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隔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6255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隔膜,包括聚乙烯微孔膜层,所述聚乙烯微孔膜层的两侧设置有陶瓷涂层,所述陶瓷涂层中含有粘结剂,所述聚乙烯微孔膜层的厚度为15—30um,所述陶瓷涂层的厚度为0.5—8u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孔隙率高、耐高温、热稳定性好、力学强度好、电解液渗透率高,可用于动力锂电池,且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隔膜
本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电池隔膜。背景目前大多数锂离子电池隔膜采用聚烯烃材料制造的微孔膜,尤其是消费类锂离子电池所用隔膜。由于各行各业对大功率、高速充放电锂离子电池的迫切需求,在使用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该隔膜存在如下缺陷:促进枝状晶体析出容易刺破隔膜造成短路;电解液的润湿度低从而造成锂离子导电率低;耐温性能差,在过度充放电时往往产生的高温使隔膜大量收缩甚至融化,造成电极直接接触短路,从而引发火灾甚至爆炸造成人员伤害。尤其是动力锂离子电池,对隔膜的孔隙率、电解液润湿度、耐温性能、力学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纯聚烯烃隔膜已经不能满足锂电池使用和安全的需要。它制约了锂离子电池及相关行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电池隔膜,耐热性能好、电解液渗透率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池隔膜,包括聚乙烯微孔膜层,所述聚乙烯微孔膜层的两侧设置有陶瓷涂层,所述陶瓷涂层中含有粘结剂,所述聚乙烯微孔膜层的厚度为15—30um,所述陶瓷涂层的厚度为0.5—8um。进一步的,所述聚乙烯微孔膜层的孔隙率为40%—60%,孔径为1—2um。进一步的,所述陶瓷涂层中含有陶瓷粒子,所述陶瓷粒子为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锆、钛酸钡和硫酸钡。进一步的,所述陶瓷粒子的直径为0.4—2.0um。进一步的,所述粘结剂与陶瓷涂层中陶瓷粒子的重量比为,粘结剂:陶瓷粒子=1-10:9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孔隙率高、耐高温、热稳定性好、力学强度好、电解液渗透率高,可用于动力锂电池,且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电池隔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聚乙烯微孔膜层;2、陶瓷涂层;3、粘结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电池隔膜,包括聚乙烯微孔膜层1,所述聚乙烯微孔膜层1的两侧设置有陶瓷涂层2,所述陶瓷涂层2中含有粘结剂3,所述聚乙烯微孔膜层1的厚度为15—30um,所述陶瓷涂层2的厚度为0.5—8um。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聚乙烯微孔膜层1的孔隙率为40%—60%,孔径为1—2um。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陶瓷涂层2中含有陶瓷粒子,所述陶瓷粒子为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钛、氧化锆、钛酸钡和硫酸钡。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陶瓷粒子的直径为0.4—2.0um。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粘结剂3与陶瓷涂层2中陶瓷粒子的重量比为,粘结剂3:陶瓷粒子=1-10:95。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聚乙烯微孔膜层(1),所述聚乙烯微孔膜层(1)的两侧设置有陶瓷涂层(2),所述陶瓷涂层(2)中含有粘结剂(3),所述聚乙烯微孔膜层(1)的厚度为15—30um,所述陶瓷涂层(2)的厚度为0.5—8u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聚乙烯微孔膜层(1),所述聚乙烯微孔膜层(1)的两侧设置有陶瓷涂层(2),所述陶瓷涂层(2)中含有粘结剂(3),所述聚乙烯微孔膜层(1)的厚度为15—30um,所述陶瓷涂层(2)的厚度为0.5—8u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隔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琴丽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冠力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