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焦模组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60614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焦模组和包括对焦模组的电子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对焦模组包括用于与外部连接的电路板、设置在电路板上的镜筒、形成于镜筒的物侧端面上且与物侧端面形状配合的安装结构、直接设置于安装结构内的可调透镜的裸片和至少部分形成于镜筒上并连接裸片和电路板的电连接结构。由于将裸片直接设置在形成于镜筒的物侧端面且形状与物侧端面配合的安装结构内,使得对焦模组对应可调透镜裸片部分的横向尺寸和轴向尺寸都控制在镜筒的横向尺寸和轴向尺寸范围内,有利于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对焦模组和电子装置还通过形成于镜筒上的电连接结构代替封装结构,实现裸片与外部电路的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焦模组及电子装置
本技术涉及成像
,具体涉及一种对焦模组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的对焦模组采用可调透镜改变镜头的焦距实现对焦。可调透镜一般包括裸片和封装裸片的封装结构。封装结构用于安放、固定、密封、保护裸片,并形成有裸片的外围电路,例如控制芯片和与外部电路连接的引脚。如此,可调透镜可直接设置在镜头的镜筒上并与通过外围电路直接连接。然而,采用封装结构导致可调透镜的尺寸变大,而且封装结构一般与对焦模组的镜筒形状失配,设置在镜筒上将导致整个对焦模组的横向和轴向尺寸变大,不利于电子产品的小型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对焦模组及电子装置。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对焦模组包括用于与外部连接的电路板、设置在电路板上的镜筒、形成于镜筒的物侧端面上且与物侧端面形状配合的安装结构、直接设置于安装结构内的可调透镜的裸片和至少部分形成于镜筒上并连接裸片和电路板的电连接结构。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对焦模组由于将裸片直接设置在形成于镜筒的物侧端面且形状与物侧端面配合的安装结构内,也即是说,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对焦模组采用安装结构来代替封装结构,安放、固定、密封、保护裸片,并使得对焦模组对应可调透镜裸片部分的横向尺寸和轴向尺寸都控制在镜筒的横向尺寸和轴向尺寸范围内,在提供安放、固定、密封、保护效果的同时控制对焦模组的尺寸,有利于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另外,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对焦模组还通过形成于镜筒上的电连接结构代替封装结构,在安装结构替换封装结构后实现裸片与外部电路的电连接。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安装结构与镜筒一体成型。通过采用一体成型工艺,矩形框部和圆筒部做分割,直接铸造完成,使得零件的数量减少。此外,一体成型工艺流程短,使得对焦模组的生产更加方便,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安装结构包括自物侧端面向上延伸的多个定位块,每个定位块呈圆弧块状,定位块的外弧边与物侧端面的外周边重叠。定位块的外弧边与镜筒的物侧端面外周边重叠,使得安装结构与镜筒的物侧端面形状配合,从而使对焦模组的结构更加流畅,外形更加美观。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定位块为四个,四个定位块沿物侧端面的圆周方向等距分布,定位块的内弧边位于物侧端面的内周边内。定位块形成有位于内弧边的中部的切槽,裸片基本呈矩形,裸片的四个角分别定位于四个切槽内。四个定位块沿镜筒物侧端面的圆周方向等距分布,使得安装结构对称且美观,且易于加工。位于定位块内弧边中部的四个切槽,与基本呈矩形的裸片的四个角对应,使得原本由定位块的内弧边限定的圆形变成与裸片的匹配的矩形,有助于裸片的放置和固定。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物侧端面上的基板和自基板向上延伸的多个定位块。也即是说,安装结构和镜筒分别成型,并通过将基板设置在镜筒物侧端面上使得安装结构与镜筒组合,并使得安装结构与镜筒物侧端面形状配合。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每个定位块呈圆弧块状,定位块的外弧边与基板的外周边重叠。定位块的外弧边与基板的外周边重叠,使得安装结构与基板的形状配合,从而使对焦模组的结构更加流畅,外形更加美观。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定位块有四个,沿基板的顶面的圆周方向等距分布,定位块的内弧边位于基板的内周边内,定位块形成有位于内弧边的中部的切槽,裸片基本呈矩形,裸片的四个角分别定位与四个切槽内。四个定位块沿镜筒物侧端面的圆周方向等距分布,使得安装结构对称且美观,且易于加工。位于定位块内弧边中部的四个切槽,与基本呈矩形的裸片的四个角对应,使得原本由定位块的内弧边限定的圆形变成与裸片的匹配的矩形,有助于裸片的放置和固定。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自所述物侧端面向上延伸的多个定位块,所述安装结构包括由所述多个定位块共同限定的定位槽,裸片包括第一焊盘,电路板包括第二焊盘。电连接结构包括形成于定位槽底面且与第一焊盘配合的第三焊盘和连接第三焊盘与第二焊盘的导线。如此,可通过连接第三焊盘和第一焊盘实现裸片与安装结构的连接,组装方式简单常见,方便生产。通过导线将第三焊盘和第二焊盘连接,使得外部电路为裸片提供电压并与裸片通信,从而实现光学变焦。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对焦模组还包括设置在电路板上的镜座,镜座包括设置在电路板上的矩形框部和自矩形框部向上延伸的圆筒部;矩形框部包括第一走线槽,第一走线槽沿矩形框部外侧面径向延伸;圆筒部包括第二走线槽,第二走线槽沿圆筒部外侧面径向延伸,与第一走线槽连通;镜筒包括第三走线槽,第三走线槽沿镜筒外侧面径向延伸,与第二走线槽连通;导线收容在第一走线槽、第二走线槽和第三走线槽内。