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生物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5257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放式生物反应器,包括机体以及反应腔,所述的反应腔设置在机体上,所述的反应腔的底部采用透明玻璃板,在玻璃板的下方设置有LED阵列,所述的反应腔的底部排布有增氧管,所述的增氧管的壁面设置有若干出气口,所述的反应腔的上方设置有隔离膜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反应腔的底部设置有LED阵列,在光照不足的环境下进行补光,同时在腔体的底部设置有增氧管,增氧管的壁面设置有出气孔,使得培养生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并有效的提高了培养液的溶氧量,同时通过气体的搅动,有效的提高培养生物与营养液的接触,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隔离膜装置可减少外接生物对培养生物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开放式生物反应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开放式生物反应器。
技术介绍
生物反应器是指任何提供生物活性环境的制造或工程设备。在一种情况下,生物反应器是一个进行涉及到生物或生物化学活性物质由特定的生物生产出来的化学过程的容器。此过程既可以有氧进行也可以无氧进行。这些生物反应器通常呈圆筒状,其体积从几升到几立方米不等,常由不锈钢制成。生物反应器分为开放式生物反应器和封闭式生物反应器,封闭式反应器可实现高密度培养以及快速产出,可有效的避免外界的污染,但是封闭式生物反应器投资大,添加药剂以及维修都比较困难,采用开放式培养装置,有助于较大规模的生产,填料取料比较容易,经济效益高,同时成本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开放式生物反应器。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放式生物反应器,包括机体以及反应腔,所述的反应腔设置在机体上,所述的反应腔的底部采用透明玻璃板,在玻璃板的下方设置有LED阵列,所述的反应腔的底部排布有增氧管,所述的增氧管的壁面设置有若干出气口,所述的反应腔的上方设置有隔离膜装置,所述的隔离膜装置包括第一绕轮、第二绕轮、第一辅轮、第二辅轮、隔离膜以及拉线,所述的第一绕轮、第二绕轮、第一辅轮、第二辅轮分别依次转动设置在机体上,所述的第一辅轮与第二辅轮与反应腔的上端边沿平行设置,所述的隔离膜的一端固定并缠绕设置在第一绕轮上,所述的隔离膜的另一端固定有滑杆,所述的滑杆滑动设置在反应腔上端的两侧,所述的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拉线的一端固定,所述的拉线另一端固定并缠绕在第二绕轮上,所述的第一绕轮、第二绕轮分别由两个电机驱动。进一步的:所述的隔离膜设置有防紫外线涂层。进一步的:所述的增氧管的上方设置有隔离网。进一步的:所述的机体的底部设置有滚动轮。进一步的:所述的机体的两侧还设置有支撑固定脚组件,所述的支撑固定脚组件包括,所述的支撑固定脚组件包括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横杆以及螺杆电机,所述的机体内设置有容纳支撑固定脚组件的腔体,所述的第一支撑脚、第二支撑脚滑动设置在机体的底部,所述的横杆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腔体的两侧,所述的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脚分别固定在横杆的两侧,所述的螺杆电机与腔体固定,螺杆电机的螺杆通过螺纹配合插设在横杆的中部,使得螺杆电机转动,横杆带动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脚上下滑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合理,本技术在反应腔的底部设置有LED阵列,在光照不足的环境下进行补光,同时在腔体的底部设置有增氧管,增氧管的壁面设置有出气孔,使得培养生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并有效的提高了培养液的溶氧量,同时通过气体的搅动,有效的提高培养生物与营养液的接触,同时本技术隔离膜装置可减少外接生物对培养生物的影响,本技术不仅可通过滚动轮进行移动,同时可通过支撑固定脚组件与地面进行良好的固定支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开放式生物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支撑固定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隔离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一种开放式生物反应器,包括机体1以及反应腔2,所述的反应腔2设