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筒型管式加热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8056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圆筒型管式加热炉,其中,圆筒型管式加热炉包括圆筒形的辐射室(10)、中间炉墙(20)、第一燃烧器(30)、第二燃烧器(40)、多个第一炉管(50)和多个第二炉管(60),第一炉管围绕辐射室的周向排列,中间炉墙包括多个墙体(21),多个墙体在辐射室的中部交叉并沿辐射室的径向延伸,以将辐射室内的圆筒形空间分隔为多个供热区,多个供热区彼此通过墙体隔热,每个供热区的靠近辐射室的中部的位置设置有第一燃烧器,靠近墙体的末端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燃烧器,每个供热区内设置有多个第二炉管。供热区能够紧凑排列燃烧器,提高了燃烧器的数量和炉膛的空间利用率。第二炉管增加了炉管吸热面积,提高了加热炉的热负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筒型管式加热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圆筒型管式加热炉。
技术介绍
圆筒型管式加热炉是化工领域重要的加热设备。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的圆筒型管式加热炉通常包括对流室70和辐射室10,辐射室10内设置有沿周向排列的垂直放置的第一炉管50以及沿圆周排列在辐射室内的燃烧器F,燃烧器F的热量通过辐射和对流的传热方式传递给四周的第一炉管50,以加热第一炉管50内的工艺介质。现有的圆筒型管式炉将第一炉管50和燃烧器F在炉膛内沿周向排列,使得燃烧器F围成的节圆内部的炉膛空间浪费,辐射室10的炉膛空间利用率低,导致现有的圆筒形的辐射室体积热强度远低于设计允许值,例如,设计允许值为100kW/m3,但实际的辐射室体积热强度仅为30~40kW/m3。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炉膛空间,增加炉膛内的炉管吸热面积,从大幅提高加热炉的热负荷和操作弹性,是当前石油化工装置扩能增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圆筒型管式加热炉的辐射室内空间利用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圆筒型管式加热炉,该管式加热炉具有较高的空间利用率,并能够提高加热炉的热负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筒型管式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型管式加热炉包括圆筒形的辐射室(10)、中间炉墙(20)、第一燃烧器(30)、第二燃烧器(40)、多个第一炉管(50)和多个第二炉管(60),多个所述第一炉管(50)围绕所述辐射室(10)的周向排列在所述辐射室(10)中,所述中间炉墙(20)包括多个墙体(21),多个所述墙体(21)在所述辐射室(10)的中部交叉并沿所述辐射室(10)的径向延伸且不超出多个所述第一炉管(50)所围区域,以将所述辐射室(10)内的圆筒形空间分隔为多个供热区,多个所述供热区彼此通过所述墙体(21)隔热,每个所述供热区的靠近所述辐射室(10)的中部的位置设置有所述第一燃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筒型管式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型管式加热炉包括圆筒形的辐射室(10)、中间炉墙(20)、第一燃烧器(30)、第二燃烧器(40)、多个第一炉管(50)和多个第二炉管(60),多个所述第一炉管(50)围绕所述辐射室(10)的周向排列在所述辐射室(10)中,所述中间炉墙(20)包括多个墙体(21),多个所述墙体(21)在所述辐射室(10)的中部交叉并沿所述辐射室(10)的径向延伸且不超出多个所述第一炉管(50)所围区域,以将所述辐射室(10)内的圆筒形空间分隔为多个供热区,多个所述供热区彼此通过所述墙体(21)隔热,每个所述供热区的靠近所述辐射室(10)的中部的位置设置有所述第一燃烧器(30),每个所述供热区的靠近所述墙体(21)的末端的位置设置有所述第二燃烧器(40),每个所述供热区内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炉管(60),所述中间炉墙(20)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炉管(50)和第二炉管(60)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筒型管式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炉管(50)和第二炉管(60)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第一炉管(50)和第二炉管(60)的长度与所述辐射室(10)的高度相当,所述中间炉墙(20)的高度不高于所述辐射室(10)的高度的一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筒型管式加热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燃烧器(30)的热负荷占所述圆筒型管式加热炉的发热量的百分数大于50%,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日峰杨军卫李鹏肖家治王瑜朱亚东冯永生韩艳萍蒋荣兴陈开辈肖风杰王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实大才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