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导电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9349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锂电池模块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复合导电排,包括铝正极段和与所述铝正极段相连的铜负极段,所述铝正极段上设有用于供正极极耳插接的正极凹槽,所述铜负极段上设有用于供负极极耳插接的负极凹槽,所述铝正极段和/或铜负极段上设有用于与电压采集线的母插线端子插接配合的插接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导电排与现有技术的焊接导电连接相比,通过设置与电压采集线的母插线端子插接配合的插接板,使插接板可以非常便利的插入到母插线端子中,并与之卡接,形成牢固的导电连接,操作简单、快捷,省去了焊接导电连接的操作。

Composite conductive row

The utility model is suitable for the technical field of lithium battery modules, and provides a composite conductive row, which comprises an aluminum positive electrode section and a copper negative electrode section connected with the aluminum positive electrode section. The aluminum positive electrode s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ve electrode groove for inserting the positive electrode ear, and the copper negative electrode s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negative electrode groove for inserting the negative electrode ear. The aluminum positive electrode section and/or the copper negative electrode section are provided with plug-in boards for inserting and matching the bus terminal of the voltage acquisition line. Compared with the welding conductive connection of the prior art, the composite conductive bar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inserted into the bus terminal conveniently by setting a plug-in board which matches the bus terminal of the voltage acquisition line,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bus terminal by the plug-in board, forming a firm conductive connection, which is simple, fast and economical in operation. The operation of welding connection is rem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导电排
本技术属于锂电池模块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复合导电排。
技术介绍
随着动力电池市场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于单体电池的容量、电压、电流都不能满足动力电池电源的要求,动力电源一般都是通过单体电池组合成电池模块,再将电池模块组装成动力电源。由于动力电源所需的电压和电流都非常高,通常需要很多单体通过串联和并联组合来实现电池模块和动力电源的组装。电池的串联和并联通常都是通过复合导电排进行的,复合导电排包括一个铝正极段和与铝正极段相连(且导电连接)的一个铜负极段,铝正极段上设有用于供正极极耳插入的正极凹槽,铜负极段上设有用于供负极极耳插入的负极凹槽。为了监控锂电池的状态,需要通过电压采集线加工锂电池的电压信息传导至电池管理系统,由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模块进行充放电控制以避免锂电池的过充和过放。现有技术电压采集线的接线端子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复合导电排上,但是接线端子与导电排之间采用焊接方式相固定会存在设备投入大、工艺复杂、质量不易控制、效率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导电排,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复合导电排与电压采集线之间因需要焊接进行导电连接而造成的导电连接过程操作繁琐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复合导电排,包括铝正极段和与所述铝正极段相连的铜负极段,所述铝正极段上设有用于供正极极耳插接的正极凹槽,所述铜负极段上设有用于供负极极耳插接的负极凹槽,所述铝正极段和/或铜负极段上设有用于与电压采集线的母插线端子插接配合的插接板。进一步地,所述插接板与所述铝正极段或者所述铜负极段冲压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正极凹槽和所述负极凹槽的底部均设置有测量通孔。进一步地,所述铝正极段和所述铜负极段的表面设有镍镀层或者锡镀层。进一步地,所述铝正极段上设有识别孔。进一步地,所述铝正极段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板部,所述铜负极段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板部,所述第一连接板部和所述第二连接板部重叠设置并通过超声波焊接及绝缘铆钉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正极凹槽为三角形或梯形凹槽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负极凹槽为三角形或梯形凹槽结构。本技术提供的复合导电排与现有技术的焊接导电连接相比,通过设置与电压采集线的母插线端子插接配合的插接板,使插接板可以非常便利的插入到母插线端子中,并与之卡接,形成牢固的导电连接,操作简单、快捷,省去了焊接导电连接的操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导电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正极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复合导电排;11、铝正极段;111、正极凹槽;112、第一连接板部;12、铜负极段;121、负极凹槽;122、第二连接板部;13、插接板;14、测量通孔;15、识别孔;16、绝缘铆钉。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长度”、“宽度”、“高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锂离子电池模块,包括由锂离子软包电池和复合导电排,锂离子电池包括铝制正极极耳和铜制负极极耳,锂离子软包电池的数量为2n个(n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每n个电池按照正极极耳与正极极耳相对、负极极耳与负极极耳相对的方式依次顺序排列组成电池排列单元,两个电池排列单元按照正极极耳与负极极耳相对的方式并列放置组成模块极组,模块极组的每一侧都具有并列排布的n个正极极耳和n个负极极耳,正极极耳插入至正极凹槽后需焊接连接,负极极耳插入至负极凹槽后也需焊接连接。请参见图1,现对本技术提供的复合导电排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复合导电排包括铝正极段11和与铝正极段11相连的铜负极段12,铝正极段11和铜负极段12相连指的是实体相连接且导电相连。铝正极段11为铝板或者铝合金板,该铝板或者铝合金板通过向上折弯拱起而在板面上形成了槽口朝下的正极凹槽111,正极凹槽111的数量为n个(与正极极耳数量相等),延伸方向垂直于板长方向,且相互之间平行设置;铜负极段为铜板,材料为紫铜T2,该铜板通过向上折弯拱起形成了槽口朝下负极凹槽121,负极段凹槽121的数量为n个(与负极极耳数量相等),延伸方向垂直于板长方向,且相互之间平行设置。铝正极段11和/或者铜负极段12上设有用于与电压采集线的母插线端子插接配合的插接板13,当然不难理解,设置在铝正极段11上的插接板13必然是与铝正极段1导电连接的,设置在铜负极段12上的插接板13必然是与铜负极段12导电连接的。相应的,电压采集线的一端设有用于导电连接的母插线端子(即母插接型线鼻子,一般是压接在电压采集线上),插接板13可以插入到母插线端子中,并与之卡接,形成牢固的导电连接,插接和拔出都非常方便。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导电排与现有技术的焊接导电连接相比,通过设置与电压采集线的母插线端子插接配合的插接板,使插接板可以非常便利的插入到母插线端子中,并与之卡接,形成牢固的导电连接,操作简单、快捷,省去了焊接导电连接的操作。进一步地,请参见图1,插接板13与铝正极段11或者铜负极段12为冲压一体成型,也就是说当插接板13设置在铝正极段11上时,插接板13是通过冲裁方式与是铝正极段11一体冲压成型;当插接板13设置在铜负极段12上时,插接板13是通过冲裁方式与是铜负极段12一体冲压成型。进一步地,请参见图1,正极凹槽111和负极凹槽121的底部均设置有测量通孔14,正极凹槽111和负极凹槽121都是折弯拱起形成的向上凸起,在这向上凸起的结构上设置的豁口就是测量通孔222,测量通孔222可使插入正极凹槽111或负极凹槽121的正极极耳或者负极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复合导电排,包括铝正极段和与所述铝正极段相连的铜负极段,所述铝正极段上设有用于供正极极耳插接的正极凹槽,所述铜负极段上设有用于供负极极耳插接的负极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正极段和/或铜负极段上设有用于与电压采集线的母插线端子插接配合的插接板。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导电排,包括铝正极段和与所述铝正极段相连的铜负极段,所述铝正极段上设有用于供正极极耳插接的正极凹槽,所述铜负极段上设有用于供负极极耳插接的负极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正极段和/或铜负极段上设有用于与电压采集线的母插线端子插接配合的插接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电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板与所述铝正极段或者所述铜负极段冲压一体成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电排,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凹槽和所述负极凹槽的底部均设置有测量通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电排,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连森刘召升李侠崔建发尹红飞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惠邦机电产品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南京惠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