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5475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其防止混凝土在放置腔内变稠,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方便将混凝土导出,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并且不需要工人来回搬动输料管,节省劳动力,提高使用可靠性;包括箱体、输料箱和输料斗,箱体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斗,箱体的底端设置有支腿,输料箱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并在工作腔内设置有第一螺旋输送叶,输料箱的左端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与第一螺旋输送叶通过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还包括第二电机、搅拌叶、第二螺旋输送叶、底座、支撑板、转轴、调节板、固定板、支撑装置和固定装置,底座底端设置有滑轮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混凝土浇筑装置是一种将混凝土浇筑入模直至塑化定型的辅助装置,其在桥梁施工、房屋建造等领域中均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箱体、输料箱和输料斗,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箱体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斗,箱体的底端设置有支腿,输料箱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输料箱的左端设置有电机,电机的右侧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的右端自输料箱的左端伸入至工作腔内,并在传动轴上设置有螺旋输送叶,螺旋输送叶位于工作腔内,输料箱的右端连通设置有输料管,输料斗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箱体的底端和输料箱的顶端连通;现有的混凝土浇筑装置使用时,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自进料斗导入至放置腔内,混凝土通过输料斗进入输料箱,电机带动传动轴以及螺旋输送叶旋转,通过螺旋输送叶将混凝土自输料管导出,工人搬动输料管并将输料管的输出端对准待浇筑位置进行浇筑作业即可;现有的混凝土浇筑装置使用中发现,混凝土在放置腔内停留一段时间后会变稠,使混凝土的流动性变差,导致混凝土不方便导出,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并且通过工人搬动输料管来对输料管的输出端进行移动,耗费大量的劳动力,导致使用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止混凝土在放置腔内变稠,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方便将混凝土导出,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并且不需要工人来回搬动输料管,节省劳动力,提高使用可靠性的混凝土浇筑装置。本技术的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箱体、输料箱和输料斗,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箱体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斗,箱体的底端设置有支腿,输料箱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输料箱的左端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右侧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轴,第一传动轴的右端自输料箱的左端伸入至工作腔内,并在第一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一螺旋输送叶,第一螺旋输送叶位于工作腔内,输料箱的右端连通设置有输料管,输料斗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箱体的底端和输料箱的顶端连通;还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箱体的顶端,并在第二电机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底端自箱体的顶端伸入至放置腔内,并在第二传动轴上设置有搅拌叶和第二螺旋输送叶,所述搅拌叶和第二螺旋输送叶均位于放置腔内,并且搅拌叶交错设置在第二螺旋输送叶之间;还包括底座、支撑板、转轴、调节板和固定板,所述底座底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滑轮组,底座顶端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板安装在支撑装置的顶端,并在支撑板的顶端中部设置有上放置槽,所述上放置槽内固定安装有上滚珠轴承,所述转轴的底端自支撑板的顶端插入至上滚珠轴承内,转轴的顶端与调节板的底端连接,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调节通孔,所述固定板安装在底座顶端左侧,并在固定板上部设置有固定通孔,所述固定通孔内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输料管的输出端自固定板的左端穿过固定通孔后又穿过调节通孔至调节板的右端。本技术的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四组螺纹杆、四组螺纹管和四组下滚珠轴承,所述支撑板的顶端设置有四组下放置槽,所述四组下滚珠轴承固定安装在四组下放置槽内,所述四组螺纹管的底端分别插入至四组下滚珠轴承内部,所述四组螺纹杆的顶端分别与支撑板底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四组螺纹杆的底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至四组螺纹管的顶端内部。本技术的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上夹板、下夹板、弹簧和提手,所述下夹板固定安装在固定通孔的内底壁上,所述弹簧和下夹板均位于固定通孔内,并且弹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固定通孔的内顶壁和上夹板的顶端连接,所述固定板的顶端设置有与固定通孔相通的连通孔,所述提手的底端自固定板的顶端穿过连通孔伸入至固定通孔内并与上夹板的顶端中部连接,并在提手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底端与固定板的顶端接触。本技术的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所述上夹板的底端和下夹板的顶端均为凹面结构。本技术的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还包括法兰,所述输料管的左侧输入端与所述输料箱的右端通过所述法兰连通。