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冲压板料加热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79708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冲压板料加热机构,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侧的第一电极安装结构、对称设于所述底座上第二侧的第二电极安装结构以及位于第一电极安装结构及第二电极安装结构之间的用于承载热冲压板料的承载台以及加热电路;所述加热电路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电极安装结构上且沿所述热冲压板料的第一侧长度方向并行设置的若干第一电极、对称安装于所述第二电极安装结构上的若干第二电极、若干可调电阻以及直流电源,每相对的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形成一组加热电极,所述若干第一电极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热冲压板料的第一侧接触,所述若干第一电极的第二端均直接与所述直流电源的第一端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冲压板料加热机构
本技术涉及热冲压板料加热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冲压板料加热机构。
技术介绍
热冲压是一种获得拥有优良性能冲压件的成形方法,其过程是把高强钢板(22MnB)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并保温使奥氏体均匀化,然后快速移动到冲压模具上,在模具上完成冲压过程和保压淬火,最后获得组织形态以马氏体为主的高强钢冲压件。热冲压工艺的优点在于冲压过程中变形抗力小,所得制件强度高,回弹相对冷冲压件小。其成形过程中板料温度的变化对成形件质量的影响显著。由于板料的冷却速率在整个冲压过程中是不均匀的,高温时板料与模具之间的热传递非常快。在冲压过程刚开始时,凸模圆角和凹模圆角最先接触到板料,此时板料与模具之间由于有巨大的温差而使得传热剧烈并倒致与这部分材料温度下降剧烈,而使得这部分材料开始向铁素体和珠光体转变,进而使得最终淬火时得不到马氏体相。随着冲压过程的继续进行,与凹模圆角接触的那部分材料继续向模具内流动形成冲压件的侧壁部分;与此同时,法兰部分的材料逐渐向中心流动并与凹模圆角接触,这也使得这部分材料温度下降,进而开始向铁素体和珠光体转变而使最终淬火得到的马氏体含量减少。以上这些不均匀的降温最终使得成形件的圆角和侧壁发生扩散型相变而使铁素体和珠光体含量较多,并使最终保压淬火得到的热冲压件马氏体含量少而且组织不均匀。热冲压的保压淬火过程对成形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也尤为重要,能否获得马氏体含量均匀,性能均一的构件取决于保压淬火过程中板料各个部分的冷却速率。只有当板料的冷却速率大于临界冷却速率(对多数热冲压硼钢而言,此临界值约为27℃/s)时奥氏体才会转变为马氏体。然而在保压淬火阶段,坯料和模具接触往往是不均匀的,这是因为在热冲压时凸模圆角处的材料和凸模圆角处的材料最先接触到模具,此两部分的材料冷却速率加快因而产生局部硬化,而在后续成形过程中,成形件侧壁部分材料受拉应力的作用而减薄致使最后合模时,成形件的侧壁不能与模具形面完整贴合而存在间隙。坯料和模具接触紧密的地方热量通过对流、辐射、传倒扩散因而冷却速率较快,而坯料和模具有间隙的地方热量只能以热辐射的形式和通过空气介质传播,因此冷却速率较慢。冷却速率的不均匀性倒致了组织的不均匀,进而使得冲压件整体力学性能的不均匀,在侧壁部分冷却速率慢,所获得的马氏体含量低,强度硬度不足。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对热冲压板料不同位置进行相应温度的加热的加热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对热冲压板料的不同位置进行相应温度加热的热冲压板料加热机构。提供一种热冲压板料加热机构,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侧的第一电极安装结构、对称设于所述底座上第二侧的第二电极安装结构以及位于第一电极安装结构及第二电极安装结构之间的用于承载热冲压板料的承载台以及加热电路;所述加热电路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电极安装结构上且沿所述热冲压板料的第一侧长度方向并行设置的若干第一电极、对称安装于所述第二电极安装结构上的若干第二电极、若干可调电阻以及直流电源,每相对的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形成一组加热电极,所述若干第一电极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热冲压板料的第一侧接触,所述若干第一电极的第二端均直接与所述直流电源的第一端相连,所述若干第二电极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热冲压板料的第二侧接触,所述若干第二电极的第二端分别通过一可调电阻后连接于所述直流电源的第二端,任一第一电极与所述直流电源的第一端之间可选择性的串联连接一电阻值检测仪以检测对应组的加热电极回路的电阻值。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电路还包括另一第一电极及另一第二电极,该另一第一电极与另一第二电极组成另一组加热电极,该另一第二电极直接与所述直流电源的第二端相连。进一步的,所述若干第一电极的第二端均直接与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所述若干第二电极的第二端分别通过一可调电阻后连接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所述任一电极与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之间可选择性的串联接一电阻值检测仪以检测以检测对应组的加热电极回路的电阻值。进一步的,所述电阻值检测仪为万用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极安装结构包括第一滑套、第一滑杆以及第一安装台;所述第一滑套设于所述底座的顶端的第一侧,所述第一滑杆穿设于所述第一滑套内,所述第一滑杆的里端朝向第二电极安装结构,外端外露于所述第一滑套的外侧;所述第一安装台固定于所述第一滑杆的外端且位于所述第一滑杆的上方,所述第一安装台的长度与所述承载台的长度相匹配,所述若干第一电极沿所述第一安装台的长度方向并行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台朝向第二电极安装结构24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极安装结构还包括与第一电极数量相应的若干第一螺母以及若干第一调节螺栓,所述若干第一螺母沿所述第一安装台的长度方向并行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台上,所述若干第一调节螺栓的外端一一对应的螺纹配合于第一螺母上,里端一一对应的与所述若干第一电极绝缘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极安装结构与所述第一电极安装结构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安装结构包括第二滑套、第二滑杆以及第二安装台;所述第二滑套设于所述底座的顶端的第二侧,所述第二滑杆穿设于所述第二滑套内,所述第二滑杆的里端朝向第一电极安装结构,外端外露于所述第二滑套的外侧;所述第二安装台固定于所述第二滑杆的外端且位于所述第二滑杆的上方,所述第二安装台的长度与所述承载台的长度相匹配,所述若干第二电极沿所述第二安装台的长度方向并行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台243朝向第一电极安装结构的一侧。