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砌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5479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砌块结构,属于砌块结构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内部安装钢筋的砌块砌筑效率低的问题。本砌块结构包括本体,本体包括壁板和两块肋板,还包括工字钢连接件,连接件包括内翼板和外翼板及两边与内翼板和外翼板连接的腹板,内翼板外侧面固定在壁板内侧面中部,腹板与两块肋板内侧面平行设置,内翼板内侧面两边固定有定位条,内翼板、定位条和腹板合围形成定位槽,且能将两块本体的肋板外侧面贴合在腹板两侧面上,肋板远离壁板的前端配合卡在定位槽内,壁板外侧面贴合在外翼板内侧面上,前后相邻的两块本体通过两块壁板和两块肋板配合形成浇筑孔,浇筑孔内穿设有竖筋,并浇筑有混凝土砂浆。本砌块结构施工效率更高且形成的墙体强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砌块结构
本技术属于砌块结构
,涉及一种砌块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砌块内会利用竖向设置的钢筋加固形成墙体,传统做法需要首先砌筑基层,将竖向设置的钢筋固定在基层上,之后依次将砌块从钢筋上方穿入并下移,并将相邻砌块砌筑,若钢筋长度较长,则需要将砌块上抬高度较高,因此施工较为麻烦,且会影响施工质量,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提高施工效率,且形成的墙体强度更高的砌块结构。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砌块结构,包括砌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包括矩形壁板和两块相互平行,并垂直连接在壁板内侧面两侧边上的肋板,还包括工字钢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包括相互平行的内翼板和外翼板,以及两边分别与内翼板中部和外翼板中部垂直连接的腹板,内翼板外侧面贴合固定在壁板内侧面中部,且腹板与两块肋板内侧面平行间隔设置,腹板与两块肋板内侧面间距相同,所述的内翼板内侧面两边固定有定位条,且内翼板、定位条和腹板合围形成定位槽,定位槽槽宽与肋板厚度相同,且能将相邻两块本体的肋板外侧面分别贴合在腹板两侧面上,且肋板远离壁板的前端配合卡在定位槽内,且壁板外侧面贴合在外翼板内侧面上,且前后相邻的两块本体通过两块壁板和两块肋板配合形成方筒状浇筑孔,浇筑孔内穿设有竖向设置的竖筋,并浇筑有混凝土砂浆。利用两块本体相对砌筑,利用定位槽与肋板前端配合进行定位,以快速砌筑本体,且利用工字钢连接件能有效加固本体,且砌筑过程中,竖筋直接从一侧置于浇筑孔内即可,之后朝浇筑孔内一体浇筑混凝土砂浆,即可连接形成稳定的墙体结构,因此施工效率更高,且形成的墙体强度更高。在上述的一种砌块结构中,所述的外翼板两边一体弯折形成连接条,且壁板外侧面上设有两道连接槽,所述的连接条嵌在连接槽内。因此能提高相邻两个本体连接强度。在上述的一种砌块结构中,所述的腹板上设有缺口槽,且位于腹板两侧的本体的壁板上设有与缺口槽连通的筋槽,还包括波浪形横筋,且横筋形状对应的波峰和波谷位置穿过缺口槽并卡在筋槽内,且横筋沿浇筑孔对角线设置,并与竖筋绑扎铁丝固定。利用筋槽定位横筋,利用横筋定位竖筋,且横筋和竖筋配合形成钢筋混凝土加固结构。在上述的一种砌块结构中,所述的壁板内侧面中部设有板槽,且所述的内翼板嵌在板槽内。因此方便快速定位安装连接件。在上述的一种砌块结构中,所述的定位条为内翼板两边一体弯折形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利用两块本体相对砌筑,利用定位槽与肋板前端配合进行定位,以快速砌筑本体,且利用工字钢连接件能有效加固本体,且砌筑过程中,竖筋直接从一侧置于浇筑孔内即可,之后朝浇筑孔内一体浇筑混凝土砂浆,即可连接形成稳定的墙体结构,因此施工效率更高,且形成的墙体强度更高。附图说明图1是砌块结构砌筑示意图。