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测量泄洪雾雨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7625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9:55
一种测量泄洪雾雨量的方法涉及测量领域,技术方案是:管道的前端位于泄洪水落水点的上方、管道的中间内部布置一个风扇、管道的末尾位于一个水槽水面下方,管道的延展方向,即从管道前端到管道末端,与泄洪水的流动方向相同;一张遮蔽罩覆盖在泄洪水落水点、管道和水槽前部的上方,遮蔽罩的两侧接触水面,遮蔽罩的后端接触水槽的水面,管道的末端位于遮蔽罩的后方,即从管道流出的空气能够从水槽的水面下方冒出并溢出到遮蔽罩的外侧;水槽为透明容器,水槽的侧面有水的体积的刻度,从刻度能够测量出水槽中水量的变化。有益效果:有利于测量到泄洪雾雨的总量;也能够了解其泄洪雾雨的分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测量泄洪雾雨量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测量领域,特别是泄洪雾雨方面。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特别是高坝工程)泄洪时,下游局部区域内常出现较大规模的降雨和雾流弥漫现象,工程界称之为泄洪雾化。泄洪雾化引起的降雨强度甚至远远超过特大暴雨的雨强值,对水利枢纽的正常运行、交通安全、周围环境甚至下游岸坡的稳定均可能造成较大危害。高坝泄洪,泄洪水的巨大势能转化为巨大的动能作用于水面,溅起大范围的水雾,水雾即小水滴,小水滴由于动能大,能够腾飞到比较远的上方,水滴运动过程中被空气碰撞碎花成更小的水滴,水滴越小越能够扩散到比较远的岸边,导致泄洪外侧几公里内的空气含水量大增,能够达到暴雨的含水量,成为泄洪雾雨,小水滴动能变小后,相互间逐渐粘附成大的水滴,然后沉降到河道以及岸坡,泄洪雾雨影响两岸土质的稳定性以及变电站的电器的安全。测量泄洪雾雨的总量,对泄洪、安全生产都有指导意义,对泄洪雾雨的形成机制提供数据验证;泄洪产生的雾雨,有部分会回落到河道,产生的雾雨的总量随着测量点的变化,会得到不同的数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泄洪雾雨的总量,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测量泄洪雾雨量的方法。本专利技术实现专利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测量泄洪雾雨量的方法,包括管道、遮蔽罩和水槽,其特征是:管道的前端位于泄洪水落水点的上方、管道的中间内部布置一个风扇、管道的末尾位于一个水槽水面下方,管道的延展方向,即从管道前端到管道末端,与泄洪水的流动方向相同;一张遮蔽罩覆盖在泄洪水落水点、管道和水槽前部的上方,遮蔽罩的两侧接触水面,遮蔽罩的后端接触水槽的水面,管道的末端位于遮蔽罩的后方,即从管道流出的空气能够从水槽的水面下方冒出并溢出到遮蔽罩的外侧;水槽为透明容器,水槽的侧面有水的体积的刻度,从刻度能够测量出水槽中水量的变化。保持遮蔽罩的形状不变,管道的前端能够改变距离水面的高度,管道的前端有超声测距探头能够测量到水面的距离。在测量的时候,泄洪水落水点近似认为是一个垂直于河道的平面,在距离落水点比较远的地点,甚至可以近似认为是一个点,这都是合理的。保持遮蔽罩的形状不变,管道的前端能够改变距离泄洪水落水点的水平距离,管道的前端有超声测距探头能够测量到管道前端与泄洪水落水点的水平的距离,即管道的前端贴近水面测量与泄洪水落水点的距离、然后上移到测量点。保持遮蔽罩的形状不变,水槽的前端能够改变距离泄洪水落水点的水平距离,即水槽的前端面外侧有超声测距探头能够测量水槽前端外侧与泄洪水落水点之间的水平的距离。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由于遮蔽罩的遮蔽作用和风扇导致的空气的单向流动,有利于测量到泄洪雾雨的总量;测量不同点的雾雨总量,能够了解其泄洪雾雨的分布,有利于研究雾雨形成的机制;测量空气中的含水量,了解其具体的数值,对防范泄洪可能带来的风险有一定的预估,从而对泄洪的强度、方式和泄洪时机的把握以及是否采取其他防范措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测量泄洪雾雨量的方法示意图;其中,1、泄洪水;2、落水点;3、管道;4、风扇;5、遮蔽罩;6、水槽;7、刻度。