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埋套管的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4748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1:4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预埋套管的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杆、定位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固定在轨枕钢模壳体的安装位上,所述定位杆设置有与定位套相对应的锥体定位部,所述定位套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杆相对应的锥体孔,所述定位杆穿过所述定位套。预埋套管的该定位装置通过圆锥形定位杆和圆锥形定位套之间的精准配合对预埋套管进行精准定位,从而实现轨枕的零报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埋套管的定位装置
本申请涉及铁路轨道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埋套管的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列车运行时,列车重大的压力是通过两条钢轨传递到轨枕上,再又轨枕传递到道床,最后通过道床传递到大地来消除的,这就要求列车两条钢轨的轨距必须达到严格的设计要求,钢轨轨距达不到要求会引起列车倾覆,后果严重。列车钢轨是通过道钉固定在铁路混凝土轨枕中预埋塑料套管内的,因此,需要对铁路混凝土轨枕中的塑料套管进行精准定位,从而保证钢轨的轨距满足设计要求。列车钢轨是通过道钉固定在铁路混凝土轨枕中预埋套管内的,而套管是预埋在铁路混凝土轨枕中与铁路混凝土轨枕形成一个整体,这就要求铁路混凝土轨枕产品中的预埋套管与轨枕顶面的距离、预埋套管与预埋套管之间的距离,预埋套管中心线与轨枕顶面的垂直度等参数均要达到严格的设计要求,要达到上述严格的设计要求就必须对铁路混凝土轨枕中的套管进行精准定位。铁路混凝土轨枕是通过铁路混凝土轨枕钢模来生产的,现有的铁路混凝土轨枕套管的固定都是通过圆柱形的定位杆穿过固定在轨枕钢模上的圆柱形定位套来实现对预埋套管的定位。定位过程中定位杆穿过定位套,如果定位杆与定位套之间没有间隙,定位杆穿插不进去;如果定位杆与定位套之间间隙太小,对生产过程中频繁的手工穿插带来困难;若如果定位杆与定位套之间间隙太大,会造成定位杆与定位套之间的距离尺寸超过要求,引起轨枕报废。同时生产过程中频繁的手工穿插会造成杆与套之间的磨损,引起间隙越来越大,进而造成套管之间的距离尺寸超过要求,引起轨枕报废。即便通过实验得出定位杆与定位套之间最合适的间隙大小,由于生产过程中定位杆与定位套之间会频繁的穿插,定位杆与定位套之间会产生磨损,导致定位杆和定位套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大,仍旧无法避免由于定位杆与定位套之间的间隙过大,预埋套管定位不准确,导致轨枕报废的困境。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预埋套管的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通过圆锥形定位杆和圆锥形定位套之间的精准配合对预埋套管进行精准定位,从而实现轨枕的零报废。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预埋套管的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杆、定位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固定在轨枕钢模壳体的安装位上,所述定位杆设置有与定位套相对应的锥体定位部,所述定位套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杆相对应的锥体孔,所述定位杆穿过所述定位套。优选地,所述定位套和所述定位杆同轴。优选地,所述定位杆还设置有杆帽、杆体,所述杆帽和所述杆体通过所述锥体定位部连接。优选地,所述定位杆还设置有杆帽、杆体,所述杆体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所述杆帽与第一杆体相连,所述第一杆体与所述第二杆体通过所述锥体定位部相连。优选地,所述杆体的尾部包括与所述预埋套管的内螺纹相配合的螺纹。优选地,所述第二杆体的尾部包括与所述预埋套管的内螺纹相配合的螺纹。优选地,所述杆帽为圆柱形、菱形或六角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预埋套管的定位装置通过圆锥形定位杆和圆锥形定位套的连接进行定位,由于圆锥形定位杆和圆锥形定位套之间可以实现自动定心功能,因此,圆锥形定位杆和圆锥形定位套的中心线在紧密联接过程中,它们之间的中心线可以实现自动重合,从而从设计原理上面消除定位杆与定位套之间的间隙,实现了对预埋套管的精准定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浇注完成后已脱模的轨枕产品结构示意图;图2为浇注轨枕前安装好预埋塑料套管的整个轨枕钢模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的预埋套管的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为现有的预埋套管的定位装置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预埋套管的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预埋套管的定位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附图1为浇注完成后已脱模的轨枕5,预埋套管4已埋在混凝土中;列车运行时,列车重大的压力是通过两条钢轨传递到轨枕上,再又轨枕传递到道床,最后通过道床传递到大地来消除的,这就要求列车两条钢轨的轨距必须达到严格的设计要求,钢轨轨距达不到要求会引起列车倾覆,后果严重。