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动钢网外框及带气路的角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812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气路的角连接装置,包括主体、用于对外框进行顶升的第一组件、用于连接升降装置的第二组件、用于给张紧装置供气且连接于主体的连接头以及设置于主体上的供气通道;主体设置有第一活动腔、第二活动腔以及与供气通道连通的主进气口,供气通道连通第一活动腔、第二活动腔以及连接头;第一组件包括于第一腔移动的第一密封件以及第一复位件。从主进气口处通入高压气,第一密封件为第一活塞杆,通过供气通道,高压气驱动第一活塞杆移动,以便于带动升降装置上升或下降,使得活动钢网有充足的活动空间,避免活动钢网与下方的寻位装置发生磕碰或者碰撞,提升活动钢网在整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动钢网外框及带气路的角连接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表面组装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活动钢网外框及带气路的角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SMT(表面组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称为表面贴装或表面安装技术,是目前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它是一种将无引脚或短引线表面组装元器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的表面或其它基板的表面上,通过回流焊或浸焊等方法加以焊接组装的电路装连技术。SMT加工的核心在于采用预设有网孔的钢网进行锡膏印刷,随着环保理念的倡导与发展,印刷用的钢网也由早期的一体固定式结构逐渐演变为能够活动更换的活动钢网。
[0003]公开号为CN10843761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活动钢网,其主要包括开设有网孔的钢片、用于支承钢片的内框以及用于安装内框的外框。其中,外框设有用于夹持或松开内框的升降装置和用于撑开张紧内框以将钢片绷紧的张紧装置,同时,升降装置与张紧装置均采用高压气驱动。通过升降装置及张紧装置能够对内框进行更换,从而达到对钢网进行活动更换的目的。
[0004]在内框的取换过程中,张紧装置解除对内框的撑开张紧作用,同时,升降装置下降以将内框松开,接着即可将内框抽离并伸入另一内框;而后,升降装置上升将内框夹持,且利用张紧装置将内框向外撑张以将钢片绷紧。
[0005]而活动钢网是安装于印刷机中使用的,其下方会设置被印刷件,上方设置印刷刮刀。实际印刷过程中,活动钢网的钢片上涂覆有锡膏,由印刷刮刀将锡膏经由钢片上开设的网孔漏印至被印刷件上。同时印刷设备还具有自动对位功能,具体的,通常是在活动钢网与被印刷件之间设置寻位装置,利用寻位装置的寻位功能,便于使活动钢网的钢片网孔与被印刷件的设计印刷位置相对齐。
[0006]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外框的升降装置在下降后需要占有一定下降空间,而活动钢网的下方实际会设有被印刷件和寻位装置等其他结构装置,若是工作人员操作过急或操作失误,容易出现升降装置下降过程中与其他结构装置相撞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提升活动钢网在整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活动钢网外框及带气路的角连接装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活动钢网外框及带气路的角连接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带气路的角连接装置,包括主体、用于对外框进行顶升的第一组件、用于连接升降装置的第二组件、用于给张紧装置供气且连接于所述主体的连接头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的供气通道;所述主体设置有第一活动腔、第二活动腔以及与所述供气通道连通的主进气口,所述供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二活动腔以及所述连接头;所述第一组
件包括于所述第一活动腔移动的第一密封件以及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二组件包括于所述第二活动腔移动的第二密封件以及第二复位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主进气口处通入高压气,第一密封件为第一活塞杆,通过供气通道,高压气驱动第一活塞杆移动,以便于带动升降装置上升或下降,使得活动钢网有充足的活动空间,避免活动钢网与下方的寻位装置发生磕碰或者碰撞,提升活动钢网在整体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0009]可选的,所述供气通道包括连通于所述第一活动腔与所述主进气口的第一气路以及连通于所述第一活动腔与所述第二活动腔以及所述连接头的第二气路。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密封件为第二活塞杆,第一气路控制第一活塞杆移动,第二气路控制第二活塞杆,一体化控制程度高,以便于实现该装置的多功能性。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气路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腔的开口设为第一口,所述第二气路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腔的开口为第二口,沿着所述第一密封件移动的方向所述第一口与所述第二口留有间距。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活塞杆在第一口与第二口之间移动,以便于达到第一活塞杆预先将外框顶升的目的,以防内框与下方的物件发生意外碰撞,提高内框以及活动钢网的使用寿命,提升生产的安全性。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口与所述第二口留有间距大于或等于升降装置的最大下降距离。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第一口与第二口留有的间距进行限定,保证内框在升降的过程中必然不会与活动钢网下方的寻位装置或被印刷件发生,优化生产的安全条件,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提升生产的质量。
