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沥青环保冷补料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7756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沥青环保冷补料及其生产工艺,所述环保冷补料的成分及配比为:高分子石油沥青100份、稀释剂18‑22份、石料15‑20份、二氧化钛0.5‑0.8份、水20‑25份、水性增粘剂3‑7份、表面活性剂0.3‑0.5份、稳定剂5‑8份、增强剂2‑4份。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增强冷补料的早期强度以及材料的低温性能,同时也提高了存储稳定性,可以避免冷补料粘附性差的问题,提高修补后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沥青环保冷补料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公路修补混合料
,具体涉及一种公路沥青环保冷补料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由于沥青材料的感温性,沥青公路路面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在面层老化、雨雪侵蚀、货车超重以及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路面会出现松散、龟裂和坑洞等病害,冷补沥青混合料是一种路面坑槽常温修补材料,具有施工速度快,操作简便,可在冬季和雨雪天气施工等优异特性,因此,冷补料在路面养护作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由于我国对冷补沥青材料的研究时间不长,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普遍存在着初始强度低、温度敏感性大、耐水性不好、使用寿命较短等问题。申请号为CN201710129638.9的现有技术1公开了一种道路冷补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道路冷补料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基质沥青混合物52-78份,冷补添加剂0.1-0.3份,隔离剂1.2-2.0份,改性丙烯酸酯10-15份,除臭剂1.2-2.2份,其余为石料。其制备方法如下:步骤1:按配比称取各原料,步骤2:加入冷补添加剂,再加入甲酰胺,步骤3:将130-170摄氏度之间的基质沥青混合物加入冷补添加剂和甲酰胺的混合物中,并将聚氨酯改性环氧丙烯酸酯加入其中,步骤4:利用泵循环装置上述混合物混合均匀,并在过程中加入纳米级二氧化钛活性材料。加入的聚氨酯改性环氧丙烯酸酯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能够有效的防止冷补料体系在光照下发生氧化从而老化损坏。聚氨酯改性后的环氧丙烯酸酯具有很好的耐磨性,从而使得整个体系具有更长的使用时间,不易发生损坏。申请号为CN201610911463.2的现有技术2公开了一种改性乳化沥青、含有该乳化沥青的冷补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改性乳化沥青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各组分:石油沥青35-55份,乳化剂1-3份,水30-50份,改性剂1-3份;所述石油沥青为70#或90#可乳化沥青;所述乳化剂为阴离子型沥青乳化剂BH-Y;所述改性剂为水溶性丙烯酸树脂。这种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所述石油沥青溶化后脱去水分,并且去除杂质,于150摄氏度保温备用,调节pH至6.5~7.5;步骤(2):按配比将所述乳化剂加入水中,再将它们加入步骤(1)中制得的石油沥青中,搅拌均匀,过滤,即得到乳化沥青。步骤(3):按配比将所述改性剂加入到步骤(2)中制得的所述乳化沥青中,搅拌均匀,即得到所述改性乳化沥青。因加入水性丙烯酸乳液与羧基丁苯共聚乳液,使其与原路面粘附性良好,增加了材料的韧性。申请号为CN201610470979.8的现有技术3公开了一种复合沥青冷补料及制备方法,其配方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高分子沥青冷补液3~6%,集料92~97%,添加剂0~2%。其制备方法为:将高分子沥青冷补液,集料、添加剂进行合理配比,在常温下,依次将集料和添加剂加入强制搅拌机中,开动搅拌机,搅拌5~15秒,然后加入高分子沥青冷补液持续搅拌30~60秒,即可得到复合沥青冷补料产品。,具有附着力和抗水剥离能力强,成型强度高等特点。但上述的现有技术还是存在冷补料在中国北方冬季或者温差较大区域的低温高温稳定性差,无法长时间存储、使用寿命短以及早期强度无法保证的问题,仍然存在施工难度和经济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沥青环保冷补料及其生产工艺,具备耐寒耐热、方便存储、施工简便、环境友好等特性,适合在低温高剪切应力集中的路段中应用,并且本专利技术粘附性能优良,修补后使用寿命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路沥青环保冷补料,原料配比如下:高分子石油沥青100份、稀释剂18-22份、石料15-20份、二氧化钛0.5-0.8份、水20-25份、水性增粘剂3-7份、表面活性剂0.3-0.5份、稳定剂5-8份、增强剂2-4份。