利用第一走线槽、第二走线槽和第三走线槽收容导线,既充分利用了对焦模组的空间,有利于对焦模组的小型化,又减小了导线与外界的摩擦,有利于延长导线的寿命,还使得导线的分布更加规则,使得对焦模组的外形更加简洁和美观。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对焦模组可以应用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除了对焦模组外,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还包括外壳。对焦膜组设置在外壳内且自外壳露出。将对焦模组应用到电子装置中,既满足了功能的需求,也符合全面屏的趋势。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对焦模组还包括设置在电路板上的镜座,镜座包括设置在电路板上的矩形框和自矩形框向上延伸的圆筒部;镜筒设置在圆筒部内;电子装置还包括设置触摸屏,触摸屏形成有通孔,通孔的尺寸大于镜筒的外径并小于圆筒部的外径;触摸屏承靠在圆筒部的物侧端面上。以往前置摄像头的可调透镜裸片封装结构,组装时垂直覆盖镜筒的物侧端面,且尺寸比镜筒的物侧端面大很多,因而覆盖了圆筒部的物侧端面,即台阶面,导致触摸屏无法承靠在圆筒部的物侧端面上,该技术方案解决了这个问题,符合了电子装置的全屏化趋势。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对焦模组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对焦模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2的III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对焦模组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对焦模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对焦模组的安装结构的基板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对焦模组的电连接结构的第一焊盘的平面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对焦模组的裸片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和图10是图9沿X-X方向的局部剖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对焦模组10、电路板12、第一连接器122、第二连接器124、柔性连接部126、第二焊盘128、镜筒14、物侧端面142、外周边1422、内周边1424、安装结构16、定位块162、外弧边1622、内弧边1624、切槽1626、定位槽164、基板161、外周边1612、顶面1614、内周边1616、第三走线槽144、外侧面146、通孔148、粘胶标示141、裸片18、第一焊盘182、四角位置1822、玻璃基板184、高分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对焦模组及电子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焦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外部连接的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镜筒;形成于所述镜筒的物侧端面上且与所述物侧端面形状配合的安装结构;直接设置于所述安装结构内的可调透镜的裸片;和至少部分形成于所述镜筒上并连接所述裸片和所述电路板的电连接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焦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外部连接的电路板;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的镜筒;形成于所述镜筒的物侧端面上且与所述物侧端面形状配合的安装结构;直接设置于所述安装结构内的可调透镜的裸片;和至少部分形成于所述镜筒上并连接所述裸片和所述电路板的电连接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与所述镜筒一体成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自所述物侧端面向上延伸的多个定位块;每个所述定位块呈圆弧块状,所述定位块的外弧边与所述物侧端面的外周边重叠。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为四个,所述四个定位块沿所述物侧端面的圆周方向等距分布;所述定位块的内弧边位于所述物侧端面的内周边内,所述定位块形成有位于所述内弧边的中部的切槽;所述裸片基本呈矩形,所述裸片的四个角分别定位于所述四个切槽内。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物侧端面上的基板;和自所述基板向上延伸的多个定位块。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焦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定位块呈圆弧块状,所述定位块的外弧边与所述基板的外周边重叠。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焦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有四个,沿所述基板的顶面的圆周方向等距分布;所述定位块的内弧边位于所述基板的内周边内,所述定位块形成有位于所述内弧边的中部的切槽;所述裸片基本呈矩形,所述裸片的四个角分别定位与所述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升云庄士良蔡雄宇朱淑敏
申请(专利权)人:欧菲影像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