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污水过滤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7104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9 0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的污水过滤罐,包括设置进水口、排水口和排污口的罐体,上盖设置中空旋转轴;贯穿中空旋转轴设置中空第一吸杆,第一吸杆两端设置吸头;中空旋转轴下端转动设置中空排污轴,中空排污轴侧壁设置中空第二吸杆,吸杆端部设置有与滤网相接触的吸头,吸头开口端内转动设置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一端部设置旋转叶轮,另一端部设置有齿轮;吸头开口端还设有外侧壁有齿槽的双面内齿轮,双面内齿轮的齿槽与齿轮相啮合,双面内齿轮内镜像对称设置两个分别与双面内齿轮相啮合的小齿轮,小齿轮与吸头开口端侧部之间转动设置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外侧设置毛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过滤不需要驱动装置,结构更加简单,工作过程无需耗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污水过滤罐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的污水过滤罐。
技术介绍
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但水资源非常有限,而且由于社会的工业化生活化,许多水资源被人为污染。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如何将雨水、河水、印染厂废水等各种污水充分的回收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环境受到污染,导致雨水、河水中的各项指标也会超标,不符合各项使用标准,所以这些水资源需要进行过滤等处理后才可回收利用。现阶段也有一些可用于过滤水中悬浮物的过滤器,如专利号为ZL200710157113.2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专利《一种能去除水中悬浮物的过滤器》就公开了一种罐式过滤器。该过滤器包括顶部的进水口、下部的出水口、底部设有排污口的罐体和设置在罐体内的滤网,还包括有一设置在所述罐体顶部之上的驱动装置和与该驱动装置输出端传动相连的排污转轴,该排污转轴垂直插入到所述罐体内的中央位置,并且,该排污转轴具有中央通孔,中央通孔的底端则与所述的排污口相连通;所述的滤网呈筒状并以所述排污转轴为中心分布;而且,该排污转轴的侧壁上、对应所述滤网的位置、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多根中空的吸杆,每根吸杆的根部开口与所述排污转轴的中央通孔相连通,每根吸杆的头部则设置有与所述滤网相接触的吸头。其中,所述驱动装置、排污转轴、吸杆以及吸头就构成了一个用以排除滤网上污垢的排污装置。当排污装置启动时,罐体底部的排污口打开,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排污转轴转动,使分布在排污转轴上的吸杆以及吸头沿着滤网转圈,这样,因罐体内的水压与排污口处的水压存在一定压差,水流会自然从吸头进入到排污转轴内,而吸杆头部的吸头因接触滤网,水流就会自然冲击滤网上的污垢,继而将这些污垢带入到吸头内,混有污垢的水流会沿着吸杆而落入到排污转轴内,继而经过排污转轴的底端、排污口而排出罐外。但是上述的过滤器存在诸多的缺陷,需要设置驱动装置,通过电机电驱动排污转轴转动,结构复杂,工作耗能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的污水过滤罐,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过滤器结构复杂,工作耗能较大。(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效的污水过滤罐,包括在首尾端部分别设置有上盖和罐底的罐体,所述罐体的下部还设置有排水口;所述上盖设置有进水口,所述罐底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的前端位置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罐体内呈筒状分布有滤网;所述罐体内中央位置在上盖的内侧部转动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中空旋转轴;所述中空旋转轴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中空的第一吸杆,所述中空旋转轴位于所述第一吸杆的中间位置并与所述第一吸杆连通,所述第一吸杆的两端部均设置有与所述滤网相接触的吸头;所述第一吸杆在与中空旋转轴连接处相对的侧面转动设置有中空排污轴,所述中空排污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污口转动连接,所述中空排污轴的侧壁设置有中空的第二吸杆,所述中空排污轴与所述第二吸杆连通;所述第二吸杆的另一端部设置有与所述滤网相接触的吸头;所述吸头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吸杆和第二吸杆相连通,另一端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吸头的内侧壁设置有轴承,所述吸头内贯穿所述轴承转动设置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在远离吸头开口的端部设置有旋转叶轮,所述第一转轴在靠近吸头开口的端部设置有齿轮;所述吸头在开口端设置有双面内齿轮,所述双面内齿轮的一外侧壁设置有齿槽,所述双面内齿轮的齿槽与齿轮相啮合,所述双面内齿轮内镜像对称设置有两个分别与双面内齿轮相啮合的小齿轮,所述小齿轮与吸头开口端的侧部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外侧设置有毛刷。优选的,吸头开口端的两侧壁之间设置第一支杆,所述双面内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杆上。优选的,所述吸头开口端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杆上。优选的,所述吸头开口端在双面内齿轮的两侧设置有第三支杆,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设置在第三支杆上。优选的,所述罐底还设置有排垢口。优选的,所述罐体内部设置有滤筒,所述滤网铺设在所述滤筒的内侧。优选的,所述罐底底部设置有底座。优选的,所述进水口设置有进水口压力表,排水口上设置有排水口压力表,所述进水口压力表和所述排水口压力表,与压力差控制器相连,所述压力差控制器控制所述电磁阀。(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污水过滤罐,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高效的污水过滤罐,一方面水流从进水口流入至罐体中,经过第一吸杆流入吸头中会带动吸头内部的叶轮旋转,从而使得吸头和中空旋转轴转动,使得吸头在滤网表面转动,水从吸头出来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力,从而避免污垢在滤网表面蓄积;另一方面,当污垢积累在滤网上,打开排污口,罐体内水与排污口处的水形成一定的压力差,水流会顺着压力差从吸头的开口端流入至吸头内部,在水流的作用下带动旋转叶轮的转动,从而经第一转轴和齿轮带动双面内齿轮转动,双面内齿轮转动时会带动吸头和中空排污轴转动。