列车钢轨是通过道钉固定在铁路混凝土轨枕中预埋塑料套管内的,因此,需要对铁路混凝土轨枕中的塑料套管进行精准定位,从而保证钢轨的轨距满足设计要求。列车钢轨是通过道钉固定在铁路混凝土轨枕中预埋套管内的,而套管是预埋在铁路混凝土轨枕中与铁路混凝土轨枕形成一个整体,这就要求铁路混凝土轨枕产品中的预埋套管与轨枕顶面的距离、预埋套管与预埋套管之间的距离,预埋套管中心线与轨枕顶面的垂直度等参数均要达到严格的设计要求,要达到上述严格的设计要求就必须对铁路混凝土轨枕中的套管进行精准定位。附图2为浇注轨枕5前安装好预埋套管4的整个轨枕钢模3,定位套2是精确定位焊接在钢模3上。铁路混凝土轨枕是通过铁路混凝土轨枕钢模3来生产的,现有的铁路混凝土轨枕套管的固定都是通过圆柱形的定位杆穿过固定在轨枕钢模上的圆柱形定位套来实现对预埋套管的定位。定位过程中定位杆穿过定位套,如果定位杆与定位套之间没有间隙,定位杆穿插不进去;如果定位杆与定位套之间间隙太小,对生产过程中频繁的手工穿插带来困难;若如果定位杆与定位套之间间隙太大,会造成定位杆与定位套之间的距离尺寸超过要求,引起轨枕报废。同时生产过程中频繁的手工穿插会造成杆与套之间的磨损,引起间隙越来越大,进而造成套管之间的距离尺寸超过要求,引起轨枕报废。即便通过实验得出定位杆与定位套之间最合适的间隙大小,由于生产过程中定位杆与定位套之间会频繁的穿插,定位杆与定位套之间会产生磨损,导致定位杆和定位套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大,仍旧无法避免由于定位杆与定位套之间的间隙过大,预埋套管定位不准确,导致轨枕报废的困境。参见附图3、附图4,附图3为现有的预埋套管的定位装置示意图,附图4为现有的预埋套管的定位装置的剖视图。现有的铁路混凝土轨枕套管的固定是通过圆柱形的定位杆穿过固定在轨枕钢模上的圆柱形定位套来实现对塑料套管的定位。定位过程中定位杆穿过定位套,定位杆与定位套之间间隙配合,从而减少生产过程中手工穿插的困难。但是,如果定位杆与定位套之间的间隙过大,会导致轨枕套管之间的距离尺寸超过设计要求,导致轨枕报废。即便通过实验得出定位杆与定位套之间最合适的间隙大小,由于生产过程中定位杆与定位套之间会频繁的穿插,定位杆与定位套之间会产生磨损,导致定位杆和定位套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大,仍旧无法避免由于定位杆与定位套之间的间隙过大,导致轨枕套管之间的距离尺寸超过设计要求,导致轨枕报废的困境。参见附图5和附图6,附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预埋套管的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预埋套管的定位装置的剖视图。预埋套管的定位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预埋套管的定位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埋套管的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杆、定位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固定在轨枕钢模壳体的安装位上,所述定位杆设置有与定位套相对应的锥体定位部,所述定位套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杆相对应的锥体孔,所述定位杆穿过所述定位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埋套管的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杆、定位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固定在轨枕钢模壳体的安装位上,所述定位杆设置有与定位套相对应的锥体定位部,所述定位套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杆相对应的锥体孔,所述定位杆穿过所述定位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套管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和所述定位杆同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套管的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还设置有杆帽、杆体,所述杆帽和所述杆体通过所述锥体定位部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套管的定位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攀峰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铁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