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JIU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用间隔物部件、具备其的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及净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0388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9-01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用间隔物部件、具备其的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及净化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用间隔物部件,位于交替地设置于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的阳极板与阴极板之间的间隔的多个正离子交换膜与负离子交换膜之间,其由板部件构成,在下方形成有供原水和浓缩水分别流入并流动的原水流入口和浓缩水流入口,在上方形成有供原水和浓缩水分别排出的原水流出口和浓缩水流出口,在间隔物部件的中央贯通形成有连通原水流入口与原水流出口之间或浓缩水流入口与浓缩水流出口之间的开放口,且在开放口设置有具有网眼的网状部,正离子交换膜和负离子交换膜在厚度方向贴紧而堵住开放口的两侧面。

Spacer components for ion exchange membrane filtration devices, ion exchange membrane filtration devices with them, and purification device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pacer component for an ion exchange membrane filter device, an ion exchange membrane filter device with the spacer component, and a purification treatment device. The spacer component for the ion exchange membrane filter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located in a plurality of spacers alternately arranged between the anode plate and the cathode plate of the ion exchange membrane filter device. Between the two positive ion exchange membranes and the negative ion exchange membrane, the membrane is composed of a plate component, in the lower part, a raw water inlet and a concentrated water inlet are formed for the raw water and concentrated water to flow into and flow separately, in the upper part, a raw water outlet and a concentrated water outlet are formed for the raw water and concentrated water to discharge separately, and in the center of the spacer component. An opening is formed between the original water inlet and the original water outlet, or between the concentrated water inlet and the concentrated water outlet, and a mesh part is arranged at the opening. The positive ion exchange membrane and the negative ion exchange membrane are close in the thickness direction and block both sides of the ope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用间隔物部件、具备其的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及净化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利用离子交换膜净化受污染的流体的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中,具备于离子交换膜之间的间隔物(spacer)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能够使流体流动的速度最优化的新的构成的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用间隔物部件。此外,本技术涉及一种具备这种新的间隔物部件的“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和具备这种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且利用离子交换膜过滤工程-电解工程的复合处理能够有效地对受污染的地下水等污染水进行净化处理的“离子交换膜过滤工程-电解工程的污染地下水复合净化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一种利用在阳极(anode)((+)极)板(plate)与阴极(cathode)((-)极)板(plate)之间设置离子交换膜,并分别向阳极板和阴极板供电来对水进行净化处理的现有技术的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的一例公开于韩国公开专利公报10-2009-0081274号。在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中,隔着离子交换膜,会存在待进行污染处理的原水(rawwater)和浓缩水(concentratedwater),且通过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而移动的“离子交换”来除去原水中包括的污染物。在这种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中,在离子交换膜之间具备间隔物部件,而间隔物部件有必要具备使流体能够以上述离子交换过程和伴随其的污染物除去过程顺畅地进行的状态流动的构成。然而,现有的间隔物部件仅侧重于单纯使流体流动的基本的功能,而全然没有考虑能够使流体以最优状态流动。一方面,地下水的污染形态多种多样,近来,仅被硝酸氮污染或除了硝酸氮外还混杂有砷或重金属等而污染的地下水也沦为大的问题。然而,如此被多种污染物复合性地污染的地下水无法通吸附或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的现有技术来进行净化处理。为了同时除去污染物,虽然也可以考虑适用反渗透膜工程,但与其他工程相比,反渗透膜工程存在其设施设置费和运营费高,且需要前处理设施或为提高回收率的追加设备等局限性。因此,需要又一种净化方式,此时,关键在于要能够节省净化所需要的费用,且运行方式也要容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局限性而开发,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具备于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的离子交换膜之间的间隔物部件,赋予其使流体能够以离子交换过程和伴随其的污染物除去过程顺畅地进行的最优的状态流动的构成。亦即,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流体流动的形态和速度最优化以能够提高在离子交换膜的净化处理的效率的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用间隔物部件。