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铰连接的机器人平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8172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铰连接的机器人平衡结构,包括前轮悬架、后轮悬架与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件与销轴,在所述固定件一端设有销孔,所述销轴穿过所述销孔将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前轮悬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另一端与所述后轮悬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安装于所述前轮悬架与所述后轮悬架的中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连接件一端与前轮悬架通过销轴固定,另一端与后轮悬架固定,从而将前轮悬架与后轮悬架铰接在一起,结构简单,减轻机器人自身的重量;销轴与固定件间隙配合,使机器人后轮悬架可以相对前轮悬架转动,存在约束的同时满足车身转动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铰连接的机器人平衡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尤其涉及一种铰连接的机器人平衡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应用场合越来越多,种类也逐渐丰富。其中,轮式机器人已成功应用于变电站巡检。通常情况下,机器人车身在经过不平整路面时,需要减轻因路面不平对底盘结构的负荷,以减轻车身能量消耗,减少车身不必要的倾斜,提高车身的地形适应能力和越障能力。因此在机器人车身设计中需要提高车身稳定性,避免机器人上的云台和激光震动过于剧烈,保证捕获的视频稳定清晰和导航的稳定。此功能配合机器人避障功能,能让机器人实现小障稳、大障避的效果。目前,轮式机器人的平衡结构多采用减震簧的方法,每个轮胎与底盘之间都需要安装弹簧(减震簧)。该方法模仿目前汽车上的底盘装置。但是,现有的减震弹簧设计存在以下缺陷:减震弹簧增加了机器人的结构复杂度,不符合机器人所追求的车身轻量化,车身设计简洁化的设计理念。另外,就巡检机器人而言,其行走速度相对较慢,只能发挥减震弹簧的部分功能,经济效率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铰连接的机器人平衡结构,减轻地面不平对底盘结构的负荷,减少车身不必要的倾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铰连接的机器人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连接的机器人平衡结构包括前轮悬架、后轮悬架与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件与销轴,在所述固定件一端设有销孔,所述销轴穿过所述销孔将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前轮悬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另一端与所述后轮悬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安装于所述前轮悬架与所述后轮悬架的中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铰连接的机器人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连接的机器人平衡结构包括前轮悬架、后轮悬架与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件与销轴,在所述固定件一端设有销孔,所述销轴穿过所述销孔将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前轮悬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件另一端与所述后轮悬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安装于所述前轮悬架与所述后轮悬架的中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铰连接的机器人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悬架与两前轮铰接,所述后轮悬架与两后轮铰接,所述前轮悬架与所述后轮悬架分离。3.如权利要求1所述铰连接的机器人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连接的机器人平衡结构还包括缓冲压件,所述缓冲压件包括压板与弹簧,所述压板一端与所述后轮悬架固定连接,另一端的侧面与所述弹簧抵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前轮悬架抵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铰连接的机器人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一端与所述后轮悬架螺钉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前轮悬架设有盲孔,所述凹槽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凌辉金杭张利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捷尚人工智能研究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