优选的,所述高分子石油沥青采用芳烃混合油、萜烯树脂、SBS等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复合改性物;优选的,所述稀释剂采用柴油0#或者-10#柴油中的一种或者其混合物;优选的,所述石料气孔状玄武岩或石灰岩;优选的,所述水性增粘剂采用烷基醇酰胺磷酸酯或者纤维素衍生物;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采用脂肪酸甘油酯、脂肪族磺酸化物或者烷基芳基磺酸化物;优选的,所述稳定剂采用氯化钙、碳酸钙或者氢氧化钙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强剂为聚酯纤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公路沥青环保冷补料的生产工艺,步骤1:按照配比将待用原料称量备用,所述待用原料配比如下:高分子石油沥青100份、稀释剂18-22份、石料15-20份、二氧化钛0.5-0.8份、水20-25份、水性增粘剂3-7份、表面活性剂0.3-0.5份、稳定剂5-8份。步骤2:将高分子石油沥青搅拌,同时将所述高分子石油沥青加热至90-120°C停止加热,加入稀释剂并搅拌均匀,待温度冷却至70-80°C时,加入15-20份的石料并循环搅拌12-15分钟,转速为1500-2000r/min;步骤3:加入二氧化钛,并加入水或者稀释剂持续搅拌,搅拌转速为800-1000r/min,重新加热至80-90°C时加入水性增粘剂,并继续加热至100-120°C,持续加热10-20分钟后得到乳化沥青;步骤4:将所述乳化沥青中加入表面活性剂成为改性乳化沥青,搅拌转速为800-1000r/min;步骤5:将所述改性乳化沥青中加入稳定剂。优选的,在步骤5中还可以加入增强剂;优选的,所述增强剂为2-4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高分子石油沥青稀释后加入石料可以增强冷补料的早期强度,在步骤3和步骤4中分别使用二氧化钛和表面活性剂以增强材料的低温性能,同时也提高了存储稳定性,加入一定分量的水性增粘剂可以避免冷补料粘附性差的问题,提高修补后的使用寿命;最后再加入固定分量的稳定剂和增强剂能够使得材料的稳定性以及可存储性能进一步提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公路沥青环保冷补料,其配比如下:高分子石油沥青100份、稀释剂18-22份、石料15-20份、二氧化钛0.5-0.8份、水20-25份、水性增粘剂3-7份、表面活性剂0.3-0.5份、稳定剂5-8份、增强剂2-4份。一种公路沥青环保冷补料的生产工艺如下:步骤1:按照配比将待用原料称量备用,所述待用原料配比如下:高分子石油沥青100份、稀释剂18-22份、石料15-20份、二氧化钛0.5-0.8份、水20-25份、水性增粘剂3-7份、表面活性剂0.3-0.5份、稳定剂5-8份、增强剂2-4份。步骤2:将100份高分子石油沥青搅拌,同时将所述高分子石油沥青加热至90-120°C停止加热,加入18-22份的稀释剂并搅拌均匀,待温度冷却至70-80°C时,加入15-20份的石料并循环搅拌12-15分钟,转速为1500-2000r/min;步骤3:加入0.5-0.8份量的二氧化钛,并加入20-25份分量的水并持续搅拌,搅拌转速为800-1000r/min,重新加热至80-90°C时加入3-7份水性增粘剂,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沥青环保冷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补料的配比为:高分子石油沥青100份、稀释剂18‑22份、石料15‑20份、二氧化钛0.5‑0.8份、水20‑25份、水性增粘剂3‑7份、表面活性剂0.3‑0.5份、稳定剂5‑8份、增强剂2‑4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沥青环保冷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补料的配比为:高分子石油沥青100份、稀释剂18-22份、石料15-20份、二氧化钛0.5-0.8份、水20-25份、水性增粘剂3-7份、表面活性剂0.3-0.5份、稳定剂5-8份、增强剂2-4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沥青环保冷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石油沥青采用芳烃混合油、萜烯树脂或SBS其中一种或几种复合改性物。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公路沥青环保冷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料气孔状玄武岩。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公路沥青环保冷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采用脂肪酸甘油酯、脂肪族磺酸化物或者烷基芳基磺酸化物。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公路沥青环保冷补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按照配比将待用原料称量备用,所述待用原料配比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峰杨善东王磊周珂杨晓凤胡轩何建伟苗洪锋徐攀攀赵燕焦建峰卫晓光杜娟闫博李延辉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璟信公路工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