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电极安装结构还包括与第二电极数量相应的若干第二螺母以及若干第二调节螺栓,所述若干第二螺母沿所述第二安装台的长度方向并行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台上,所述若干第二调节螺栓的外端一一对应的螺纹配合于第二螺母上,里端一一对应的与所述若干第二电极绝缘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台为绝缘承载台。本技术的热冲压板加热机构,第一电极安装结构以及第二电极安装结构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使得安装于其上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之间的距离可调节,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热冲压板料。再通过可调节螺栓连接于相应电极与螺母之间,可以单独调节任一电极相应于热冲压板料的位置,能够适应于不同形状(例如异形)板料,使得沿板料长度方向并行的电极能够随板料的形状而调节位置,有效保证每一电极均能够与板料接触,有效对板料进行加热。和传统的电流加热相比较,能根据板料形状调节电极的位置,所以本技术能够对形状不规则的板料进行电阻加热,扩大的电阻加热的应用。采用了多个电极组成加热电路,各个支路的电流可以调节,可以使异形板料获得均匀的温度分布,而且可以对不同区域的加热电流进行定制。可以实现定制化的温度分布,在板料冲压成形中,使初始板料获得不同的组织,在后续热冲压时能够获得变强度零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热冲压板料加热机构一实施例的加热电路的电路图。图2是本技术热冲压板料加热机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局部A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冲压板料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侧的第一电极安装结构、对称设于所述底座上第二侧的第二电极安装结构以及位于第一电极安装结构及第二电极安装结构之间的用于承载热冲压板料的承载台以及加热电路;所述加热电路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电极安装结构上且沿所述热冲压板料的第一侧长度方向并行设置的若干第一电极、对称安装于所述第二电极安装结构上的若干第二电极、若干可调电阻以及直流电源,每相对的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形成一组加热电极,所述若干第一电极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热冲压板料的第一侧接触,所述若干第一电极的第二端均直接与所述直流电源的第一端相连,所述若干第二电极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热冲压板料的第二侧接触,所述若干第二电极的第二端分别通过一可调电阻后连接于所述直流电源的第二端,任一第一电极与所述直流电源的第一端之间可选择性的串联连接一电阻值检测仪以检测对应组的加热电极回路的电阻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冲压板料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第一侧的第一电极安装结构、对称设于所述底座上第二侧的第二电极安装结构以及位于第一电极安装结构及第二电极安装结构之间的用于承载热冲压板料的承载台以及加热电路;所述加热电路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电极安装结构上且沿所述热冲压板料的第一侧长度方向并行设置的若干第一电极、对称安装于所述第二电极安装结构上的若干第二电极、若干可调电阻以及直流电源,每相对的一第一电极及一第二电极形成一组加热电极,所述若干第一电极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热冲压板料的第一侧接触,所述若干第一电极的第二端均直接与所述直流电源的第一端相连,所述若干第二电极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热冲压板料的第二侧接触,所述若干第二电极的第二端分别通过一可调电阻后连接于所述直流电源的第二端,任一第一电极与所述直流电源的第一端之间可选择性的串联连接一电阻值检测仪以检测对应组的加热电极回路的电阻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冲压板料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电路还包括另一第一电极及另一第二电极,该另一第一电极与另一第二电极组成另一组加热电极,该另一第二电极直接与所述直流电源的第二端相连。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冲压板料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第一电极的第二端均直接与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所述若干第二电极的第二端分别通过一可调电阻后连接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所述任一电极与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之间可选择性的串联接一电阻值检测仪以检测对应组的加热电极回路的电阻值。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冲压板料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值检测仪为万用表。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冲压板料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安装结构包括第一滑套、第一滑杆以及第一安装台;所述第一滑套设于所述底座的顶端的第一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雪飞李永革王梦寒魏兵向科军代士喜张建生谭波尹飞炼李玉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江东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