此外,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这种间隔物部件,从而能够通过离子交换处理有效地对受污染的地下水进行净化处理的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进一步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这种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从而不但能够进行通过离子交换的地下水的净化处理,而且还利用离子交换膜过滤工程-电解工程的复合处理,从而能够有效地对以高浓度浓缩于浓缩水的硝酸氮进行净化处理的净化处理装置。为达成上述课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本技术的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用间隔物部件,其位于交替地设置于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的阳极板与阴极板之间的间隔的多个正离子交换膜与负离子交换膜之间,所述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用间隔物部件的特征在于,由板部件构成,当铅直地立起时,在下方贯通厚度而形成有供原水和浓缩水分别流入并沿厚度方向流动的原水流入口和浓缩水流入口,在上方贯通厚度而形成有供原水和浓缩水分别沿厚度方向流动并排出的原水流出口和浓缩水流出口,在所述间隔物部件的中央贯通形成有连通所述原水流入口与所述原水流出口之间或连通所述浓缩水流入口与所述浓缩水流出口之间的开放口,且在开放口设置有具有网眼的网状部,所述正离子交换膜和所述负离子交换膜在厚度方向贴紧而堵住所述开放口的两侧面。另外,在本技术的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用间隔物部件,设置于所述开放口的所述网状部构成为位于靠近流出口的位置的网的网眼大小比位于靠近流入口的位置的网的网眼大小小。另外,在本技术的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用间隔物部件,设置于所述开放口的所述网状部构成为,当在正面形状画一个从将流入口和流出口的中心连起来的虚拟线向两侧分别以预先设定的角度张开的虚拟扇形时,在从与所述间隔物部件的上底边部分相交的两点连至所述流入口的虚拟直线内侧的区域的网的网眼大小比所述虚拟直线的外侧部分的网的网眼大小小。另外,根据本技术的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替地设置于阳极板与阴极板之间的间隔来进行离子交换的多个正离子交换膜和负离子交换膜;以及位于所述离子交换膜之间的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间隔物部件。另外,根据本技术的污染水的净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向所述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供电的电源;以及向所述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供应用于在所述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的电的流动的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质溶液储存池。另外,在本技术的污染水的净化处理装置,还具备:能够执行电解工程的电解处理装置,其包括电解处理池、作为不溶性电极配置于所述电解处理池的阳极和阴极。技术效果本技术的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用间隔物部件具有如下优点,即:在流体流动的开放口具备网状部,且与在流出口附近离子交换相对缓慢相匹配地,设计成在流出口侧的流体的流动缓慢,从而具有能够进行通过原水与浓缩水之间的离子交换膜的充分的离子移动的构成,随之,使利用离子交换膜的过滤效率最大化。因此,根据本技术独有的构成的具备网状部的间隔物部件和具备其的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具有使流体流动的形态和速度最优化以提高离子交换膜过滤工程的效率,随之,将发挥对受污染的地下水的优秀的净化效果的优点。进一步地,在本技术的净化处理装置的情况下,除了具备上述间隔物部件的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外,还具备电解处理装置。通过该装置,根据受污染的地下水等待净化处理的原水中除了硝酸氮外是否还同时包括砷、重金属等污染物来单独执行利用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的离子交换膜过滤工程或执行利用电解处理装置的电解工程的复合处理,从而具有能够执行与受污染的原水的状态相匹配的最优的状态的有效的净化处理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技术的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中在阳极板与阴极板之间配置有离子交换膜和间隔物部件的构成的概略性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的概略性的组装立体图。图3是对本技术的原水用间隔物部件的概略性的立体图。图4是对本技术的原水用间隔物部件的概略性的正面图。图5是对本技术的浓缩水用间隔物部件的概略性的立体图。图6(a)至图6(c)是对说明将两个网状部件重叠而形成网状部的网状部件的概略性的正面图。图7是为说明在本技术的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中进行离子交换过滤工程的对应于图1的概略性的分解立体图。图8和图9分别是对利用本技术的离子交换膜过滤工程-电解工程的复合处理的净化处理装置的概略性的构成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尽管参考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说明,但这仅仅是作为一个实施例而说明的,本技术的技术思想和其核心构成及作用不限于此。在用于离子交换膜过滤工程的“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作为不溶性电极的阳极板(氧化电极板)和阴极板(还原电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用间隔物部件,其位于交替地设置于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的阳极板与阴极板之间的间隔的多个正离子交换膜与负离子交换膜之间,所述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用间隔物部件的特征在于,由板部件构成,当铅直地立起时,在下方贯通厚度而形成有供原水和浓缩水分别流入并沿厚度方向流动的原水流入口和浓缩水流入口,在上方贯通厚度而形成有供原水和浓缩水分别沿厚度方向流动并排出的原水流出口和浓缩水流出口,在所述间隔物部件的中央贯通形成有连通所述原水流入口与所述原水流出口之间或连通所述浓缩水流入口与所述浓缩水流出口之间的开放口,且在开放口设置有具有网眼的网状部,所述正离子交换膜和所述负离子交换膜在厚度方向贴紧而堵住所述开放口的两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6.13 KR 10-2017-00738221.一种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用间隔物部件,其位于交替地设置于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的阳极板与阴极板之间的间隔的多个正离子交换膜与负离子交换膜之间,所述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用间隔物部件的特征在于,由板部件构成,当铅直地立起时,在下方贯通厚度而形成有供原水和浓缩水分别流入并沿厚度方向流动的原水流入口和浓缩水流入口,在上方贯通厚度而形成有供原水和浓缩水分别沿厚度方向流动并排出的原水流出口和浓缩水流出口,在所述间隔物部件的中央贯通形成有连通所述原水流入口与所述原水流出口之间或连通所述浓缩水流入口与所述浓缩水流出口之间的开放口,且在开放口设置有具有网眼的网状部,所述正离子交换膜和所述负离子交换膜在厚度方向贴紧而堵住所述开放口的两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交换膜过滤装置用间隔物部件,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开放口的所述网状部(12)构成为位于靠近流出口的位置的网的网眼大小比位于靠近流入口的位置的网的网眼大小小。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在元金熙峻金延修
申请(专利权)人:JIU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