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限速器校验专用提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51602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的检测、故障纠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限速器校验专用提绳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和螺柱,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设有与钢丝绳夹持并过盈配合的定位槽,第二夹持板上设有边侧开口的U型槽,第一夹持板上设有边侧开口的L型槽,所述螺柱穿过U型槽和L型槽旋接固定住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在第二夹持板的下方设有轴套,轴套内套有旋转轴,旋转轴带动螺柱朝边侧开口方向旋转打开对两个夹持板的固定;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上方设有夹持板吊耳,夹持板吊耳上设有绳索孔,在不完全拧下螺柱即可打开夹持板卸下钢丝绳,结构简单,夹持力稳定可靠的同时又有效保护钢丝绳不被损伤,安装拆卸快速方便,提高效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限速器校验专用提绳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的检测、故障纠正
,具体涉及一种限速器校验专用提绳装置。
技术介绍
电梯限速器是电梯运行安全保护的重要部件之一。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的要求,要对电梯限速器进行校验。在现场校验时,无论采用哪种仪器设备,都需要将限速器钢丝绳剥离限速器绳轮,校验完成后再将限速器钢丝绳装回限速器绳轮。随着社会发展,电梯越来越高,在实际校验中,剥离限速器钢丝绳不仅难度增加而且容易发生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也在增加。目前全国各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在电梯限速器的校验中,基本上都采用大力钳夹持限速器钢丝绳来进行。随着电梯高度增加,大力钳夹持力度需要更大,势必会对限速器钢丝绳造成损伤,从而增加新的安全隐患。申请号为201520234654.0,授权公告号CN204689288U的技术专利“一种限速器校验专用提绳装置”,它包含相互对接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所述的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之间通过螺柱旋接固定,所述第二夹持板的一侧向外弯折出夹持板吊耳,所述夹持板吊耳的中部开设有绳索孔,该绳索孔内设置有绳索,所述的绳索穿过固定扣,其两端通过铜管套压紧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限速器校验专用提绳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限速器校验专用提绳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和螺柱,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通过螺柱旋接固定,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设有与钢丝绳夹持并过盈配合的定位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板上设有边侧开口的U型槽,所述第一夹持板上设有边侧开口的L型槽,所述第一夹持板的边侧开口与第二夹持板的边侧开口相互错开,所述螺柱穿过U型槽和L型槽旋接固定住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的下方设有轴套,轴套内套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有径向方向的螺纹孔与螺柱进行螺纹连接,所述旋转轴的旋转方向朝着边侧开口方向旋转;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上方设有伸出第一夹持板一侧的夹持板吊耳,所述夹持板吊耳上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限速器校验专用提绳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和螺柱,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通过螺柱旋接固定,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之间设有与钢丝绳夹持并过盈配合的定位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板上设有边侧开口的U型槽,所述第一夹持板上设有边侧开口的L型槽,所述第一夹持板的边侧开口与第二夹持板的边侧开口相互错开,所述螺柱穿过U型槽和L型槽旋接固定住第一夹持板与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的下方设有轴套,轴套内套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设有径向方向的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朝华王剑熊荣韩绍义何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