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冷却功能的模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7971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5:43
一种带有冷却功能的模架,包括下模座、下模板以及上模板,下模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模腔,下模板内设置有冷却液流通管,冷却液流通管呈螺旋状并围绕在模腔的外侧,下模座上设置有冷却液输入通道以及冷却液输出通道,该冷却液输入通道的一端延伸至下模座的表面、另一端连通于冷却液流通管的一端,冷却液输出通道的一端延伸至下模座的表面、另一端连通于冷却液流通管的另一端;在冷却液输入通道上还安装有一控制该冷却液输入通道关闭或导通的常闭控制阀,下模座上还设置有一推杆,该推杆用于在上模板与下模板开模时顶推常闭控制阀以使打开冷却液输入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利用冷媒对下模板以及模腔进行冷却,确保下次合模加工时,工件的精度不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冷却功能的模架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冷却功能的模架。
技术介绍
模具在工作时,由于各个部件的之间、以及模板与工件之间存在较多的摩擦,会产生一定的热量,这些热量聚集在模架内部,会影响工件加工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冷却功能的模架,其能够通过冷却液对模板进行降温处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冷却功能的模架,包括下模座、固定在下模座上表面的下模板以及位于下模板上方的上模板,下模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模腔,下模板内设置有冷却液流通管,该冷却液流通管呈螺旋状并围绕在模腔的外侧,下模座上设置有冷却液输入通道以及冷却液输出通道,该冷却液输入通道的一端延伸至下模座的表面、另一端连通于冷却液流通管的一端,冷却液输出通道的一端延伸至下模座的表面、另一端连通于冷却液流通管的另一端;在冷却液输入通道上还安装有一控制该冷却液输入通道关闭或导通的常闭控制阀,该下模座上还设置有一推杆,该推杆用于在上模板与下模板开模时顶推常闭控制阀以使打开冷却液输入通道。该模架还包括一脱模气缸,该脱模气缸的缸体固定在下模座的下表面,脱模气缸的伸缩杆沿模架的高度方向延伸,下模板上设置有一由其下表面延伸至模腔的导向孔,导向孔内活动的安装有一顶杆,顶杆的底端部连接在脱模气缸的伸缩杆上。下模座上设置有一滑槽,推杆活动的穿接在该滑槽中,常闭控制阀设置在滑槽的一端、推杆远离常闭控制阀的一端由滑槽的另一端穿出并形成一受压端;脱模气缸的伸缩杆上固定有一顶块,顶块上设置有一抵接在受压端上的斜面,该斜面用于在伸缩杆向上移动时,将受压端向着靠近常闭控制阀的方向顶推。常闭控制阀为常闭式电磁阀。下模座与推杆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用于将推杆向着靠近顶块的方向顶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在开模的同时,将冷媒输入至螺旋状的冷却液流通管,利用冷媒对下模板以及模腔进行冷却,以确保下次合模加工时,工件的精度不受到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带有冷却功能的模架,包括下模座10、固定在下模座10上表面的下模板20以及位于下模板20上方的上模板,下模板20的上表面设置有模腔21,下模板20内设置有冷却液流通管22,该冷却液流通管22呈螺旋状并围绕在模腔21的外侧,下模座10上设置有冷却液输入通道11以及冷却液输出通道12,该冷却液输入通道11的一端延伸至下模座10的表面、另一端连通于冷却液流通管22的一端,冷却液输出通道12的一端延伸至下模座10的表面、另一端连通于冷却液流通管22的另一端;在冷却液输入通道11上还安装有一控制该冷却液输入通道11关闭或导通的常闭控制阀13,该下模座10上还设置有一推杆33,该推杆33用于在上模板与下模板20开模时顶推常闭控制阀13以使打开冷却液输入通道11。该模架还包括一脱模气缸30,该脱模气缸30的缸体固定在下模座10的下表面,脱模气缸30的伸缩杆31沿模架的高度方向延伸,下模板20上设置有一由其下表面延伸至模腔的导向孔,导向孔内活动的安装有一顶杆32,顶杆32的底端部连接在脱模气缸30的伸缩杆31上。下模座10上设置有一滑槽,推杆33活动的穿接在该滑槽中,常闭控制阀13设置在滑槽的一端、推杆33远离常闭控制阀13的一端由滑槽的另一端穿出并形成一受压端;脱模气缸30的伸缩杆31上固定有一顶块34,顶块34上设置有一抵接在受压端上的斜面,该斜面用于在伸缩杆31向上移动时,将受压端向着靠近常闭控制阀13的方向顶推。常闭控制阀13为常闭式电磁阀。下模座10与推杆33之间还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用于将推杆33向着靠近顶块34的方向顶推。本技术在使用时,冷媒从冷却液输入通道进入到冷却液流通管中,螺旋状的冷却液流通管中的冷媒与下模板进行热交换,降低下模板的温度后,冷媒经由冷却液输出通道流出,并回流至冷媒收集装置,如此循环。上述的冷却循环仅在开模后进行,具体的,是利用推杆控制冷却液输入通道的导通和关闭。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在开模的同时,将冷媒输入至螺旋状的冷却液流通管,利用冷媒对下模板以及模腔进行冷却,以确保下次合模加工时,工件的精度不受到影响。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冷却功能的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座、固定在下模座上表面的下模板以及位于下模板上方的上模板,下模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模腔,下模板内设置有冷却液流通管,该冷却液流通管呈螺旋状并围绕在模腔的外侧,下模座上设置有冷却液输入通道以及冷却液输出通道,该冷却液输入通道的一端延伸至下模座的表面、另一端连通于冷却液流通管的一端,冷却液输出通道的一端延伸至下模座的表面、另一端连通于冷却液流通管的另一端;在冷却液输入通道上还安装有一控制该冷却液输入通道关闭或导通的常闭控制阀,该下模座上还设置有一推杆,该推杆用于在上模板与下模板开模时顶推常闭控制阀以使打开冷却液输入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冷却功能的模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座、固定在下模座上表面的下模板以及位于下模板上方的上模板,下模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模腔,下模板内设置有冷却液流通管,该冷却液流通管呈螺旋状并围绕在模腔的外侧,下模座上设置有冷却液输入通道以及冷却液输出通道,该冷却液输入通道的一端延伸至下模座的表面、另一端连通于冷却液流通管的一端,冷却液输出通道的一端延伸至下模座的表面、另一端连通于冷却液流通管的另一端;在冷却液输入通道上还安装有一控制该冷却液输入通道关闭或导通的常闭控制阀,该下模座上还设置有一推杆,该推杆用于在上模板与下模板开模时顶推常闭控制阀以使打开冷却液输入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冷却功能的模架,其特征在于,该模架还包括一脱模气缸,该脱模气缸的缸体固定在下模座的下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皓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