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移动安装支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75653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5: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一种快速移动安装支撑系统,其包括多个可移动支撑装置,每个可移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装置、移动装置、支撑码装置以及九比架装置;移动装置可拆卸安装于支撑装置的底部;支撑码装置以及九比架装置分别可拆卸安装于支撑装置的顶部;其中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结构、连接支架、至少一个工作平台、至少一个踢脚板、铝工字板以及安装横板;其中支撑码装置包括:旋转调节件、底座、槽铁、支撑杆以及支撑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快速移动安装支撑系统设有可调节高度的支撑码装置,通过旋转支撑码装置的旋转调节件可使其进行伸缩,使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适用不同的楼层高度以及进行不同高度的支撑,本发明专利技术还设置有移动装置,使本发明专利技术能进行快速移动,提高建设施工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移动安装支撑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
,具体地,涉及一种快速移动安装支撑系统。
技术介绍
建筑模板是在建筑建设过程中常用的一种用于建筑成型以支撑的工具,其主要用于提供一种临时性支护,其需要根据建筑的结构、形状、尺寸进行制作对应形状的建筑模板。而传统的建筑模板采用的是木质成型模板,同时其利用木板以及木方构成,在楼层之间的楼面支撑一般使用多根木方钉在木板上形成的木板支撑对楼面成型模板的支撑,虽然木板支撑结构简单,但是,需要手工进行打钉以及形状裁切,全程费时费力,且因不同建筑楼面间距不一致,无法使同一楼面木板支撑循环使用,导致施工成本高,造成资源浪费。因此,现有技术中常使用可循环利用的建筑门架替代传统的木板支撑进行支撑。然而,现有建筑门架是根据建筑需求制作,建筑门架支撑在安装后无法进行移动,在完成对一楼面的成型模板支撑后,只能通过重复拆卸安装才能将建筑门架转移至下一待支撑的楼面,并且因支撑的刚性需求以及荷载程度的需要,建筑门架的整体重量较重,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灵活度较低,施工效率低,并且容易引发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适用性强的快速移动安装支撑系统。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快速移动安装支撑系统,其包括多个可移动支撑装置,每个可移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装置、移动装置、支撑码装置以及九比架装置;移动装置可拆卸安装于支撑装置的底部;支撑码装置以及九比架装置分别可拆卸安装于支撑装置的顶部;其中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结构、连接支架、至少一个工作平台、至少一个踢脚板、铝工字板以及安装横板;连接支架设置于支撑结构上;至少一个工作平台安装于连接支架上;至少一个踢脚板安装于至少一个工作平台,并位于支撑结构的一侧,铝工字板设置于支撑结构的顶部;安装横板安装于铝工字板的上方;移动装置安装于支撑结构的底部;九比架装置安装于安装横板上;其中支撑码装置包括:旋转调节件、底座、槽铁、支撑杆以及支撑件;旋转调节件包括:旋转主体;旋转主体中部开设有一旋转孔;旋转孔贯穿旋转主体;旋转孔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旋转主体卡设于底座的顶端;底座的底端卡设于槽铁上;槽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支撑杆上设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支撑杆的一端依次穿设旋转主体、底座、固定孔以及安装横板,其另一端连接支撑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旋转主体还包括:卡接环形槽;卡接环形槽设置于旋转主体的一端,并且环设于旋转孔;旋转主体通过卡接环形槽卡设于底座的顶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旋转调节件还包括:至少一个旋转把手;至少一个旋转把手固定于旋转主体的外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底座包括:圆通管、底座底板以及两个底座侧板;圆通管依次穿设于底座底板和固定孔;两个底座侧板垂直连接于底座底板;底座底板的底面与两个底座侧板的内侧面形成一底座固定凹槽;支撑杆穿设圆通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底座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加固板;第一加固板分别连接圆通管和底座侧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支撑件包括:支撑底板及分别与支撑底板垂直连接的两个支撑侧板;支撑底板的顶面与两个支撑侧板的内侧面形成一支撑固定槽;支撑杆的一端连接于支撑底板的底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支撑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加固板;第二加固板分别连接支撑底板与支撑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支撑侧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加固螺孔。本专利技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快速移动安装支撑系统设有可调节高度的支撑码装置,通过旋转支撑码装置的旋转调节件可使其高度进行伸缩,使本专利技术可适用不同的楼层高度以及进行不同高度的支撑,同时本专利技术设置有移动装置,使本专利技术能进行快速移动至待施工区域,提高建设施工速度。