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8G的TNC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66266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连接器,具体涉及一种18G的TNC连接器,属于电子元器件的技术领域。包括内导体、外导体,还包括设置在内导体与外导体之间的PTFE支撑,所述的PTFE支撑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中心通孔,第一中心通孔内贯通设置有内导体,所述的外导体与PTFE支撑的端面连接处设置有长方形凹槽,所述的内导体的端部与外导体之间设置有PEI绝缘支撑,所述的PEI绝缘支撑的支撑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中心通孔,与所述的PEI绝缘支撑压配合设置有环形垫片,所述的内导体的两端各设置有盲孔I与盲孔II,所述的外导体的尾部设置有焊接套筒,所述的焊接套筒与外导体螺纹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电压驻波比值小到接近l,为1.1;高阻抗补偿,形成好的阻抗匹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8G的TNC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连接器,具体涉及一种18G的TNC连接器,属于电子元器件的

技术介绍
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射频连接器的发展在国际上达到鼎盛时期,相继研制出21mm、14mm、7mm和3.5mm精密同轴连接器和精密转接器,工程用射频连接器的电压驻波比性能也有显著提高,扫频测量取代了点频测量,并且出现了时域测量技术。目前,射频连接器的频率在不断增高。K型连接器工作频率上限达到46GHz,V型连接器工作频率上限达到65GHz,HP公司研制的1.9毫米、l.0毫米连接器己分别把工作频率上限拓宽到65GHz、110GHz。我国军用连接器的研制和生产,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历史,有了较丰富的经验和一定的规模,基本上满足了军工、航天航空事业的发展要求,但和国外相比,差距仍然很大。在国内,随着微波通信技术和测量方法的进步,射频连接器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军用通讯系统工作频率己跨入毫米波段,国内武器系统的研究也早已从8mm波段转向了3mm波段。目前国家正在着手研制频率上限高达l10GHz的毫米波射频同轴连接器。为适应毫米波技术发展,射频同轴连接器日趋高性能、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8G的TNC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内导体(10)、外导体(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连接器内导体(10)与外导体(20)之间的PTFE支撑(30),所述的PTFE支撑(30)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中心通孔,所述的第一中心通孔内贯通设置有连接器内导体(10),所述的外导体(20)与PTFE支撑(30)的端面连接处设置有台阶补偿槽(21),所述的连接器内导体(10)的端部与外导体(20)之间设置有PEI绝缘支撑(40),所述的PEI绝缘支撑(40)的支撑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中心通孔,与所述的PEI绝缘支撑(40)压配合设置有环形垫片(50),所述的连接器连接器内导体(10)的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8G的TNC射频同轴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内导体(10)、外导体(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连接器内导体(10)与外导体(20)之间的PTFE支撑(30),所述的PTFE支撑(30)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一中心通孔,所述的第一中心通孔内贯通设置有连接器内导体(10),所述的外导体(20)与PTFE支撑(30)的端面连接处设置有台阶补偿槽(21),所述的连接器内导体(10)的端部与外导体(20)之间设置有PEI绝缘支撑(40),所述的PEI绝缘支撑(40)的支撑面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中心通孔,与所述的PEI绝缘支撑(40)压配合设置有环形垫片(50),所述的连接器连接器内导体(10)的两端各设置有盲孔I(11)与盲孔II(12),所述的外导体(20)的尾部设置有焊接套筒(22),所述的焊接套筒(22)与外导体(20)螺纹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18G的TNC射频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电缆与焊接套筒(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汝刚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半山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