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加工装置及加工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8049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加工装置及加工系统,包括驱动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沿自身中心轴线进行旋转运动,旋转机构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相对于旋转机构的角度可调节,驱动机构为旋转机构提供驱动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工件进行多角度的调整,实现工件与操作件之间的距离、角度和灵活调节,能够对工件进行特殊位置的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加工装置及加工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加工装置及加工系统。
技术介绍
对工件进行焊接、切割等操作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轮胎模具再制造、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的自动焊接、切割等设备可以实现自动焊接、切割,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与此同时现有的设备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等领域经常有筒状、柱状或圆锥状的工件,且工件表面并不是整体式的,如果工件具有凹槽、凹孔或曲面结构,现有的自动设备对于这些特殊工件的特殊位置并不能实现很好的自动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加工装置及加工系统,本技术能够自动调节工件被操作时的角度与位置,保证待加工部位始终朝向加工头或操作件,能够保证工件各个方向的自动调整,实现多角度工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加工装置,包括驱动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沿自身中心轴线进行旋转运动,旋转机构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相对于旋转机构的角度可调节,驱动机构为旋转机构提供驱动力。夹持部件上装设待操作的工件,通过夹持部件的角度调整、旋转机构的转动,实现待操作的工件的多角度的调整。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机构上设置有定位机构,以固定夹持部件。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旋转机构为旋转工作台。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定位机构为在旋转机构上设置的定位凹槽,定位凹槽内配合有滑块。优选地,定位凹槽有多个。优选地,定位凹槽为T形定位凹槽,滑块为与之配合的T形滑块。更为优选的,定位凹槽的一端设置有圆形凹槽的定位凹槽,相应的,T形滑块下端设置为圆柱体;T形滑块可由圆形凹槽划入定位凹槽内。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将定位凹槽替换为其他定位机构,如固定孔、固定卡扣等,只要是起到定位固定作用的机构理论上都可以作为替换方案,这些均属于容易想到的常规替换,理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进一步的,所述夹持部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形成有一定的夹角,且该夹角可调。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置有定位件,与旋转机构上的定位机构相适配。第二支撑板通过角度调节装置与第一支撑板相配合,利用角度调节装置调节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之间的夹角。进一步的,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滑动配合于第一支撑板上的滑块,第二支撑板一端与滑块转动连接,滑块在第一支撑板上前后滑动并定位于第一支撑板上,实现对板间夹角的调节。优选地,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于第一支撑板一侧的定位支撑杆,定位支撑杆上端设置有滚轮,该滚轮与设置于第二支撑板下端面的凹槽滑动配合,定位支撑杆设置为可伸缩结构,通过调节定位支撑杆的高度来实现板间夹角的微调。优选地,滑块设置为多个。当然,实现板间夹角的调节不必局限于上述内容中所描述的角度调节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工作启示下将角度调整装置替换为其他形式,如气动或液压升降机构等等。进一步的,所述夹持部件上设置有角度测量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端面设置有定位夹紧装置,通过定位夹紧装置将工件定位于夹持部件上。优选地,定位夹紧装置包括设置于第二支撑板两端的第一定位座与第二定位座,第一定位座与第二定位座之间设置有穿过工件内腔的定位压紧杆,能够将工件定位于第二支撑板上端面。作为一种优选方案,第一定位座与第二定位座中部设置有凹槽,第一定位座、第二定位座两侧皆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座凹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环,定位压紧杆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处。优选地,第一支撑环轴线与工件端部周面法线相垂直,第二支撑环21轴线与工件7端部端面法线相垂直。进一步的,第二支撑环21与工件7端部端面接触线沿工件7端部周面径向延伸。