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高模量抗车辙混凝土的改性沥青、改性剂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75346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模量抗车辙混凝土的改性沥青、改性剂及制备方法,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沥青为64~66份,杂环芳纶纤维为12~16份,异氰酸酯为14~20份,余量为水,原料的重量份数之和为100份;所述的用于高模量抗车辙混凝土的改性沥青在制备过程中,先将杂环芳纶纤维浸入异氰酸酯中,然后加入水进行反应,制得杂环芳纶改性剂;然后将杂环芳纶改性剂加入加热后的沥青中搅拌混合,制得用于高模量抗车辙混凝土的改性沥青。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异氰酸酯基团与杂环纤维上的酰胺基上的活泼氢反应,将异氰酸酯接枝到杂环纤维改善了杂环芳纶纤维表面的性质,有利于提高杂环芳纶纤维与沥青界面剪切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高模量抗车辙混凝土的改性沥青、改性剂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材料领域,涉及用于高模量抗车辙混凝土的改性沥青,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模量抗车辙混凝土的改性沥青、改性剂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交通流量和行驶频度急剧增长,许多重载交通路面尤其是处于高温地区的重载路面,在其使用年限内就产生了较大深度的车辙,严重影响了路面使用性能。使用低标号硬质高模量沥青可以减少或者推迟车辙的产生,但在我国由于原油品质的特殊性和低标号沥青炼制工艺的复杂性制约了硬质高模量沥青的发展,为此许多道路专家采用不同的改性剂对沥青进行改进,如采用SBS、EVA、SBR等外掺剂对沥青改性,但要达到低标号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效果,这些改性方法造价都比较昂贵而且制作工艺复杂;因此亟需一种造价低廉且制作工艺简单、高模量较高、抗车辙性能较好的改性沥青以减少车辙深度,从而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保证路面的正常服务质量,减少设计使用期内因车辙产生的维修费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模量抗车辙混凝土的改性沥青、改性剂及制备方法,解决高温地区沥青路面过早出现较大深度的车辙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高模量抗车辙混凝土的改性沥青,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沥青为64~66份,杂环芳纶纤维为12~16份,异氰酸酯为14~20份,余量为水,原料的重量份数之和为100份;所述的用于高模量抗车辙混凝土的改性沥青在制备过程中,先将杂环芳纶纤维浸入异氰酸酯中,然后加入水进行反应,制得杂环芳纶改性剂;然后将杂环芳纶改性剂加入加热后的沥青中搅拌混合,制得用于高模量抗车辙混凝土的改性沥青。本专利技术还保护一种杂环芳纶改性剂,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杂环芳纶纤维为12~16份,异氰酸酯为14~20份,水为4份;具体的,所述的杂环芳纶改性剂的制备过程为:将杂环芳纶纤维加入四氢呋喃与氢化钠按照体积比1:1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冰浴10min,按照异氰酸酯:杂环芳纶纤维=1.5:1的质量比将异氰酸酯滴加进去,在室温条件下反应12h,即可得到杂环芳纶改性剂。本专利技术还保护一种杂环芳纶改性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杂环芳纶改性剂配方和方法。本专利技术还具有如下区别技术特征:具体的,制得杂环芳纶改性剂的具体制备过程为:将杂环芳纶纤维加入四氢呋喃与氢化钠按照体积比1:1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冰浴10min,按照异氰酸酯:杂环芳纶纤维=1.5:1的质量比将异氰酸酯滴加进去,在室温条件下反应12h,即可得到杂环芳纶改性剂。优选的,所述的杂环芳纶纤维为五元含氮杂环聚芳酰胺纤维,所述的五元含氮杂环聚芳酰胺的结构式为:其中:n为200~400;R1为-NHCOCH3;R2为-OCH3。具体的,所述的异氰酸酯为4,4′-二甲基三苯基甲烷-2,2′,5,5′-四异氰酸酯、JQ-6多异氰酸酯、1-苯并噻吩-5-基异氰酸酯、3,4,5-三甲氧基苄基异氰酸酯、2,5-二甲氧基苯异氰酸酯、2,5-二氯苯基异氰酸酯、3,5-二氯苯异氰酸酯、七异氰酸酯、异氰酸十四酯、正辛基异氰酸酯、叔辛基异氰酸酯、异氰酸酯基硅氧烷树脂、四甲基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基或苯异氰酸酯基-β-环糊精。优选的,所述的异氰酸酯为4,4′-二甲基三苯基甲烷-2,2′,5,5′-四异氰酸酯。优选的,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沥青为64份,杂环芳纶纤维为14份,异氰酸酯为18份,水为4份。具体的,所述的搅拌过程的具体条件为:沥青的加热温度为110~130℃,以900r/min的搅拌速率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15min~30min。优选的,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杂环芳纶纤维为14份,异氰酸酯为18份,水为4份。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Ⅰ)本专利技术通过异氰酸酯基团与杂环纤维上的酰胺基上的活泼氢反应,将异氰酸酯接枝到杂环纤维改善了杂环芳纶纤维表面的性质,有利于提高杂环芳纶纤维与沥青界面剪切强度。(Ⅱ)本专利技术首次采用高模量物质杂环芳纶纤维为外掺剂,以提高沥青的模量。本专利技术首次使用4,4′-二甲基三苯基甲烷-2,2′,5,5′-四异氰酸酯改善杂环芳纶纤维表面活性。