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网的支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4693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5 0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丝网的支承装置,包括丝网以及支承机构,该支承机构压合于丝网周缘;张紧机构,用于固定支承机构并张紧丝网,包括若干框架元件及第二连接角件,该框架元件内设置有活动杆,活动杆的上端用于卡合支承机构、下端的一侧设置有张紧丝网的第一压力装置、下端的另一侧设置有松开丝网的第二压力装置,该第二连接角件内设置有升降杆,及与升降杆连接的用于夹紧支承机构的压块;该张紧机构还包括贯穿框架元件及第二连接角件的第一气流通道与第二气流通道,第一气流通道用于驱动升降杆的垂直上升,第二气流通道用于驱动第二压力装置产生第二压力。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使丝网易于移动和存储,且便于更换丝网。

A supporting device for wire mesh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ire mesh supporting device, including a wire mesh and a supporting mechanism, which is pressed on the edge of the wire mesh; a tensioning mechanism for fixing the supporting mechanism and tightening the wire mesh, including a number of frame elements and a second connecting angle. The frame element is provided with a movable rod,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movable rod is used for clamping the support. One side of the bearing mechanism and the low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ressure device for tensioning the wire mesh, and the other side of the low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pressure device for loosening the wire mesh. The first airflow passage of the corner piece and the second airflow passage are used to drive the vertical rise of the lifting rod, and the second airflow passage is used to drive the second pressure device to generate the second pressure. The invention not only makes the silk screen easy to move and store, but also facilitates the replacement of silk scre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丝网的支承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丝网印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丝网的支承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一个印刷丝网装置包括一丝网,其上设置有若干印刷孔,并且其周缘开设有若干通孔;将该丝网安装至一个张紧机构上时,该通孔与设置在张紧机构上的插销相干涉配合,当张紧机构启动时,则将该丝网张紧,以使其便于印刷。上述印刷丝网装置虽然可以使用,但是其存在有多种缺陷,例如:该印刷丝网装置的丝网与张紧机构为通过通孔与插销连接,当张紧机构启动时,该插销通过通孔张紧该丝网,当使用时间过长时,该插销会对通孔造成永久性的损伤,造成通孔扩大等影响,从而使张紧机构无法张紧该丝网。此外,上述丝网印刷装置的丝网具有薄和/或软的属性,当需要更换或移动或存储该丝网时,无法很好的处置,不方便移动,并且容易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另一丝网支承装置中,如公开号为CN101855086A的专利,如其图5所示,其丝网机构包括丝网101,及接合在丝网101周缘的多个接合构件103,该接合构件103的一侧面与丝网101的一侧面接合;另外,其张紧机构包括一框架元件,及枢接于框架元件内的接合元件,该接合元件包括偏压力端、接合端、反偏压力端,其中,偏压力端通过一弹簧装置为偏压力端提供偏压力,以使接合端对丝网形成张力,而反偏压力端的下方设置有一气囊,该气囊充气后对反偏压力端提供有反偏压力,以使接合端松开。如上,该公开号为CN101855086A的丝网支承装置,丝网与接合构件稳定性不足,并且其张紧机构结构复杂,导致成本高企,不利于市场竞争。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丝网的支承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丝网的支承装置,包括丝网,及支承机构,所述支承机构包括若干支承单元及第一连接角件,若干所述支承单元分别连接于所述丝网周缘,所述支承单元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角件分别首尾相连;张紧机构,用于固定所述支承机构并张紧所述丝网,其包括若干框架元件及第二连接角件,所述框架元件通过第二连接角件分别首尾相连;所述框架元件内可活动的设置有一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上端贯穿所述框架元件用于与所述支承单元卡合,所述活动杆的下端一侧设置有第一压力装置,产生用于张紧所述丝网的第一压力,及设置于所述活动杆下端另一侧的第二压力装置,产生用于松开所述丝网的第二压力;所述第二连接角件内设置有一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用于夹紧所述支承单元的压块;所述张紧机构还包括贯穿所述框架元件及第二连接角件的第一气流通道与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杆的垂直上升,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压力装置产生第二压力。优选的,所述支承单元包括支承单元本体及压合板,用于将所述支承单元与所述丝网压合连接;其中,所述支承单元本体的下方内陷形成有一T形槽,所述T形槽的顶端开设有一与所述活动杆上端相适配的卡合槽;所述支承单元本体的上方开设有一压合槽;所述压合板设置于所述压合槽的上方,其对应所述压合槽处适配的形成有一卡合凸起;所述压合槽靠近所述丝网的侧壁与所述丝网主要表面的角度小于90°;所述支承单元本体与所述压合板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活动杆包括设置于上端的卡合部,下端的偏压部,及设置于所述活动杆上端与下端之间的轴部;所述活动杆在所述框架元件上以所述轴部为圆心转动。优选的,所述框架元件中空设置,其上方贯穿设置有用于所述活动杆通过的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轴部的轴孔;所述开口靠近所述偏压部的两个侧壁从上到下逐渐变大设置,所述开口靠近所述卡合部的两个侧壁从下到上逐渐变大设置,以使所述活动杆可限位的转动。优选的,所述第一压力装置设置于所述偏压部的一侧,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偏压部的一侧抵接,另一端与所述框架元件的内壁抵接,所述弹簧对所述偏压部形成第一压力。优选的,所述第二压力装置包括气囊,通过所述第二气流通对所述气囊进行充气从而形成第二压力。优选的,当所述第一压力大于所述第二压力时,所述第二压力装置推动所述偏压部,并带动所述卡合部同步联动,进而带动所述支承单元朝第一压力装置方向运动,从而对所述丝网张紧;当所述第一压力小于所述第二压力时,所述第一压力装置推动所述偏压部,并带动所述卡合部同步联动,进而带动所述支承单元朝第二压力装置方向运动,从而松开所述丝网。