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海珍品栖息的底层人工鱼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3914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4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适合海珍品栖息的底层人工鱼礁,包括框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体(1)由两个相互连接的分框架(2)组成,在每个分框架(2)内都设置有2‑3个十字架构件(3),并且所述的十字架构件(3)在分框架(2)的长度方向上等距分布,在两个分框架(2)的连接处设置有中间梁(4),每个十字架构件(3)的端部都分别与分框架(2)的架体和中间梁(4)固定连接,且所述的框架体(1)和十字架构件(3)均由厚度为20‑30cm的混凝土条构成。这是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稳定性高、附着面积大,躲避空间大的适合海珍品栖息的底层人工鱼礁。

A bottom artificial reef suitable for marine treasur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ottom artificial reef suitable for the habitat of sea treasures, including a frame body (1),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frame body (1) is composed of two interconnected sub-frames (2), and each sub-frame (2) is provided with two or three cross frame components (3), and the cross frame component (3) is described. In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sub-frame (2), an intermediate beam (4) is arranged at the junction of the two sub-frames (2). The ends of each cross-frame member (3)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rame body and the intermediate beam (4) of the sub-frame (2), and the frame body (1) and the cross-frame member (3) are all 20_3 in thickness. The concrete bar of 0cm is made up of. This is a kind of bottom artificial reef with simple structure, ingenious design, high stability, large attachment area and large shelter space suitable for the habitat of sea treasu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合海珍品栖息的底层人工鱼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工鱼礁,特别是一种适合海珍品栖息的底层人工鱼礁。
技术介绍
人工鱼礁是人为设置在水域中,为海洋藻类提供生长繁殖场所,从而吸引鱼虾贝类等水生动物到藻场来索饵繁育,以达到优化海底环境,保护、增殖渔业资源和提高渔获物质量的一种构造物。它是恢复海底植被的重要手段,如今已经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目前,在人工礁设计以及投放方面,许多国家做了大量研究,效果显著。我国海洋捕捞努力量逐年增大,鱼类产量增加的同时导致鱼类资源小龄化,性成熟提前化,品质低廉化等问题,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渔业资源正面临枯竭的现状。人工鱼礁是海洋牧场生境建设的重要环节,作为保护和增殖渔业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得到了我国各级渔业主管部门的积极响应。我国沿海部分企事业单位开展了人工鱼礁的设计、制造和投放工作,集鱼效果显著。传统的鱼礁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整体稳定性较差,在湍急的海流中容易出现移动或倾覆的现象,可供藻类附着的面积较小,或者可供海珍品躲避敌害生物的空间较少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稳定性高、附着面积大,躲避空间大的适合海珍品栖息的底层人工鱼礁。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适合海珍品栖息的底层人工鱼礁,包括框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体由两个相互连接的分框架组成,在每个分框架内都设置有2-3个十字架构件,并且所述的十字架构件在分框架的长度方向上等距分布,在两个分框架的连接处设置有中间梁,每个十字架构件的端部都分别与分框架的架体和中间梁固定连接,且所述的框架体和十字架构件均由厚度为20-30cm的混凝土条构成。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种结构形式的适合海珍品栖息的底层人工鱼礁,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布局合理,它采用框架式设计,各个面都是通透的结构,更加有利于水体的交换;它最大的特点是内部设置的多个倾斜分布的十字架构件,这些构件一方面会提高人工鱼礁的整体强度,防止其出现坍塌或损坏等情况,另一方面这些构件还会在人工鱼礁内部形成多处的角落、拐角等空间,这些空间既能够为海珍品提供栖息的场所,又可以让其躲避敌害生物;并且它的整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更有利于藻类的附着,可为海珍品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并且它的制作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因此可以说它具备了多种优点,特别适合于在本领域中推广应用,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适合海珍品栖息的底层人工鱼礁,包括一个作为基础的框架体1,框架体1由两个相互连接的分框架2组成,在每个分框架2内都设置有2-3个十字架构件3,并且这些十字架构件3在分框架2的长度方向上等距分布,在两个分框架2的连接处设置有中间梁4,每个十字架构件3的端部都分别与分框架2的架体和中间梁4固定连接,即每个十字架构件3实际上是由分框架2断面形成的矩形的两条对角线所形成的,且所述的框架体1和十字架构件3均由厚度为20-30cm的混凝土条构成。本技术实施例的适合海珍品栖息的底层人工鱼礁的工作过程如下:将本种人工鱼礁投放在海珍品栖息的海域,由于该鱼礁实际上是由多个梁组成的框架式结构,因此其所有的面都是通透的,这样有利于水体进行交换,同时每个分框架2中均匀分布的多个十字架构件3分别与架体和中间梁4固定连接,相当于在分框架2内设置了两条相互交叉的倾斜梁,这种结构,一方面能够大幅提高框架体1的整体稳定性,防止其发生坍塌或损坏;另一方面,会在框架体1(以及分框架2)内部形成多处的角落、拐角结构,在为海珍品提供栖息空间、鱼类提供产卵空间的同时,还有利于海洋生物在此躲避敌害;同时这种结构还会尽可能的增大其内部的可附着面积,更加有利于各种藻类在本人工鱼礁上进行附着,为海珍品提供营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适合海珍品栖息的底层人工鱼礁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合海珍品栖息的底层人工鱼礁,包括框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体(1)由两个相互连接的分框架(2)组成,在每个分框架(2)内都设置有2‑3个十字架构件(3),并且所述的十字架构件(3)在分框架(2)的长度方向上等距分布,在两个分框架(2)的连接处设置有中间梁(4),每个十字架构件(3)的端部都分别与分框架(2)的架体和中间梁(4)固定连接,且所述的框架体(1)和十字架构件(3)均由厚度为20‑30cm 的混凝土条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海珍品栖息的底层人工鱼礁,包括框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框架体(1)由两个相互连接的分框架(2)组成,在每个分框架(2)内都设置有2-3个十字架构件(3),并且所述的十字架构件(3)在分框架(2)的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涛席杨刘永虎杨军王玉龙曾文涛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