(Ⅲ)本专利技术使用的4,4′-二甲基三苯基甲烷-2,2′,5,5′-四异氰酸酯,结构式中含有四个异氰酸酯基团,其中一个与杂环芳纶纤维中的酰胺基的活泼氢反应,剩余三个异氰酸酯基团接枝到纤维主链上,在纤维表面接入刚性苯环结构,提高了杂环芳纶纤维的模量,进一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模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具体实施方式遵从上述技术方案,以下给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本实施例给出一种用于高模量抗车辙混凝土的改性沥青,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沥青64份,杂环芳纶纤维12份,异氰酸酯20份,水4份。本实施例中,沥青为基质沥青,采用90#克拉玛依基质沥青。本实施例中,杂环芳纶纤维为五元含氮杂环聚芳酰胺纤维,所述的五元含氮杂环聚芳酰胺的结构式为:其中:n为200~400;R1为-NHCOCH3;R2为-OCH3。本实施例中,异氰酸酯为4,4′-二甲基三苯基甲烷-2,2′,5,5′-四异氰酸酯。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4,4′-二甲基三苯基甲烷-2,2′,5,5′-四异氰酸酯还可以采用如下异氰酸酯替换。JQ-6多异氰酸酯、1-苯并噻吩-5-基异氰酸酯、3,4,5-三甲氧基苄基异氰酸酯、2,5-二甲氧基苯异氰酸酯、2,5-二氯苯基异氰酸酯、3,5-二氯苯异氰酸酯、七异氰酸酯、异氰酸十四酯、正辛基异氰酸酯、叔辛基异氰酸酯、异氰酸酯基硅氧烷树脂、四甲基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基或苯异氰酸酯基-β-环糊精。本实施中的用于高模量抗车辙混凝土的改性沥青的制备过程为:先将杂环芳纶纤维浸入异氰酸酯中,利用异氰酸酯基与杂环芳纶纤维中酰胺基的氢反应,在纤维表面引入异氰酸酯基团,从而改善了杂环芳纶纤维的表面活性;然后加入水进行反应,将纤维表面的异氰酸酯基团转化成氨基,制得杂环芳纶改性剂;然后将杂环芳纶改性剂加入加热后的沥青中搅拌混合,制得用于高模量抗车辙混凝土的改性沥青。具体的,杂环芳纶改性剂的制备过程为:制得杂环芳纶改性剂的具体制备过程为:将杂环芳纶纤维加入四氢呋喃与氢化钠按照体积比1:1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冰浴10min,按照异氰酸酯:杂环芳纶纤维=1.5:1的质量比将异氰酸酯滴加进去,在室温条件下反应12h,即可得到杂环芳纶改性剂。具体的,搅拌过程的具体条件为:沥青的加热温度为110~130℃,以900r/min的搅拌速率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15min~30min。性能测试:待测物的制备:制备高模量抗车辙改性沥青混凝土时,矿料级配采用AC-13合成级配,最佳油石比为4.61%,将混合料置于搅拌机中搅拌,得到待测物为一种高模量抗车辙沥青混凝土。(a)采用室内小型车辙试验,得到任意时刻的总变形,即为车辙深度;取60min的动稳定度,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b)采用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得到试件破坏时的粱底最大弯拉应变,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模量抗车辙混凝土的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沥青为64~66份,杂环芳纶纤维为12~16份,异氰酸酯为14~20份,余量为水,原料的重量份数之和为100份;所述的用于高模量抗车辙混凝土的改性沥青在制备过程中,先将杂环芳纶纤维浸入异氰酸酯中,然后加入水进行反应,制得杂环芳纶改性剂;然后将杂环芳纶改性剂加入加热后的沥青中搅拌混合,制得用于高模量抗车辙混凝土的改性沥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模量抗车辙混凝土的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沥青为64~66份,杂环芳纶纤维为12~16份,异氰酸酯为14~20份,余量为水,原料的重量份数之和为100份;所述的用于高模量抗车辙混凝土的改性沥青在制备过程中,先将杂环芳纶纤维浸入异氰酸酯中,然后加入水进行反应,制得杂环芳纶改性剂;然后将杂环芳纶改性剂加入加热后的沥青中搅拌混合,制得用于高模量抗车辙混凝土的改性沥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模量抗车辙混凝土的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制得杂环芳纶改性剂的具体制备过程为:将杂环芳纶纤维加入四氢呋喃与氢化钠按照体积比1:1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冰浴10min,按照异氰酸酯:杂环芳纶纤维=1.5:1的质量比将异氰酸酯滴加进去,在室温条件下反应12h,即可得到杂环芳纶改性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模量抗车辙混凝土的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杂环芳纶纤维为五元含氮杂环聚芳酰胺纤维,所述的五元含氮杂环聚芳酰胺的结构式为:其中:n为200~400;R1为-NHCOCH3;R2为-OCH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模量抗车辙混凝土的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氰酸酯为4,4′-二甲基三苯基甲烷-2,2′,5,5′-四异氰酸酯、JQ-6多异氰酸酯、1-苯并噻吩-5-基异氰酸酯、3,4,5-三甲氧基苄基异氰酸酯、2,5-二甲氧基苯异氰酸酯、2,5-二氯苯基异氰酸酯、3,5-二氯苯异氰酸酯、七异氰酸酯、异氰酸十四酯、正辛基异氰酸酯、叔辛基异氰酸酯、异氰酸酯基硅氧烷树脂、四甲基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基或苯异氰酸酯基-β-环糊精。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模量抗车辙混凝土的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沥青为64份,杂环芳纶纤维为14份,异氰酸酯为18份,水为4份。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朝辉王梦浩陈宝陈谦左志武周骊威张长林李林陈渊召李振霞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