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角件设置有一与所述升降杆相适配的气压腔,所述升降杆上设置有第一密封圈,以使所述升降杆与气压腔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包括设置在第二连接角件上的第一气孔,及设置在框架单元上的第二气孔,所述第一气孔与气压腔相连通且处于升降杆下方,所述第一气孔与第二气孔通过第二密封圈无缝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角件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压力装置连接的第一锥型柱与第二锥型柱;所述第二气流通道包括设置在第二连接角件上的第三气孔,所述第三气孔穿过所述第一锥型柱至与第二压力装置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角件的外侧面还连接有一气嘴,所述气嘴与所述第一气孔、第三气孔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角件相邻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于其中一支承单元首端的T形槽内,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于另一相邻的支承单元末端的T形槽内。优选的,所述支承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张紧机构外侧的适配支承单元,所述适配支承单元装置于印刷机内,从而使更换机种时只需更换支承机构与丝网。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使丝网与支承机构牢牢的连接在一起,避免脱落,并且使丝网在使用过程中,避免对丝网造成损伤,延长了丝网的使用寿命,且由于所述丝网处于支承机构内,便于丝网的移动、存储、更换,而丝网的尖锐边缘被支承机构包裹,使所述丝网在操作过程中更加安全;此外,在需要更换丝网时,气嘴通过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与第二气流通道充气,使所述升降杆垂直上升从而松开所述支承机构,并对气囊进行充气从而产生第二压力,使活动杆松开所述丝网;当需要装配丝网时,气嘴通过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与第二气流通道进行放气,此时所述升降杆通过弹簧装置复位、同时所述第一压力装置驱动活动杆将丝网张紧;综上,本专利技术便于用户对丝网进行更换,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丝网的支承装置较佳实施例张紧机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丝网的支承装置较佳实施例支承机构与丝网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丝网的支承装置较佳实施例框架元件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丝网的支承装置较佳实施例活动杆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丝网的支承装置较佳实施例支承单元与丝网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丝网的支承装置较佳实施例张紧机构与支承单元的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丝网的支承装置较佳实施例第二连接角件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丝网的支承装置较佳实施例第二连接角件的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丝网的支承装置较佳实施例第二连接角件的剖面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丝网的支承装置较佳实施例另一第二连接角件的立体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丝网的支承装置较佳实施例第一连接角件的立体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丝网的支承装置较佳实施例另一实施例的第一连接角件立体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丝网的支承装置较佳实施例适配支承单元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丝网的支承装置,包括丝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装置还包括:支承机构,所述支承机构包括若干支承单元及第一连接角件,若干所述支承单元分别连接于所述丝网周缘,所述支承单元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角件分别首尾相连;张紧机构,用于固定所述支承机构并张紧所述丝网,其包括若干框架元件及第二连接角件,所述框架元件通过第二连接角件分别首尾相连;所述框架元件内可活动的设置有一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上端贯穿所述框架元件用于与所述支承单元卡合,所述活动杆的下端一侧设置有第一压力装置,产生用于张紧所述丝网的第一压力,及设置于所述活动杆下端另一侧的第二压力装置,产生用于松开所述丝网的第二压力;所述第二连接角件内设置有一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用于夹紧所述支承单元的压块;所述张紧机构还包括贯穿所述框架元件及第二连接角件的第一气流通道与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杆的垂直上升,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压力装置产生第二压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网的支承装置,包括丝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装置还包括:支承机构,所述支承机构包括若干支承单元及第一连接角件,若干所述支承单元分别连接于所述丝网周缘,所述支承单元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角件分别首尾相连;张紧机构,用于固定所述支承机构并张紧所述丝网,其包括若干框架元件及第二连接角件,所述框架元件通过第二连接角件分别首尾相连;所述框架元件内可活动的设置有一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上端贯穿所述框架元件用于与所述支承单元卡合,所述活动杆的下端一侧设置有第一压力装置,产生用于张紧所述丝网的第一压力,及设置于所述活动杆下端另一侧的第二压力装置,产生用于松开所述丝网的第二压力;所述第二连接角件内设置有一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用于夹紧所述支承单元的压块;所述张紧机构还包括贯穿所述框架元件及第二连接角件的第一气流通道与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杆的垂直上升,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用于驱动所述第二压力装置产生第二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单元包括支承单元本体及压合板,用于将所述支承单元与所述丝网压合连接;其中,所述支承单元本体的下方内陷形成有一T形槽,所述T形槽的顶端开设有一与所述活动杆上端相适配的卡合槽;所述支承单元本体的上方开设有一压合槽;所述压合板设置于所述压合槽的上方,其对应所述压合槽处适配的形成有一卡合凸起;所述压合槽靠近所述丝网的侧壁与所述丝网主要表面的角度小于90°;所述支承单元本体与所述压合板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包括设置于上端的卡合部,下端的偏压部,及设置于所述活动杆上端与下端之间的轴部;所述活动杆在所述框架元件上以所述轴部为圆心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元件中空设置,其上方贯穿设置有用于所述活动杆通过的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轴部的轴孔;所述开口靠近所述偏压部的两个侧壁从上到下逐渐变大设置,所述开口靠近所述卡合部的两个侧壁从下到上逐渐变大设置,以使所述活动杆可限位的转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深义朱林冲刘丕汉吴升林朱林凯张鹏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蒙瑞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