图中,1、本体;11、壁板;12、连接槽;13、筋槽;14、肋板;15、浇筑孔;2、连接件;21、内翼板;22、定位条;23、外翼板;24、连接条;25、腹板;3、竖筋;4、横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砌块结构,包括砌块本体1,本体1包括矩形壁板11和两块相互平行,并垂直连接在壁板11内侧面两侧边上的肋板14,还包括工字钢连接件2,连接件2包括相互平行的内翼板21和外翼板23,以及两边分别与内翼板21中部和外翼板23中部垂直连接的腹板25,内翼板21外侧面贴合固定在壁板11内侧面中部,且腹板25与两块肋板14内侧面平行间隔设置,腹板25与两块肋板14内侧面间距相同,内翼板21内侧面两边固定有定位条22,且内翼板21、定位条22和腹板25合围形成定位槽,定位槽槽宽与肋板14厚度相同,且能将相邻两块本体1的肋板14外侧面分别贴合在腹板25两侧面上,且肋板14远离壁板11的前端配合卡在定位槽内,且壁板11外侧面贴合在外翼板23内侧面上,且前后相邻的两块本体1通过两块壁板11和两块肋板14配合形成方筒状浇筑孔15,浇筑孔15内穿设有竖向设置的竖筋3,并浇筑有混凝土砂浆。进一步的,外翼板23两边一体弯折形成连接条24,且壁板11外侧面上设有两道连接槽12,连接条24嵌在连接槽12内。腹板25上设有缺口槽,且位于腹板25两侧的本体1的壁板11上设有与缺口槽连通的筋槽13,还包括波浪形横筋4,且横筋4形状对应的波峰和波谷位置穿过缺口槽并卡在筋槽13内,且横筋4沿浇筑孔15对角线设置,并与竖筋3绑扎铁丝固定。壁板11内侧面中部设有板槽,且内翼板21嵌在板槽内。定位条22为内翼板21两边一体弯折形成。利用两块本体1相对砌筑,利用定位槽22与肋板14前端配合进行定位,以快速砌筑本体1,且利用工字钢连接件2能有效加固本体1,且砌筑过程中,竖筋3直接从一侧置于浇筑孔15内即可,之后朝浇筑孔15内一体浇筑混凝土砂浆,即可连接形成稳定的墙体结构,因此施工效率更高,且形成的墙体强度更高。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本体1、壁板11、连接槽12、筋槽13、肋板14、浇筑孔15、连接件2、内翼板21、定位条22、外翼板23、连接条24、腹板25、竖筋3、横筋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砌块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砌块结构,包括砌块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1)包括矩形壁板(11)和两块相互平行,并垂直连接在壁板(11)内侧面两侧边上的肋板(14),还包括工字钢连接件(2),所述的连接件(2)包括相互平行的内翼板(21)和外翼板(23),以及两边分别与内翼板(21)中部和外翼板(23)中部垂直连接的腹板(25),内翼板(21)外侧面贴合固定在壁板(11)内侧面中部,且腹板(25)与两块肋板(14)内侧面平行间隔设置,腹板(25)与两块肋板(14)内侧面间距相同,所述的内翼板(21)内侧面两边固定有定位条(22),且内翼板(21)、定位条(22)和腹板(25)合围形成定位槽,定位槽槽宽与肋板(14)厚度相同,且能将相邻两块本体(1)的肋板(14)外侧面分别贴合在腹板(25)两侧面上,且肋板(14)远离壁板(11)的前端配合卡在定位槽内,且壁板(11)外侧面贴合在外翼板(23)内侧面上,且前后相邻的两块本体(1)通过两块壁板(11)和两块肋板(14)配合形成方筒状浇筑孔(15),浇筑孔(15)内穿设有竖向设置的竖筋(3),并浇筑有混凝土砂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砌块结构,包括砌块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1)包括矩形壁板(11)和两块相互平行,并垂直连接在壁板(11)内侧面两侧边上的肋板(14),还包括工字钢连接件(2),所述的连接件(2)包括相互平行的内翼板(21)和外翼板(23),以及两边分别与内翼板(21)中部和外翼板(23)中部垂直连接的腹板(25),内翼板(21)外侧面贴合固定在壁板(11)内侧面中部,且腹板(25)与两块肋板(14)内侧面平行间隔设置,腹板(25)与两块肋板(14)内侧面间距相同,所述的内翼板(21)内侧面两边固定有定位条(22),且内翼板(21)、定位条(22)和腹板(25)合围形成定位槽,定位槽槽宽与肋板(14)厚度相同,且能将相邻两块本体(1)的肋板(14)外侧面分别贴合在腹板(25)两侧面上,且肋板(14)远离壁板(11)的前端配合卡在定位槽内,且壁板(11)外侧面贴合在外翼板(23)内侧面上,且前后相邻的两块本体(1)通过两块壁板(1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玉平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远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