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测量泄洪雾雨量的方法,包括管道3、遮蔽罩5和水槽6,其特征是:管道3的前端位于泄洪水1落水点2的上方、管道3的中间内部布置一个风扇4、管道3的末尾位于一个水槽6水面下方,管道3的延展方向,即从管道3前端到管道3末端,与泄洪水1的流动方向相同;一张遮蔽罩5覆盖在泄洪水1落水点2、管道3和水槽6前部的上方,遮蔽罩5的两侧接触水面,遮蔽罩5的后端接触水槽6的水面,管道3的末端位于遮蔽罩5的后方,即从管道3流出的空气能够从水槽6的水面下方冒出并溢出到遮蔽罩5的外侧;水槽6为透明容器,水槽6的侧面有水的体积的刻度7,从刻度7能够测量出水槽6中水量(体积)的变化。保持遮蔽罩5的形状不变,管道3的前端能够改变距离水面的高度,管道3的前端有超声测距探头能够测量到水面的距离。保持遮蔽罩5的形状不变,管道3的前端能够改变距离泄洪水1落水点2的水平距离,管道3的前端有超声测距探头能够测量到管道3前端与泄洪水1落水点2(泄洪水1柱)的水平的距离,即管道3的前端贴近水面测量与泄洪水1落水点2(泄洪水1柱)的距离、然后上移到测量点。为便于移动,管道3能够更换成软管,在风扇4的进气端,软管受到风扇4吸风的影响,受到一个向内的压力(压强差导致)导致管径有变小甚至封闭的趋势,在风力较小的时候,能够采用具备一定强度的水晶塑料管,在风力较大的时候,塑料管的内部采用螺旋形的金属丝支撑架,螺旋形金属丝形成一个圆筒贴合塑料管的内壁。因此,风扇4前端最好使用硬质管道3或者带硬质内撑的软管。软管的好处是能够弯曲,便于改变测量点。保持遮蔽罩5的形状不变,水槽6的前端能够改变距离泄洪水1落水点2的水平距离,水槽6的前端面外侧有超声测距探头能够测量到水槽6前端外侧与泄洪水1落水点2(泄洪水1柱)的水平的距离。配合计时器,就能够计算出雾雨量与时间的比值,该比值反应出雾雨的强度。风扇4能够被泵机替换,风扇4和泵机没有本质差别,都是叶片的转动,导致流体单向流动。遮蔽罩5以及水槽6和管道3、风扇4能够通过趸船锚定的方式提供支撑,通过趸船固定支撑杆来支撑遮蔽罩5、管道3;风扇4能够直接固定在趸船上,水槽6靠在趸船的一侧。趸船也能够改变成一个锚定的漂浮平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量泄洪雾雨量的方法,包括管道(3)、遮蔽罩(5)和水槽(6),其特征是:管道(3)的前端位于泄洪水(1)落水点(2)的上方、管道(3)的中间内部布置一个风扇(4)、管道(3)的末尾位于一个水槽(6)水面下方,管道(3)的延展方向,即从管道(3)前端到管道(3)末端,与泄洪水(1)的流动方向相同;一张遮蔽罩(5)覆盖在泄洪水(1)落水点(2)、管道(3)和水槽(6)前部的上方,遮蔽罩(5)的两侧接触水面,遮蔽罩(5)的后端接触水槽(6)的水面,管道(3)的末端位于遮蔽罩(5)的后方,即从管道(3)流出的空气能够从水槽(6)的水面下方冒出并溢出到遮蔽罩(5)的外侧;水槽(6)为透明容器,水槽(6)的侧面有水的体积的刻度(7),从刻度(7)能够测量出水槽(6)中水量的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量泄洪雾雨量的方法,包括管道(3)、遮蔽罩(5)和水槽(6),其特征是:管道(3)的前端位于泄洪水(1)落水点(2)的上方、管道(3)的中间内部布置一个风扇(4)、管道(3)的末尾位于一个水槽(6)水面下方,管道(3)的延展方向,即从管道(3)前端到管道(3)末端,与泄洪水(1)的流动方向相同;一张遮蔽罩(5)覆盖在泄洪水(1)落水点(2)、管道(3)和水槽(6)前部的上方,遮蔽罩(5)的两侧接触水面,遮蔽罩(5)的后端接触水槽(6)的水面,管道(3)的末端位于遮蔽罩(5)的后方,即从管道(3)流出的空气能够从水槽(6)的水面下方冒出并溢出到遮蔽罩(5)的外侧;水槽(6)为透明容器,水槽(6)的侧面有水的体积的刻度(7),从刻度(7)能够测量出水槽(6)中水量的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泄洪雾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再国王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