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筑墙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3307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1
本申请提供一种组合式筑墙模板,包括第一模板组件和第二模板组件;第一模板组件与第二模板组件间隔设置,且形成筑墙区;第一模板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标准模板件和至少一个第一调节模板件,第一调节模板件至少一端与第一标准模板件连接;第一调节模板件包括两个S型槽,两个连接枋和连接板。本申请使用多个标准模板件进行拼接组合成筑墙模板的主体部分,通过调节模板件的设置,当剩余空间无法用标准模板件拼接时,将调节模板件拼入由多个标准模板件拼接成的筑墙模板主体,对筑墙模板规格进行微调,从而实现适配各种规格的建筑场景,无需现场额外打造补充模板,降低工人工作量,降低建造难度,提高建造效率,标准模板件可以循环使用,降低建造成本。低建造成本。低建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式筑墙模板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地,涉及一种组合式筑墙模板。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住宅拔地而起,在楼房建筑过程中离不开建筑模板,先根据建筑需求使用建筑模板搭建出所需灌注的空间,然后进行混凝土灌注成稳固的墙体。
[0003]在日常建筑中,由于所建楼房的规格各有不同,需要先根据实际建筑的情况进行设计、打造出相应尺寸建筑模板,然后进行搭建再投入使用。现实中常用的多是木质的模板,建造不同建筑时需要配备大量木工工人单独打造特制规格的木质模板,耗费大量时间,延缓施工进度,提高企业建筑成本。尤其在建造一些不规则、非标准的墙体时,常出现搭建好建筑模板后仍剩余部分空间,此时需要现场打造补充模板,灵活性差,容易造成施工不便甚至停滞,减缓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组合式筑墙模板。
[0005]本申请公开的一种组合式筑墙模板包括:第一模板组件和第二模板组件;第一模板组件与第二模板组件间隔设置,且形成筑墙区;第一模板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标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筑墙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板组件(1)和第二模板组件(2);所述第一模板组件(1)与所述第二模板组件(2)间隔设置,且形成筑墙区;所述第一模板组件(1)包括多个第一标准模板件(11)和至少一个第一调节模板件(12),所述第一调节模板件(12)至少一端与所述第一标准模板件(11)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模板件(12)包括两个S型槽(121),两个连接枋(122)和连接板(123),所述S型槽(121)与所述第一标准模板件(11)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枋(122)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S型槽(121),所述连接板(123)一侧与所述第一标准模板件(11)平齐,所述连接板(123)另一侧连接两个所述S型槽(121);所述S型槽(121)具有第一槽(1211)和第二槽(1212),所述第一槽(1211)的槽口面向所述连接板(123),所述第二槽(1212)的槽口背向所述连接板(123);所述连接枋(122)设于所述第一槽(1211)内,所述连接枋(122)与所述连接板(123)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槽(1212)分别设于所述连接板(123)同一侧的两端;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槽(1212)的槽壁与所述第一标准模板件(1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筑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准模板件(11)包括正板(111)、两个侧板(112)和加固板(113);所述正板(111)与所述第二模板组件(2)正对设置,两个所述侧板(112)分设于所述正板(111)远离所述第二模板组件(2)一侧的两端,所述加固板(113)的端部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112)连接;所述侧板(112)与所述第二槽(1212)的槽壁连接,或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标准模板件(11)的所述侧板(112)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筑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准模板件(11)还包括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支撑块(114);所述支撑块(114)的一端设于所述正板(111)远离所述第二模板组件(2)的一侧,所述支撑块(114)的另一端与所述加固板(11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筑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板(111)上穿设有第一孔,所述第二模板组件(2)对应所述第一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孔,稳固件(13)穿过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麒铭
申请(专利权)人:俊川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