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洗设备用蒸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80351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通过减少部件数量来降低成本、节省空间。在用于贮存溶剂的缓冲罐(27)的内部,设置用于对在蒸馏釜(10)的内部气化的溶剂气体进行冷凝液化的冷凝螺旋管(19),并且在该缓冲罐(27)的内部,还设置冷却螺旋管(25),该冷却螺旋管(25)用于抑制使在具有用于吸引已冷凝液化的溶剂的喷射器(22)的再生溶剂循环流路(26)中循环的溶剂的温度上升。从该再生溶剂循环流路(26),返回到该缓冲罐(27)的溶剂首先通过冷却螺旋管(25)冷却,温度下降的溶剂与冷凝螺旋管(19)进行热交换,由此,送入冷凝螺旋管(19)的溶剂气体受到冷却实现冷凝液化。由此,无需过去的分别设置冷凝螺旋管和冷却螺旋管的冷凝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干洗设备所采用的,用于对各种溶剂进行净化的蒸馏装置。
技术介绍
在洗衣店等所采用的干洗设备中,比如象专利文献1等中记载的那样,为了反复地使用通过对洗涤物进行清洗而受到污染的溶剂(硅油,石油类溶剂等),采用对溶剂进行净化的真空蒸馏装置。图4为以上述文献等中记载的过去的一般的蒸馏装置的配管为中心的概要组成图。如果在干洗设备中,用于洗涤的污染的溶剂供给污染溶剂供给流路12,污染溶剂供给阀13打开,则将污染的溶剂送入蒸馏釜10。在该蒸馏釜10的底部设置加热室11,如果打开蒸汽供给阀15,则高温的蒸汽通过蒸汽供给管14流入加热室11的内部,通过该加热室11的内部从蒸汽排出管16排出。通过该蒸汽的热量对蒸馏釜10的底部进行加热,将导入蒸馏釜10的内部的贮存于底部的溶剂进行加热。在蒸馏釜10的顶部连接有溶剂气体流路17,该溶剂气体流路17与螺旋状的冷凝螺旋管19连通,该冷凝螺旋管19设置于用于对溶剂气体进行冷却、使其冷凝液化的第1冷凝器(冷却器)18的内部。于是,通过在该蒸馏釜10的内部加热而气化的溶剂气体通过溶剂气体流路17送入冷凝螺旋管19。冷却水连续地供向第1冷凝器18,通过与该冷却水的热交换,对该冷凝螺旋管19内的溶剂气体进行冷却,实现冷凝液化。形成液体的溶剂通过止回阀20、再生溶剂阀21送入喷射器22。该喷射器22与真空泵23、第2冷凝器(冷却器)24一起,设置于其出口端和入口端与缓冲罐27连接的再生溶剂循环流路26的中途。通过真空泵23,在该再生溶剂循环流路26中,沿图4中的箭头的方向压送溶剂。在该喷射器22中从喷嘴喷射溶剂,通过此时产生的负压减小连通的蒸馏釜10内部的压力,吸引通过第1冷凝器18冷凝液化的溶剂。另外,在上述缓冲罐27和再生溶剂循环流路26循环的溶剂通过第2冷凝器24,在该第2冷凝器24的内部设置冷凝水通过的冷却螺旋管25,通过与该冷却螺旋管25的热交换对溶剂进行冷却。由此,冷凝液化而流入的高温的溶剂受到冷却,并且还抑制由于循环所造成的溶剂的温度的上升。象上述那样,在设置于蒸馏釜10的底部的加热室11的内部通过蒸汽对该蒸馏釜10进行加热时,使真空泵23动作,通过喷射器22的吸引作用,减小蒸馏釜10内部的压力。由此,即使在溶剂的易燃性较高的情况下仍可防止在加热时着火,确保较高的安全性。专利文献1JP特开平7-28978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那样过去的蒸馏装置中,缓冲罐27、具有冷凝螺旋管19的第1冷凝器18、具有冷却螺旋管25的第2冷凝器24等的具有较大的容积的组成部件分别单独地设置。由此,具有下述的问题,即,构成装置的部件数量较多、成本上升,并且装置整体的尺寸较大、必须确保较宽大的设置场所的空间。本专利技术是针对这样的情况而提出的,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洗设备用蒸馏装置,其可简化结构、削减部件数量、并且谋求整体尺寸的减小。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构成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洗设备用蒸馏装置,该蒸馏装置用于通过干洗设备的运转净化污染的溶剂,其特征在于该蒸馏装置包括a)用于对污染的溶剂进行加热,使其气化的蒸馏釜;b)冷凝管路,从该蒸馏釜取出的溶剂气体导入该冷凝管路中,该冷凝管路用于使该溶剂气体冷凝液化;c)用于贮存已蒸馏的溶剂的缓冲罐;d)溶剂循环流路,该溶剂循环流路为入口端和出口端均与该缓冲罐连接的流路,使溶剂在该流路中循环的泵与喷射器设置于该溶剂循环流路的中途,该喷射器利用该泵产生的溶剂的流动吸引在上述冷凝管路的内部液化的已蒸馏的溶剂;e)冷却水或制冷剂在内部流通的冷却管路;按照浸渍于贮存在上述缓冲罐内部中的溶剂的方式,设置上述冷却管路和上述冷凝管路,并且在通过上述泵形成于上述缓冲罐的内部的溶剂的流动的上游侧设置该冷却管路,在该溶剂的流动的下游侧设置该冷凝管路。