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机械缓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9447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纺织机械缓冲装置;其主体结构包括底座、杆体和顶板;所述的底座的顶面穿插设置有杆体;杆体底面与底座内部底面固定连接,顶面设置有顶板;顶板底面位于杆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缓冲支撑装置;所述缓冲支撑装置包括由两个支腿形成的V字形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与顶板底面铰接,底部与顶板顶面固定连接,支撑杆的两个支腿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用于连接V字形支撑杆的两个支腿,起支撑作用,并用于缓冲顶板对两个支腿的压力;该装置通过多级缓冲设置,使得顶板的压力得到有效分解和逐级递减,延长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其整体结构设计合理,便于操作,适应性强。

A buffer device for textile machinery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extile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and relates to a buffering device for textile machinery; the main structure comprises a base, a rod body and a roof plate; the top surface of the base is interpolated with a rod body;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rod body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bottom surface of the base, and the top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roof plate;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roof plate is loc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rod body. A buffer support device is said to be provided; the buffer support device comprises a V-shaped support rod formed by two supporting legs; the top of the support rod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roof, and the bottom is fixed with the top of the roof; a first spring is fixed between the two supporting legs of the support rod, and the first spring is used to connect the two supporting legs of the V-shaped support rod. It is used to cushion the pressure of the roof on the two supporting legs, and the pressure on the roof can be effectively decomposed and gradually reduced by the multi-stage cushioning device, thus prolongi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device.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device is reasonable, easy to operate and has strong adap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机械缓冲装置
本技术属于纺织机械设备
,涉及一种纺织机械缓冲装置。
技术介绍
纺织机械就是把天然纤维或化学纤维加工成为纺织品所需要的各种机械设备。把棉、麻、丝、毛等不同的纤维加工成纺织品所需要的工序不尽相同,有的完全不同,所以需要的机器也各式各样,种类繁多。纺织机械是纺织工业的生产手段和物质基础,它的技术水平、质量和制造成本,都直接关系到纺织工业的发展,然而纺织机械在工作的时候会产生强烈的震动,若纺织机械的减震效果不好,容易发生断丝的现象,影响工作效率,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有效防止纺织机械震动的缓冲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设计一种纺织机械缓冲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减震效果不佳的问题,达到更好的缓冲作用和减震效果。本技术涉及的纺织机械缓冲装置,其主体结构包括底座、杆体和顶板;所述的底座的顶面穿插设置有杆体;杆体底面与底座内部底面固定连接,顶面设置有顶板;顶板底面位于杆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缓冲支撑装置;所述缓冲支撑装置包括由两个支腿形成的V字形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与顶板底面铰接,底部与顶板顶面固定连接,支撑杆的两个支腿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用于连接V字形支撑杆的两个支腿,起支撑作用,并用于缓冲顶板对两个支腿的压力。作为优化,所述的底座包括一体成型的左底座和右底座,左底座和右底座对称设置在杆体两侧,左底座和右底座上均横向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与杆体固定连接;左底座的右表面和右底座的左表面距杆体的距离为5-30cm,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该距离,以适应第二弹簧起缓冲作用时的弯曲动作。作为优化,所述的杆体位于第二弹簧下方的位置交错设置有上齿牙和下齿牙,上齿牙的下方和下齿牙的上方均设置有第三弹簧,用于缓冲顶板对杆体的压力,有利于延长杆体的使用寿命。作为优化,所述的左底座的右表面和右底座的左表面与杆体之间设置有消音棉,有助于减小噪音。作为优化,所述的底座底部设置有滚轮,方便移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杆体和V形支撑杆的设置,有利于分散顶板的压力,且第一弹簧有效的减缓了支撑杆对底座上表面的压力,第二弹簧和第三弹簧逐级减缓杆体对底座内部底面的压力,达到更好的减震效果;通过多级缓冲设置,使得顶板的压力得到有效分解和逐级递减,延长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第二弹簧的横向设置使得杆体向底座施加的力大大减缓;消音棉设置在底座与杆体之间,有利于减小纺织机械缓冲装置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其整体结构设计合理,便于操作,适应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A部放大图;其中,1底座、2杆体、3顶板、4支撑杆、5第一弹簧、6第二弹簧、7第三弹簧、8滚轮、41支腿、11左底座、12右底座、61上齿牙、62下齿牙。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述的纺织机械缓冲装置,其主体结构包括底座1、杆体2和顶板3;所述的底座1的顶面穿插设置有杆体2;杆体2底面与底座1内部底面固定连接,顶面设置有顶板3;顶板3底面位于杆体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缓冲支撑装置;所述缓冲支撑装置包括由两个支腿41形成的V字形支撑杆4;支撑杆4的顶部与顶板3底面铰接,底部与顶板3顶面固定连接,支撑杆4的两个支腿41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5,第一弹簧5用于连接V字形支撑杆4的两个支腿41,起支撑作用,并用于缓冲顶板3对两个支腿41的压力。本实施例所述的底座1包括一体成型的左底座11和右底座12,左底座11和右底座12对称设置在杆体2两侧,左底座11和右底座12上均横向设置有第二弹簧6;第二弹簧6的与杆体2固定连接;左底座11的右表面和右底座12的左表面距杆体2的距离为5-30cm,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该距离,以适应第二弹簧6起缓冲作用时的弯曲动作。本实施例所述的杆体2位于第二弹簧6下方的位置交错设置有上齿牙61和下齿牙62,上齿牙61的下方和下齿牙62的上方均设置有第三弹簧7,用于缓冲顶板3对杆体2的压力,有利于延长杆体2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所述的左底座11的右表面和右底座12的左表面与杆体2之间设置有消音棉,有助于减小噪音。本实施例所述的底座1底部设置有滚轮8,方便移动。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当顶板2受到压力时,将力分散,分别作用在支撑杆4的两个支腿41和杆体2上;第一弹簧5用于支撑两个支腿41,同时对两个支腿41具有缓冲作用,从而使得支撑杆4对底座1的作用力有所减缓;同时杆体2受到向下的力,此时,第二弹簧6对杆体2具有向上的作用力,从而减缓杆体2对底座1内部底面的压力,第三弹簧7和交错设置的上齿牙61和下齿牙62,能够进一步减缓顶板2对底座1内部底面的压力,交错设置的上齿牙61和下齿牙62有利于杆体2的稳定性,缓冲效果更好;采用多级缓冲,大大增强了减震效果,且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技术的具体个案,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符合本技术权利要求书且任何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落入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机械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包括底座(1)、杆体(2)和顶板(3);所述的底座(1)的顶面穿插设置有杆体(2);杆体(2)底面与底座(1)内部底面固定连接,顶面设置有顶板(3);顶板(3)底面位于杆体(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缓冲支撑装置;所述缓冲支撑装置包括由两个支腿(41)形成的V字形支撑杆(4);支撑杆(4)的顶部与顶板(3)底面铰接,底部与顶板(3)顶面固定连接,支撑杆(4)的两个支腿(41)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机械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包括底座(1)、杆体(2)和顶板(3);所述的底座(1)的顶面穿插设置有杆体(2);杆体(2)底面与底座(1)内部底面固定连接,顶面设置有顶板(3);顶板(3)底面位于杆体(2)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缓冲支撑装置;所述缓冲支撑装置包括由两个支腿(41)形成的V字形支撑杆(4);支撑杆(4)的顶部与顶板(3)底面铰接,底部与顶板(3)顶面固定连接,支撑杆(4)的两个支腿(41)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机械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1)包括一体成型的左底座(11)和右底座(12),左底座(11)和右底座(12)对称设置在杆体(2)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晓晓于飞张引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日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