使得吸头在滤网的表面移动,吸头移动过程中所到之处在水流的流动过程中会冲走滤网表面的污垢,混着污垢的水流从吸头沿着第二吸杆进入中空排污轴经排污口排出到罐外,达到清洁疏通滤网的目的。不需要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吸头转动,结构更加简单,工作过程无需耗能,节能环保。其次双面内齿转动时会带动小齿轮转动,使得第二转轴上的毛刷将滤网表面的污垢刮起来,经毛刷刮起后滤网表面蓄积的污垢更容易被水流冲走,不会产生蓄积,清洁疏通滤网的效率更高,从而提高了过滤器的工作效率,清理的更加彻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高效的污水过滤罐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高效的污水过滤罐中的吸头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高效的污水过滤罐中吸头的双面内齿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罐体1、上盖2、进水口201、进水口压力表202、压力差控制器203、罐底3、排垢口301、排污口302、底座303、电磁阀304、中空旋转轴5、中空排污轴502、第一吸杆6、第二吸杆601、吸头7、轴承701、第一转轴702、齿轮703、双面内齿轮704、小齿轮705、旋转叶轮706、第二转轴707、第三支杆708、第二支杆709、第一支杆7010、齿槽7011、毛刷7012、排水口8、排水口压力表801、滤网9、滤筒1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
技术介绍
所述,现有技术的过滤器还具有如下缺陷,如仅仅通过水流的自然冲洗,处理污垢的效率较低,导致滤网上的污垢积累较多,过滤效果不高;其次当滤网上的污垢积累较多时,仅仅通过吸头无法的吸取,无法清理干净,使得过滤器的整体工作效率不高。基于
技术介绍
和上述的阐述,如图1~3所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的污水过滤罐,包括在首尾端部分别设置有上盖2和罐底3的罐体1,所述罐体1的下部还设置有排水口8;所述上盖2设置有进水口201,所述罐底3设置有排污口302,所述排污口302的前端位置设置有电磁阀3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污水过滤罐,包括在首尾端部分别设置有上盖(2)和罐底(3)的罐体(1),所述罐体(1)的下部还设置有排水口(8);所述上盖(2)设置有进水口(201),所述罐底(3)设置有排污口(302),所述排污口(302)的前端位置设置有电磁阀(304),所述罐体(1)内呈筒状分布有滤网(9);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中央位置在上盖(2)的内侧部转动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口(201)连通的中空的中空旋转轴(5);所述中空旋转轴(5)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中空的第一吸杆(6),所述中空旋转轴(5)位于所述第一吸杆(6)的中间位置并与所述第一吸杆(6)连通,所述第一吸杆(6)的两端部均设置有与所述滤网(9)相接触的吸头(7);所述第一吸杆(6)在与中空旋转轴(5)连接处相对的侧面转动设置有中空排污轴(502),所述中空排污轴(502)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污口(302)转动连接,所述中空排污轴(502)的侧壁设置有中空的第二吸杆(601),所述中空排污轴(502)与所述第二吸杆(601)连通;所述第二吸杆(601)的另一端部设置有与所述滤网(9)相接触的吸头(7);所述吸头(7)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吸杆(6)和第二吸杆(601)相连通,另一端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吸头(7)的内侧壁设置有轴承(701),所述吸头(7)内贯穿所述轴承(701)转动设置第一转轴(702),所述第一转轴(702)在远离吸头(7)开口的端部设置有旋转叶轮(706),所述第一转轴(702)在靠近吸头(7)开口的端部设置有齿轮(703);所述吸头(7)在开口端设置有双面内齿轮(704),所述双面内齿轮(704)的一外侧壁设置有齿槽(7011),所述双面内齿轮(704)的齿槽(7011)与齿轮(703)相啮合,所述双面内齿轮(704)内镜像对称设置有两个分别与双面内齿轮(704)相啮合的小齿轮(705),所述小齿轮(705)与吸头(7)开口端的侧部之间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707);所述第二转轴(707)外侧设置有毛刷(70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污水过滤罐,包括在首尾端部分别设置有上盖(2)和罐底(3)的罐体(1),所述罐体(1)的下部还设置有排水口(8);所述上盖(2)设置有进水口(201),所述罐底(3)设置有排污口(302),所述排污口(302)的前端位置设置有电磁阀(304),所述罐体(1)内呈筒状分布有滤网(9);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中央位置在上盖(2)的内侧部转动设置有与所述进水口(201)连通的中空的中空旋转轴(5);所述中空旋转轴(5)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中空的第一吸杆(6),所述中空旋转轴(5)位于所述第一吸杆(6)的中间位置并与所述第一吸杆(6)连通,所述第一吸杆(6)的两端部均设置有与所述滤网(9)相接触的吸头(7);所述第一吸杆(6)在与中空旋转轴(5)连接处相对的侧面转动设置有中空排污轴(502),所述中空排污轴(502)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污口(302)转动连接,所述中空排污轴(502)的侧壁设置有中空的第二吸杆(601),所述中空排污轴(502)与所述第二吸杆(601)连通;所述第二吸杆(601)的另一端部设置有与所述滤网(9)相接触的吸头(7);所述吸头(7)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吸杆(6)和第二吸杆(601)相连通,另一端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吸头(7)的内侧壁设置有轴承(701),所述吸头(7)内贯穿所述轴承(701)转动设置第一转轴(702),所述第一转轴(702)在远离吸头(7)开口的端部设置有旋转叶轮(706),所述第一转轴(702)在靠近吸头(7)开口的端部设置有齿轮(703);所述吸头(7)在开口端设置有双面内齿轮(704),所述双面内齿轮(704)的一外侧壁设置有齿槽(7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坤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沸柴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