置在机体1上,所述的反应腔2的底部采用透明玻璃板3,在玻璃板的下方设置有LED阵列31,所述的反应腔2的底部排布有增氧管4,所述的增氧管4的壁面设置有若干出气口,所述的反应腔2的上方设置有隔离膜装置5,所述的隔离膜装置5包括第一绕轮51、第二绕轮52、第一辅轮53、第二辅轮54、隔离膜55以及拉线56,所述的第一绕轮51、第二绕轮52、第一辅轮53、第二辅轮54分别依次转动设置在机体1上,所述的第一辅轮53与第二辅轮54与反应腔2的上端边沿平行设置,所述的隔离膜55的一端固定并缠绕设置在第一绕轮51上,所述的隔离膜55的另一端固定有滑杆57,所述的滑杆57滑动设置在反应腔2上端的两侧,所述的滑杆57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拉线56的一端固定,所述的拉线56另一端固定并缠绕在第二绕轮52上,所述的第一绕轮51、第二绕轮52分别由两个电机驱动,所述的隔离膜55设置有防紫外线涂层,所述的增氧管4的上方设置有隔离网21,所述的机体1的底部设置有滚动轮,所述的机体1的两侧还设置有支撑固定脚组件6,所述的支撑固定脚组件6包括,所述的支撑固定脚组件6包括第一支撑脚61、第二支撑脚62、横杆64以及螺杆电机63,所述的机体1内设置有容纳支撑固定脚组件6的腔体,所述的第一支撑脚61、第二支撑脚62滑动设置在机体1的底部,所述的横杆64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腔体的两侧,所述的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脚62分别固定在横杆64的两侧,所述的螺杆电机63与腔体固定,螺杆电机63的螺杆通过螺纹配合插设在横杆64的中部,使得螺杆电机63转动,横杆64带动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脚62上下滑动。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本技术在反应腔2的底部设置有LED阵列31,在光照不足的环境下进行补光,同时在腔体的底部设置有增氧管4,增氧管4的壁面设置有出气孔,使得培养生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并有效的提高了培养液的溶氧量,同时通过气体的搅动,有效的提高培养生物与营养液的接触,同时本技术隔离膜装置5可减少外接生物对培养生物的影响,本技术不仅可通过滚动轮进行移动,同时可通过支撑固定脚组件6与地面进行良好的固定支撑。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开放式生物反应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开放式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以及反应腔,所述的反应腔设置在机体上,所述的反应腔的底部采用透明玻璃板,在玻璃板的下方设置有LED阵列,所述的反应腔的底部排布有增氧管,所述的增氧管的壁面设置有若干出气口,所述的反应腔的上方设置有隔离膜装置,所述的隔离膜装置包括第一绕轮、第二绕轮、第一辅轮、第二辅轮、隔离膜以及拉线,所述的第一绕轮、第二绕轮、第一辅轮、第二辅轮分别依次转动设置在机体上,所述的第一辅轮与第二辅轮与反应腔的上端边沿平行设置,所述的隔离膜的一端固定并缠绕设置在第一绕轮上,所述的隔离膜的另一端固定有滑杆,所述的滑杆滑动设置在反应腔上端的两侧,所述的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拉线的一端固定,所述的拉线另一端固定并缠绕在第二绕轮上,所述的第一绕轮、第二绕轮分别由两个电机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放式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以及反应腔,所述的反应腔设置在机体上,所述的反应腔的底部采用透明玻璃板,在玻璃板的下方设置有LED阵列,所述的反应腔的底部排布有增氧管,所述的增氧管的壁面设置有若干出气口,所述的反应腔的上方设置有隔离膜装置,所述的隔离膜装置包括第一绕轮、第二绕轮、第一辅轮、第二辅轮、隔离膜以及拉线,所述的第一绕轮、第二绕轮、第一辅轮、第二辅轮分别依次转动设置在机体上,所述的第一辅轮与第二辅轮与反应腔的上端边沿平行设置,所述的隔离膜的一端固定并缠绕设置在第一绕轮上,所述的隔离膜的另一端固定有滑杆,所述的滑杆滑动设置在反应腔上端的两侧,所述的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根拉线的一端固定,所述的拉线另一端固定并缠绕在第二绕轮上,所述的第一绕轮、第二绕轮分别由两个电机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放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红星周尽学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三元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海南,4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