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安全防护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7520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安全防护电梯,它包括有电梯轿厢和电梯井道,电梯轿厢的顶部设有透气装置和控制室,控制室内设有微处理器,微处理器连接故障感应器和危险警报器,危险警报器与扩音器连接;电梯轿厢底部设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下侧设有安全气囊,安全气囊包括有气囊控制器,气囊控制器与红外线感应装置连接;电梯井道底部设有底座,底座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之间连接有安全网A,安全网A下方的底座上均布有弹簧,弹簧的上侧设置有支撑垫。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电梯出现故障时实现通风透气,智能控制采取安全措施,能减少电梯坠落对人体带来的伤害,并能够有效应对人员意外跌入电梯井道事故,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安全防护电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安全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安全防护电梯。
技术介绍
现代城市的楼越盖越高,乘电梯几乎是所有人回家、工作、逛商场离不开的。电梯的本体称之为轿厢,而轿厢通常设有支撑板,支撑板将轿厢分隔为上、下两层,上层用于支持乘坐电梯的人员,下层用于安放各种设备。但是,各种电梯坠落事情被曝光,电梯的故障频频发生。电梯发生故障时,往往有三种情况对乘坐人员的伤害最大,一是当电梯急速坠落时,电梯撞击到坑底,产生的强大冲击力对乘坐人员造成伤害;二是当电梯坠落后,常常会伴随着断电的情况,使电梯的换气装置失效,导致电梯内密闭,电梯内的氧气逐渐被消耗,从而造成缺氧的情况,使人窒息;三是由于缺乏安全意识等原因,导致施工人员和乘客从电梯井道坠落的事件逐渐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功能安全防护电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安全防护电梯,所述电梯包括有电梯轿厢和电梯井道,电梯轿厢的顶部一侧设置有透气装置,透气装置与设置在电梯轿厢内壁上的开关控制连接;所述电梯轿厢顶部的另一侧设置为控制室,控制室内设置有微处理器、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安全防护电梯,所述电梯包括有电梯轿厢(1)和电梯井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透气装置(3),透气装置(3)与设置在电梯轿厢(1)内壁上的开关(4)控制连接;所述电梯轿厢(1)顶部的另一侧设置为控制室(10),控制室(10)内设置有微处理器(8)、故障感应器(6)和危险警报器(7),微处理器(8)连接控制故障感应器(6)和危险警报器(7),危险警报器(7)与设置于电梯轿厢(1)顶侧的扩音器(5)连接;所述电梯轿厢(1)的底部设置有减震装置(11),减震装置(11)的下侧设置有安全气囊(12),安全气囊(12)包括有气囊控制器,气囊控制器与设置于电梯轿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安全防护电梯,所述电梯包括有电梯轿厢(1)和电梯井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1)的顶部一侧设置有透气装置(3),透气装置(3)与设置在电梯轿厢(1)内壁上的开关(4)控制连接;所述电梯轿厢(1)顶部的另一侧设置为控制室(10),控制室(10)内设置有微处理器(8)、故障感应器(6)和危险警报器(7),微处理器(8)连接控制故障感应器(6)和危险警报器(7),危险警报器(7)与设置于电梯轿厢(1)顶侧的扩音器(5)连接;所述电梯轿厢(1)的底部设置有减震装置(11),减震装置(11)的下侧设置有安全气囊(12),安全气囊(12)包括有气囊控制器,气囊控制器与设置于电梯轿厢(1)外表面的红外线感应装置(13)连接;所述电梯井道(2)底部设置有与其横截面的形状、大小相配合的底座(19),底座(19)周向连接有竖向设置的连接杆(16),连接杆(16)之间连接有安全网A(15);所述安全网A(15)下方的底座(19)上均布有弹簧(18),弹簧(18)的上侧设置有支撑垫(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磊王建英周松阳范泽英王长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众鑫聚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