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缓流区域营造上升流的人工鱼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3915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4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在缓流区域营造上升流的人工鱼礁,包括鱼礁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礁体(1)呈正立方体形,其前、后端面和左、右端面上均设置有正四棱台状的凸台(2),所述凸台(2)朝向鱼礁体(1)的内部凸起,并且凸台(2)的中部开设有过孔(3),在位于鱼礁体(1)前、后端面上的凸台(2)的过孔(3)处还等距分布有三个相互平行的倾斜导流板(4),且倾斜导流板(4)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范围是30‑60°,所述鱼礁体(1)的顶、底端面均为通透结构。这是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附着面积大,躲避空间大,营造上升流能力强的人工鱼礁。

Artificial reefs can be constructed in slow flow area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rtificial reef which can construct an upward flow in a gentle flow area, including a reef body (1),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reef body (1) is in a regular cube shape, and the front, back and left and right end surfaces of the reef body are all provided with a convex platform (2) with a square edge, the convex platform (2) facing the interior of the reef body (1). A bulge (3)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bulge (2), and there are three parallel inclined diversion plates (4) equidistantly distributed at the hole (3) of the bulge (2) on the front and rear end surfaces of the reef (1), and the angle range between the inclined diversion plate (4) and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is 30_60 degrees, the reef body (1). The top and bottom faces are all permeable structures. This is a kind of artificial reef with simple structure, ingenious design, large attached area, large escape space and strong upwelling 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在缓流区域营造上升流的人工鱼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工鱼礁,特别是一种可在缓流区域营造上升流的人工鱼礁。
技术介绍
人工鱼礁是人为设置在水域中,为海洋藻类提供生长繁殖场所,从而吸引鱼虾贝类等水生动物到藻场来索饵繁育,以达到优化海底环境,保护、增殖渔业资源和提高渔获物质量的一种构造物。它是恢复海底植被的重要手段,如今已经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目前,在人工礁设计以及投放方面,许多国家做了大量研究,效果显著。我国海洋捕捞努力量逐年增大,鱼类产量增加的同时导致鱼类资源小龄化,性成熟提前化,品质低廉化等问题,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渔业资源正面临枯竭的现状。人工鱼礁是海洋牧场生境建设的重要环节,作为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得到了我国各级渔业主管部门的积极响应。我国沿海部分企事业单位开展了人工鱼礁的设计、制造和投放工作,集鱼效果显著。传统的鱼礁,如果投放在缓流区域,由于其结构上的缺陷,其营造上升流的能力有效,进而导致集鱼效果相对较差,同时传统鱼礁还存在着可供藻类附着的面积较小,或者可供海珍品躲避敌害生物的空间较少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附着面积大,躲避空间大,营造上升流能力强的人工鱼礁。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可在缓流区域营造上升流的人工鱼礁,包括鱼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礁体呈正立方体形,其前、后端面和左、右端面上均设置有正四棱台状的凸台,所述凸台朝向鱼礁体的内部凸起,并且凸台的中部开设有过孔,在位于鱼礁体前、后端面上的凸台的过孔处还等距分布有三个相互平行的倾斜导流板,且倾斜导流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范围是30-60°,所述鱼礁体的顶、底端面均为通透结构。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种结构形式的可在缓流区域营造上升流的人工鱼礁,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的各个面都是通透的结构,更加有利于水体的交换;特别是其水平方向上的四个端面上设置的正四棱台状的凸台所形成的通道,能够让进入鱼礁内部的水流速度增加,从而人为的增加了缓流区的流速,更加有利于形成上升流,同时其相对的两个端面上还设置有多个倾斜向上的导流板,这些导流板能够将水平的水流转化为上升流,同时导流板与礁体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这些夹角有利于海洋生物的栖息和躲避敌害;并且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可在缓流区域营造上升流的人工鱼礁,包括一个作为基础的鱼礁体1,这个鱼礁体1整体呈正立方体形,其前、后端面和左、右端面上均设置有正四棱台状的凸台2,所述凸台2朝向鱼礁体1的内部凸起,并且凸台2的中部开设有过孔3,在位于鱼礁体1前、后端面上的凸台2的过孔3处还等距分布有三个相互平行的倾斜导流板4,且倾斜导流板4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范围是30-60°,所述鱼礁体1的顶、底端面均为通透结构。本技术实施例的可在缓流区域营造上升流的人工鱼礁的工作过程如下:将本种人工鱼礁投放在海底,并保证穿过具有导流板4前端和后端之间的轴线与该海域的流向相平行,由于水平流动的海流经过凸台2上的过孔3后,进入鱼礁体1的内部,由于凸台2整体呈向鱼礁体1内部凸起的正四棱台状,其截面积逐步缩小,这种结构能够增大海流的流速,即让进入鱼礁体1内部的海流流速更快;同时水平方向上的水流经过导流板4后,会转变为上升流,并最终通过鱼礁体1顶端的开口输送到上方,从而将海底的营养物质输送到表层,以增加该海域的生产力;同时多个导流板4与鱼礁体1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这些夹角也便于海洋生物栖息或躲避敌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在缓流区域营造上升流的人工鱼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在缓流区域营造上升流的人工鱼礁,包括鱼礁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礁体(1)呈正立方体形,其前、后端面和左、右端面上均设置有正四棱台状的凸台(2),所述凸台(2)朝向鱼礁体(1)的内部凸起,并且凸台(2)的中部开设有过孔(3),在位于鱼礁体(1)前、后端面上的凸台(2)的过孔(3)处还等距分布有三个相互平行的倾斜导流板(4),且倾斜导流板(4)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范围是30‑60°,所述鱼礁体(1)的顶、底端面均为通透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在缓流区域营造上升流的人工鱼礁,包括鱼礁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礁体(1)呈正立方体形,其前、后端面和左、右端面上均设置有正四棱台状的凸台(2),所述凸台(2)朝向鱼礁体(1)的内部凸起,并且凸台(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涛席杨刘永虎杨军董思宋孔业富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