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实施例中可移动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安装横板的俯视图;图3为实施例中支撑码装置的主视图;图4为实施例中支撑码装置的侧视图;图5为实施例中旋转调节件的俯视图;图6为实施例中槽铁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中九比架装置的侧视图;图8为实施例中快速移动安装支撑系统使用参考图一;图9为图8中可移动支撑装置的俯视图;图10为实施例中快速移动安装支撑系统使用参考图二;图11为实施例中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中外铝支顶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实施例中内铝支顶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一实施例中支撑码装置的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可移动支撑装置;20、成型模板;30、支撑梁;11、支撑装置;12、移动装置;13、支撑码装置;14、九比架装置;111、支撑结构;112、连接支架;113、工作平台;114、踢脚板;115、铝工字板;116、安装横板;1161、安装螺孔;131、旋转调节件;132、底座;133、槽铁;134、支撑杆;135、支撑件;1311、旋转主体;13111、旋转孔;1331、固定孔;141、九比架;1411、九比架固定螺孔;142、九比架加固件;1421、角铁;1422、销钉;1423、调节螺杆;1424、抵接件;1111、铝支顶;1112、调节螺丝;1113、标尺;1111A、外铝支顶;1111B、内铝支顶;117、爬梯;121、移动滚轮;13112、卡接环形槽;1312、旋转把手;1321、圆通管;1322、底座底板;1323、底座侧板;1324、第一加固板;1351、支撑底板;1352、支撑侧板;1353、第二加固板;13521、加固螺孔;1331、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移动、适用性强的快速移动安装支撑系统,其主要用于对楼面成型模板20的支撑,使楼面完成混泥土浇筑后使其凝固成型。请参考图1所示,其为实施例中可移动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快速移动安装支撑系统包括多个可移动支撑装置10,每个可移动支撑装置10包括:支撑装置11、移动装置12、支撑码装置13以及九比架装置14,其中支撑装置11用于提供支撑并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移动安装支撑系统,其包括多个可移动支撑装置(10),其特征在于,每个可移动支撑装置(10)包括:支撑装置(11)、移动装置(12)、支撑码装置(13)以及九比架装置(14);所述移动装置(12)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支撑装置(11)的底部;所述支撑码装置(13)以及九比架装置(14)分别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支撑装置(11)的顶部;其中所述支撑装置(11)包括:支撑结构(111)、连接支架(112)、至少一个工作平台(113)、至少一个踢脚板(114)、铝工字板(115)以及安装横板(116);所述连接支架(112)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111)上;至少一个所述工作平台(113)安装于所述连接支架(112)上;至少一个所述踢脚板(114)安装于至少一个所述工作平台(113)并位于所述支撑结构(111)的一侧,所述铝工字板(115)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111)的顶部;所述安装横板(116)安装于所述铝工字板(115)的上方;所述移动装置(12)安装于所述支撑结构(111)的底部;所述九比架装置(14)安装于所述安装横板(116)上;其中所述支撑码装置(13)包括:旋转调节件(131)、底座(132)、槽铁(133)、支撑杆(134)以及支撑件(135);所述旋转调节件(131)包括:旋转主体(1311);所述旋转主体(1311)中部开设有一旋转孔(13111);所述旋转孔(13111)贯穿所述旋转主体(1311);所述旋转孔(13111)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旋转主体(1311)卡设于所述底座(132)的顶端;所述底座(132)的底端卡设于所述槽铁(133)上;所述槽铁(133)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1331);所述支撑杆(134)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支撑杆(134)的一端依次穿设所述旋转主体(1311)、底座(132)、固定孔(1331)以及安装横板(116),其另一端连接支撑件(13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移动安装支撑系统,其包括多个可移动支撑装置(10),其特征在于,每个可移动支撑装置(10)包括:支撑装置(11)、移动装置(12)、支撑码装置(13)以及九比架装置(14);所述移动装置(12)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支撑装置(11)的底部;所述支撑码装置(13)以及九比架装置(14)分别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支撑装置(11)的顶部;其中所述支撑装置(11)包括:支撑结构(111)、连接支架(112)、至少一个工作平台(113)、至少一个踢脚板(114)、铝工字板(115)以及安装横板(116);所述连接支架(112)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111)上;至少一个所述工作平台(113)安装于所述连接支架(112)上;至少一个所述踢脚板(114)安装于至少一个所述工作平台(113)并位于所述支撑结构(111)的一侧,所述铝工字板(115)设置于所述支撑结构(111)的顶部;所述安装横板(116)安装于所述铝工字板(115)的上方;所述移动装置(12)安装于所述支撑结构(111)的底部;所述九比架装置(14)安装于所述安装横板(116)上;其中所述支撑码装置(13)包括:旋转调节件(131)、底座(132)、槽铁(133)、支撑杆(134)以及支撑件(135);所述旋转调节件(131)包括:旋转主体(1311);所述旋转主体(1311)中部开设有一旋转孔(13111);所述旋转孔(13111)贯穿所述旋转主体(1311);所述旋转孔(13111)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旋转主体(1311)卡设于所述底座(132)的顶端;所述底座(132)的底端卡设于所述槽铁(133)上;所述槽铁(133)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1331);所述支撑杆(134)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支撑杆(134)的一端依次穿设所述旋转主体(1311)、底座(132)、固定孔(1331)以及安装横板(116),其另一端连接支撑件(1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移动安装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主体(1311)还包括:卡接环形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麒铭
申请(专利权)人:俊川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