四季度见底逐渐回稳,轻卡销量同期转正。在货运卡车中,轻卡的标准一般是载重量0.86-4吨的卡车,因为重工业中需要运输的材料和成品都是质量比较大的,所以轻卡在工业中的运用并不是很普遍。但近年来重工业发展形势不乐观,私人承包的小工厂在不断崛起,这才提高了轻卡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之前轻卡的销售量低,市场上的类型也比较单一,简单的座椅机械减震大体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但现在市场上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开发了各种各样的轻卡,这就直接导致之前的座椅减震已经无法满足市场上林林总总的轻卡车型,所以本技术的目的就是在考虑成本的前提下开发一款高端的适配性更高的轻卡机械减震。鉴于市场对于运输效率要求的提高,消费升级导致对中高端轻卡需求增加。同时客户群体对于轻卡内饰及功能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主驾位置的舒适性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应运而出的我司产品:轻卡机械减震在满足舒适性的基础上,价格相较于气囊减震有着明显的优势。现在国内所供的老款减震,阻尼安装方式多为角度安装,阻尼无法完全发挥功能,阻尼寿命短,同时机械减震占用空间大,空间利用率相对较低;刚度调节范围小,舒适性较低,无法实现座椅底座的全部功能,不能适应市场上所有类型的轻卡,鉴于市场上的轻卡座椅机械减震存在这些问题,我司开发一款能解决以上问题的通用性轻卡机械减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卡减震系统,采用靠背式减震,能够增加阻尼的利用率,减震厚度减小,适用车型更多,车身可利用空间更大;通过拉线拉动杠杆来完成刚度调节,手轮调节摩擦力小,调节舒适度高,增加了调节杠杆,刚度调节范围增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轻卡减震系统,包括:座椅骨架,座椅骨架包括固定框架和移动框架,固定框架两侧集成安装有滑轨总成,移动框架上安装有减震机构,移动框架包括铰接在一起的减震上框和减震下框,减震上框设置在座椅骨架的背靠位置,减震下框置于固定框架上方,减震机构包括两个减震弹簧、阻尼器以及两个调节杠杆,调节杠杆设置于减震上框的两侧且与减震上框之间铰接设置,减震下框的侧面设有调节手轮,调节手轮通过拉线与减震机构连接,调节手轮通过拉线拉动减震弹簧和阻尼器向前移动,并拉动调节杠杆实现刚度调节。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移动框架通过滑轨总成沿着固定框架进行滑动设置。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移动框架沿着滑轨总成进行前后滑移的距离调节范围为0~160mm。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减震上框随着减震下框的滑动进行移动实现座椅升降的调节。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减震上框随着减震下框的滑动进行移动实现座椅升降的距离调节范围为0~40mm。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减震上框和减震下框之间通过铰接杆铰接在一起。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两个减震弹簧之间平行设置,阻尼器安装在两个减震弹簧的中间位置,两个减震弹簧和阻尼器的一端连接在减震上框顶端,两个减震弹簧和阻尼器的另一端连接在铰接杆上。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拉线的一端连接调节手轮,另一端连接在铰接杆上,调节手轮通过拉线带动铰接杆向前移动,同时带动减震弹簧和阻尼器移动。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阻尼器的安装角度与调节杠杆的调节角度同步变化。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减震弹簧随着拉线向前移动,减震弹簧长度增加,减震弹簧在铰接杆上的支点位置向前移动,调节杠杆的力臂随之变短,实现座椅刚度调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轻卡减震系统采用靠背式减震,大大增加了阻尼的利用率,减震厚度减小,适用车型更多,车身可利用空间更大;通过拉线拉动杠杆来完成刚度调节,手轮调节摩擦力小,调节舒适度高,增加了调节杠杆,刚度调节范围增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轻卡减震系统一较佳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轻卡减震系统一较佳实施例的左视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00、固定框架,200、移动框架,201、减震上框,202、减震下框,203、铰接杆,300、滑轨总成,400、减震机构,401、减震弹簧,402、阻尼器,403、调节杠杆,500、调节手轮,501、拉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2,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轻卡减震系统,包括:座椅骨架,座椅骨架包括固定框架100和移动框架200,固定框架100两侧集成安装有滑轨总成300。移动框架200通过滑轨总成300沿着固定框架100进行滑动设置,移动框架200沿着滑轨总成300进行前后滑移的距离调节范围为0~160mm。移动框架200上安装有减震机构400,移动框架200包括铰接在一起的减震上框201和减震下框202,减震上框201设置在座椅骨架的背靠位置,减震下框202置于固定框架100上方。减震上框201随着减震下框202的滑动进行移动实现座椅升降的调节,减震上框201随着减震下框202的滑动进行移动实现座椅升降的距离调节范围为0~40mm。减震机构400包括两个减震弹簧401、阻尼器402以及两个调节杠杆403,调节杠杆403设置于减震上框201的两侧且与减震上框201之间铰接设置。减震上框201和减震下框202之间通过铰接杆203铰接在一起,两个减震弹簧401之间平行设置,阻尼器402安装在两个减震弹簧401的中间位置,两个减震弹簧401和阻尼器402的一端连接在减震上框201顶端,两个减震弹簧401和阻尼器402的另一端连接在铰接杆203上。减震下框202的侧面设有调节手轮500,调节手轮500通过拉线501与减震机构400连接,调节手轮500通过拉线501拉动减震弹簧401和阻尼器402向前移动,并拉动调节杠杆403实现刚度调节。减震刚度的调节运用拉线501进行调节,使调节手轮500摩擦力小,调节时更方便舒适。具体地,拉线501的一端连接调节手轮500,另一端连接在铰接杆203上,调节手轮500通过拉线501带动铰接杆203向前移动,同时带动减震弹簧401和阻尼器402移动。阻尼器402的调节角度随着调节杠杆403的调节角度同步变化,这样能够增加阻尼的利用率。减震弹簧401随着拉线501向前移动,减震弹簧401长度增加,减震弹簧401在铰接杆203上的支点位置向前移动,调节杠杆403的力臂随之变短,实现座椅刚度调节。在减震系统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卡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骨架,座椅骨架包括固定框架和移动框架,固定框架两侧集成安装有滑轨总成,移动框架上安装有减震机构,移动框架包括铰接在一起的减震上框和减震下框,减震上框设置在座椅骨架的背靠位置,减震下框置于固定框架上方,减震机构包括两个减震弹簧、阻尼器以及两个调节杠杆,调节杠杆设置于减震上框的两侧且与减震上框之间铰接设置,减震下框的侧面设有调节手轮,调节手轮通过拉线与减震机构连接,调节手轮通过拉线拉动减震弹簧和阻尼器向前移动,并拉动调节杠杆实现刚度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卡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骨架,座椅骨架包括固定框架和移动框架,固定框架两侧集成安装有滑轨总成,移动框架上安装有减震机构,移动框架包括铰接在一起的减震上框和减震下框,减震上框设置在座椅骨架的背靠位置,减震下框置于固定框架上方,减震机构包括两个减震弹簧、阻尼器以及两个调节杠杆,调节杠杆设置于减震上框的两侧且与减震上框之间铰接设置,减震下框的侧面设有调节手轮,调节手轮通过拉线与减震机构连接,调节手轮通过拉线拉动减震弹簧和阻尼器向前移动,并拉动调节杠杆实现刚度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卡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移动框架通过滑轨总成沿着固定框架进行滑动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卡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移动框架沿着滑轨总成进行前后滑移的距离调节范围为0~16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卡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减震上框随着减震下框的滑动进行移动实现座椅升降的调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卡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逸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华阳万联汽车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