该凹槽可以为弧形槽、矩形槽等;优选地,该凹槽设置为梯形槽。定位压紧杆可以为方管,优选地,定位压紧杆为圆管。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有理由将凹槽或定位压紧杆的形状替换为其他形状,如椭圆状等,这些均属于容易想到的常规替换,理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进一步的,夹持部件上设置有配重机构,配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板一侧的配重支撑板,配重支撑板上设置有安装轴,至少一个配重块嵌套于安装轴上。一种自动加工系统,包括驱动机构、三维运动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三维运动机构带动加工头在旋转机构上方运动,驱动机构为三维运动机构和旋转机构提供驱动力。进一步的,所述三维运动机构包括沿自身轴向运动的支撑立柱,沿支撑立柱运动的滑动机构,设置于滑动机构上且能够沿滑动机构水平移动的支撑梁。进一步的,所述加工头固定于支撑梁上。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将三维运动机构替换为其他形式,如三维运动机床、可三维运动的机械手等,这些均属于容易想到的常规替换,理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同时,加工头可以为多种,如焊接装置、激光切割装置等等。形成不同的自动操作系统。一种自动加工系统,包括上述加工装置,且所述加工头为焊接装置。焊接装置上设置有延伸管,以实现具有孔洞的工件的孔洞内壁的自动焊接;优选地,焊接装置设置有辅助臂,辅助臂一端与焊机固定连接,一端与延伸管固定连接。设置有辅助臂,可以避免小直径焊枪在工作过程中的抖动,保证了焊接质量。一种激光切割系统,包括上述加工装置,且所述加工头为激光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能够对工件进行多角度的调整,实现工件与加工头之间的距离、角度的灵活调节,能够对工件进行特殊位置的操作。2、当应用至自动焊接领域时,可以实现对工件的自动焊接;尤其适用于筒形或锥形等工件凹孔内壁的自动堆焊。3、通过旋转机构、夹持部件和三维运动机构的互相配合,解决了筒形或锥形等工件外锥面凹孔内壁难以自动堆焊的问题与筒形或锥形等工件外锥面壳体接管难以自动焊接的问题;在保证焊接质量的前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技术的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夹持部件的细节图;图3为旋转机构的细节图;图4为第一支撑板与旋转机构配合示意图;图5为焊接装置的细节图;图6为夹持部件的另一种实施方案图;图7为夹持部件角度调节装置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用于焊接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用于焊接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第一支撑环与第二支撑环的细节示意图;图11(a)、图11(b)为第一支撑板与旋转机构配合示意图与局部细节示意图;图12(a)、图12(b)为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结构细节图;图13为本技术的旋转结构细节图。其中:1、三维运动机构,2、驱动装置,3、支撑立柱,4、基座,5、旋转机构,6、夹持部件,7、工件,8、加工头,9、导向滑座,10、移动横梁,11-1、第一凹孔,11-2、第二凹孔,12、端部端面,13、端部周面,14、压紧螺栓,15、定位压紧杆,16、第一支撑环,17、第二支撑板,18、凹槽,19、T形块,20、定位支撑杆,21、第二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驱动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沿自身中心轴线进行旋转运动,旋转机构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相对于旋转机构的角度、位置可调节,驱动机构为旋转机构提供驱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驱动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沿自身中心轴线进行旋转运动,旋转机构上设置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相对于旋转机构的角度、位置可调节,驱动机构为旋转机构提供驱动力。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旋转机构上设置有定位机构,以固定夹持部件;进一步的,定位机构为在旋转机构上设置的定位凹槽,定位凹槽内配合有滑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夹持部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形成有一定的夹角,且该夹角可调。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夹持部件设置有定位件,与旋转机构上的定位机构相适配。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加工装置,其特征是:第二支撑板通过角度调节装置与第一支撑板相配合,利用角度调节装置调节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之间的夹角;进一步的,角度调节装置包括滑动配合于第一支撑板上的滑块,滑块在第一支撑板上前后滑动并通过锁紧装置定位于第一支撑板上,实现对板间夹角的调节;角度调节装置还包括固定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贺张增军唐立星魏效辉宫耀宇孙春凤李厚禄王海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豪迈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