在过去的蒸馏装置中,为了对在蒸馏釜中产生的溶剂气体进行冷凝液化采用冷却水,但是,在本专利技术的蒸馏装置中,通过按照浸渍于缓冲罐内的溶剂中的方式设置送入溶剂气体的冷凝管路,采用实现贮存于缓冲罐内的温度调整或温度控制的溶剂,对溶剂气体进行冷凝液化。冷凝液化的溶剂通过喷射器从溶剂循环流路流入缓冲罐,但是,冷凝液化后的溶剂的温度增加,另外,通过该溶剂循环流路而循环的溶剂的温度也在循环的过程中上升,故,从该溶剂循环流路流入缓冲罐的溶剂的温度相对较高。因此,为了实现蒸馏完的溶剂的温度调整,设置于缓冲罐的内部的冷却管路针对形成于该缓冲罐的内部的溶剂的流动,设置于上述冷凝管路的上游侧。由此,从该溶剂循环流路流入该缓冲罐的溶剂可首先通过与冷却管路的热交换使其温度下降,温度下降的溶剂和冷凝管路实现热交换,由此,增加热交换时的温度差,能以良好的效率冷却冷凝管路内的溶剂气体。在象这样的本专利技术的蒸馏装置中,由于过去的设置于溶剂气体的冷凝液化用的冷凝器内部的冷凝管路、及设置于在溶剂循环流路中循环的溶剂的冷却(温度调整)用冷凝器中的冷却管路设置于缓冲罐的内部,故过去的缓冲罐、溶剂气体的冷凝液化用的冷凝器、溶剂的冷却用电容器的3个组成部件集中于仅仅1个缓冲罐中。由此,可大幅度地减少构成装置的部件数量、减少成本。另外,一般,为了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冷凝器具有较大的外壳,但是,通过无需这些部件的方式,可减小装置本身的整体尺寸。这样,装置的设置空间变小,设置场所的自由度增加。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蒸馏装置中,对于缓冲罐内部的冷却管路和冷凝管路的设置,可考虑有各种形式,但是作为优选的一种形式,可形成下述的方案,其中,按照下述方式,在上述缓冲罐的内部设置对溶剂的流动进行整流的整流机构,该方式为经过上述溶剂循环流路返回到上述缓冲罐的内部的溶剂通过上述冷却管路周边之后,通过上述冷凝管路周边。具体来说,比如,在上述缓冲罐的内部,横向并排地设置上述冷却管路和上述冷凝管路,在该两管路之间设置作为上述整流机构的分隔壁,该分隔壁在规定部位具有连通开口。如果象这样构成,由于在缓冲罐的内部,通过与冷却管路热交换而冷却的溶剂确实流动到冷凝管路的周边,故可改善溶剂和冷凝管路的热交换的效率,可提高蒸馏完的溶剂的回收速度。此外,同样对于冷凝管路、冷却管路的形状可考虑各种样式,但是,为了以较大程度确保与溶剂的接触面积,比如形成呈螺旋状卷绕的管路。但是,在此场合,由于通过呈螺旋状卷绕的管路的内侧的轴附近的溶剂无助于热交换,故可形成在呈螺旋状卷绕的管路的内侧设置筒状的隔壁的方案。由此,作为热交换对象的溶剂可在呈螺旋状卷绕的管路的附近流动,比如,可在冷凝管路的周围以良好的效率对溶剂气体进行冷却。附图说明图1为以采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蒸馏装置的干洗设备的配管通路为中心的主要部分的组成图;图2为以本实施例的蒸馏装置的配管通路为中心的组成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蒸馏装置的简化外观俯视图;图4为以过去的蒸馏装置的配管通路为中心的组成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图1~图3,对本专利技术的蒸馏装置的一个实施例进行描述。图1为以采用本实施例的蒸馏装置的干洗设备的配管通路为中心的主要部分的组成图,图2为以本实施例的蒸馏装置的配管通路为中心的组成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蒸馏装置的简化外观俯视图。首先,根据图1,对以采用本实施例的蒸馏装置的干洗设备的溶剂的流动为中心,对结构进行描述。另外,图1的干洗设备具有干燥功能,但是省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洗设备用蒸馏装置,该蒸馏装置用于通过干洗设备的运转净化污染的溶剂,其特征在于该蒸馏装置包括:a)用于对污染的溶剂进行加热,使其气化的蒸馏釜;b)冷凝管路,从该蒸馏釜取出的溶剂气体导入该冷凝管路中,该冷凝管路用于使该溶剂 气体冷凝液化;c)用于贮存已蒸馏的溶剂的缓冲罐;d)溶剂循环流路,该溶剂循环流路为入口端和出口端均与该缓冲罐连接的流路,该溶剂循环流路将使溶剂在该流路中循环的泵与喷射器设置于中途,该喷射器利用该泵产生的溶剂的流动,吸引在上述 冷凝管路的内部液化的已蒸馏的溶剂;e)冷却水或制冷剂在内部流通的冷却管路;按照浸渍于贮存在上述缓冲罐内部的溶剂的方式,设置上述冷却管路和上述冷凝管路,并且在通过上述泵形成于该缓冲罐的内部的溶剂的流动的上游侧设置该冷却管路,在 该溶剂的流动的下游侧设置该冷凝管路。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田信弘西野雅文毛利智初田刚一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电机株式会社三洋电机新科创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