[0015]可选的,所述第二气路包括连通于所述第一活动腔的主支路、连通于所述第二活动腔的第一支路以及连通于所述连接头的第二支路。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主支路实现与第一气路连通,第二气路分为主支路、第一支路以及第二支路,方便加工,以便于降低生产难度,同时通过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分别控制不同的装置,提高该装置的多功能使用性。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支路连接于所述第二活动腔的开口设为第一孔,所述连接头内设有第二孔,所述第二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一孔的孔径。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孔的孔径小于第一孔的孔径,第一活塞杆先于第二活动腔内移动,使得升降装置对活动钢网进行升降,之后张紧装置将活动钢网进行撑开张紧或者松开,从而实现对活动钢网的操作。
[0019]可选的,所述连接头包括与所述主体连接的连接柱以及内嵌于所述连接柱的中空柱。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空柱内嵌至连接柱,加工方便,操作简单,同时连接柱与中空柱可拆卸,方便更换与清洗,从而提升连接头的适用性。
[0021]可选的,所述第一活动腔的内壁开设有放气孔。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放气孔对供气通道内的高压气进行降压和泄气,以便于解除对活动钢网的约束,实现对活动钢网的取换。
[0023]可选的,所述主体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气路连通的顶升送气通道以及与所述第二气
路连通的升降送气通道。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顶升送气通道,以便于控制外框整体的抬升或下降,以便于提高外框整体顶升的稳定性,利用升降送气通道,以便于控制内框的整体移动,以便于提高内框整体移动的稳定性。
[0025]一种活动钢网外框,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副角连接件、四个外框杆以及一种带气路的角连接装置,所述外框杆一端连通于所述主体,所述外框杆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副角连接件,其余的所述外框杆两端分别连通于所述副角连接件,活动钢网外框呈口字型。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三个副角连接件和四个外框杆以及主体,形成整体的外框,使得顶升送气通道以及与升降送气通道形成一个回路,以便于角连接装置能够控住外框的顶升,实现一个整体的控制,从而使外框更好带动内框的移动,使内框与活动钢网的下方的寻位装置或者被印刷件不易发生碰撞,提升活动钢网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的安全性。
[0027]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从主进气口处通入高压气,第二密封件为第二活塞杆,通过供气通道,高压气驱动第二活塞杆移动,以便于带动升降装置上升或下降,使得活动钢网有充足的活动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气路的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用于对外框进行顶升的第一组件(2)、用于连接升降装置的第二组件(3)、用于给张紧装置供气且连接于所述主体(1)的连接头(4)以及设置于所述主体(1)上的供气通道(5);所述主体(1)设置有第一活动腔(11)、第二活动腔(12)以及与所述供气通道(5)连通的主进气口(13),所述供气通道(5)连通所述第一活动腔(11)、所述第二活动腔(12)以及所述连接头(4);所述第一组件(2)包括于所述第一活动腔(11)移动的第一密封件以及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二组件(3)包括于所述第二活动腔(12)移动的第二密封件以及第二复位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气路的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通道(5)包括连通于所述第一活动腔(11)与所述主进气口(13)的第一气路(51)以及连通于所述第一活动腔(11)与所述第二活动腔(12)以及所述连接头(4)的第二气路(5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气路的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路(51)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腔(11)的开口设为第一口(53),所述第二气路(52)连接于所述第一活动腔(11)的开口为第二口(54),沿着所述第一密封件移动的方向所述第一口(53)与所述第二口(54)留有间距。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气路的角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口(53)与所述第二口(54)留有间距大于或等于升降装置的最大下降距离。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深义杨花玲刘丕汉孙建华张鹏超王卓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蒙瑞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