本技术的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还包括闸板,所述输料斗为锥形结构,所述闸板的右端自输料斗的左端伸入至输料斗内部并与输料斗内右侧壁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通过第二电机带动搅拌叶和第二螺旋输送叶旋转,搅拌叶对放置腔内的混凝土进行搅拌,第二螺旋输送叶将放置腔内底部的混凝土向上输送,使混凝土在放置腔内竖向循环,从而可以对放置腔内不同部位的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搅拌,防止混凝土在放置腔内变稠,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方便将混凝土导出,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固定板将输料管固定住,然后底端的滑轮组对底座进行移动即可实现对输料管的输出端进行移动,不需要工人来回搬动输料管,节省劳动力,并且输料管通过调节板和转轴的配合,可以实现在水平面内360°旋转,方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输料管的输出端在小范围内进行调节,提高使用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固定板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箱体;2、输料箱;3、输料斗;4、进料斗;5、支腿;6、第一电机;7、第一传动轴;8、第一螺旋输送叶;9、输料管;10、第二电机;11、第二传动轴;12、搅拌叶;13、第二螺旋输送叶;14、底座;15、支撑板;16、转轴;17、调节板;18、固定板;19、滑轮组;20、上滚珠轴承;21、固定通孔;22、螺纹杆;23、螺纹管;24、下滚珠轴承;25、上夹板;26、下夹板;27、弹簧;28、提手;29、限位块;30、法兰;31、闸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箱体1、输料箱2和输料斗3,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箱体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斗4,箱体的底端设置有支腿5,输料箱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输料箱的左端设置有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的右侧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轴7,第一传动轴的右端自输料箱的左端伸入至工作腔内,并在第一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一螺旋输送叶8,第一螺旋输送叶位于工作腔内,输料箱的右端连通设置有输料管9,输料斗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箱体的底端和输料箱的顶端连通;还包括第二电机10,第二电机安装在箱体的顶端,并在第二电机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二传动轴11,第二传动轴的底端自箱体的顶端伸入至放置腔内,并在第二传动轴上设置有搅拌叶12和第二螺旋输送叶13,搅拌叶和第二螺旋输送叶均位于放置腔内,并且搅拌叶交错设置在第二螺旋输送叶之间;还包括底座14、支撑板15、转轴16、调节板17和固定板18,底座底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滑轮组19,底座顶端设置有支撑装置,支撑板安装在支撑装置的顶端,并在支撑板的顶端中部设置有上放置槽,上放置槽内固定安装有上滚珠轴承20,转轴的底端自支撑板的顶端插入至上滚珠轴承内,转轴的顶端与调节板的底端连接,调节板上设置有调节通孔,固定板安装在底座顶端左侧,并在固定板上部设置有固定通孔21,固定通孔内设置有固定装置,输料管的输出端自固定板的左端穿过固定通孔后又穿过调节通孔至调节板的右端;通过上述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箱体(1)、输料箱(2)和输料斗(3),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箱体(1)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斗(4),箱体(1)的底端设置有支腿(5),输料箱(2)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输料箱(2)的左端设置有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6)的右侧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轴(7),第一传动轴(7)的右端自输料箱(2)的左端伸入至工作腔内,并在第一传动轴(7)上设置有第一螺旋输送叶(8),第一螺旋输送叶(8)位于工作腔内,输料箱(2)的右端连通设置有输料管(9),输料斗(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箱体(1)的底端和输料箱(2)的顶端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安装在箱体(1)的顶端,并在第二电机(10)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二传动轴(11),所述第二传动轴(11)的底端自箱体(1)的顶端伸入至放置腔内,并在第二传动轴(11)上设置有搅拌叶(12)和第二螺旋输送叶(13),所述搅拌叶(12)和第二螺旋输送叶(13)均位于放置腔内,并且搅拌叶(12)交错设置在第二螺旋输送叶(13)之间;还包括底座(14)、支撑板(15)、转轴(16)、调节板(17)和固定板(18),所述底座(14)底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滑轮组(19),底座(14)顶端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板(15)安装在支撑装置的顶端,并在支撑板(15)的顶端中部设置有上放置槽,所述上放置槽内固定安装有上滚珠轴承(20),所述转轴(16)的底端自支撑板(15)的顶端插入至上滚珠轴承(20)内,转轴(16)的顶端与调节板(17)的底端连接,所述调节板(17)上设置有调节通孔,所述固定板(18)安装在底座(14)顶端左侧,并在固定板(18)上部设置有固定通孔(21),所述固定通孔(21)内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输料管(9)的输出端自固定板(18)的左端穿过固定通孔(21)后又穿过调节通孔至调节板(17)的右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浇筑装置,包括箱体(1)、输料箱(2)和输料斗(3),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箱体(1)的顶端设置有进料斗(4),箱体(1)的底端设置有支腿(5),输料箱(2)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输料箱(2)的左端设置有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6)的右侧输出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轴(7),第一传动轴(7)的右端自输料箱(2)的左端伸入至工作腔内,并在第一传动轴(7)上设置有第一螺旋输送叶(8),第一螺旋输送叶(8)位于工作腔内,输料箱(2)的右端连通设置有输料管(9),输料斗(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箱体(1)的底端和输料箱(2)的顶端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电机(10),所述第二电机(10)安装在箱体(1)的顶端,并在第二电机(10)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第二传动轴(11),所述第二传动轴(11)的底端自箱体(1)的顶端伸入至放置腔内,并在第二传动轴(11)上设置有搅拌叶(12)和第二螺旋输送叶(13),所述搅拌叶(12)和第二螺旋输送叶(13)均位于放置腔内,并且搅拌叶(12)交错设置在第二螺旋输送叶(13)之间;还包括底座(14)、支撑板(15)、转轴(16)、调节板(17)和固定板(18),所述底座(14)底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滑轮组(19),底座(14)顶端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板(15)安装在支撑装置的顶端,并在支撑板(15)的顶端中部设置有上放置槽,所述上放置槽内固定安装有上滚珠轴承(20),所述转轴(16)的底端自支撑板(15)的顶端插入至上滚珠轴承(20)内,转轴(16)的顶端与调节板(17)的底端连接,所述调节板(17)上设置有调节通孔,所述固定板(18)安装在底座(14)顶端左侧,并在固定板(18)上部设置有固定通孔(21),所述固定通孔(21)内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输料管(9)的输出端自固定板(18)的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飞张军田苗秋福蒋叶李丽荣张宝军李霞白海鹰郝新明赵忠张海燕关耀冯文娟王俊伟穆建光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