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3697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熨斗,其特征在于,在熨斗底座基质材料的表面上设置有复合镀膜。该镀膜中分散地含有氟化物微粒。因此可以提高硬度,改善熨烫作业中的滑动性,减少衣服钮扣和拉链等对熨斗表面氟涂层的划伤和磨损,减少静电的产生。(*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般家庭或业务中所用的熨斗。过去所用熨斗,为了使之在熨烫衣物作业中,不粘上衣服上的浆糊或能进行高温熨烫作业,而且能进行平滑地熨烫作业,是使用了表面涂氟的熨斗基座。近年来,熨斗是把改善操作性能作为目的进行无电线操作,其结果,为了改善蓄热性能,使用了重量很重的熨斗基座。然而,熨斗基座的表面处理条件,由于仍采用了过去的办法,所以在滑动熨烫操作中,滑动性能变的更糟。与此同时,还发生在熨烫时衣物之间产生静电,熨烫的衣物被熨斗基座烫坏的问题。进而也产生因付着在衣物上的钮扣,拉链等将表面的氟涂层划伤或磨损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就是解决像这种过去存留的课题,改善熨烫作业中的滑动性能,减少衣物钮扣拉链等引起的损伤,减少静电产生,提供这样一种熨斗作为目的。解决这些课题的手段是在熨斗的基座表面上电镀复合镀膜,提高表面硬度,减少摩损,改进滑动性,减少静电产生。本专利技术中,对于形成复合镀膜的电镀液中(以下称复合镀液)添加的氟化物微粒的粒径没有特殊限定,但是,比复合镀膜整体厚度更大时,由于摩擦会使颗粒从镀面脱落,所以希望使用比镀膜厚度更小的细微粒。复合镀膜的厚度通常为5-30μm,8-20μm更好。当镀膜厚度小于5μm时,在耐用性上会产生问题。当镀膜厚度超过30μm时,与镀膜基质材料的粘合性能会变坏,而且也使费用增高。因此,氟化合物微粒的粒径最好考虑到该复合镀膜的厚度来确度,通常平均2μm为好,平衡1μm以下更好。为了确保氟化合物微粒在复合镀液中和复合镀膜中分散均匀性,希望不要含有大于30μm以上的粗大颗粒。虽然对于复合镀液中氟化合物微粒的添加量没有特殊限定,但通常为200g/l以下,最好为1-100g/l。本专利技术的氟化合物微粒和所添加镀液的种类没有特殊限定,可以使用通过电镀法能在阴极上析出金属的通常电镀液,或通过化学镀法,能从次磷酸盐和硼氢化合物等还原剂提供电子进行还原析出的化学电镀液。例如可举出有铜、镍、铬、锌、镉、锡、铁、铅、贵金属类,以及它们的合金电镀液。这些电镀液,各种组份都是公知的,本专利技术中使用了这些公知电镀液中任何一种。为了使氟化合物微粒均匀地分散在电镀液中,在本专利技术的电镀液中使用了表面活性剂。作为表面活性剂必需使用在电镀液的pH下能显示阳离子性的表面活性剂分子,例如,可以使用水溶性的阳离子系,非离子系,或者,在电镀液的pH值下显示阳离子性的两性表面活性剂。这时,作为阳离子系的表面活性剂,可举出有季胺盐、仲胺、叔胺类,咪唑啉类等,作为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可举出有聚氧乙烯系、聚乙烯亚胺系、酯系的表面活性剂。使用在分子中具有C-F键的氟系表面活性剂特别好。分子中具有C-F键的非离子系表面活性剂,只在酸性电镀液中,才显示出阳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在电镀液中的添加量,对于氟化合物微粒1g,最好为1mg-100mg,更好的是1mg-50mg对于1g氟化合物微粒。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电镀液,为了使氟化合物微粒均匀分散,最好边搅拌电镀液,边进行电镀。对搅拌方法没有特殊限定,可采用通常的机械搅拌,例如,螺旋搅拌,电磁式搅拌等。电镀条件,最好根据使用电镀液的种类适当确定,一般是和通常电镀时相同的液温,pH、电流密度。在利用本专利技术的电镀液形成的电镀膜中,电镀膜中所含氟化合物微粒量,最好根据使用目的适当确定,可以通过电镀液中氟化合物微粒添加量的调整,以及电镀条件的调整,适当变更氟化合物微粒的总析出量。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手段,尤其是使氟化合物微粒含量超过15(容量)%,使电镀层表面上分布的的氟化合物微粒的量增多,特别是这可以防止被熨烫衣物上的浆状物付着在熨斗上,作为熨斗提高了它的非粘着性。因此,氟化合物微粒的含量上限最好为50(容量)%。当氟化合物微粒子超过50(容量)%时,在复合电镀处理中,电镀层很容易产生污染,不均等外观不良现象。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手段,将复合镀膜设置在基质材料表面上后,在氟化合物微粒(但是氟化石墨除外)的熔点以上对其进行热处理,以改善复合镀膜的耐久性。热处理时间,虽没有特殊限定,通常可进行10-30分钟热处理。热处理温度超过氟化合物微粒的熔点50℃以上时,电镀膜有劣化的危险。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手段,特别是将设置在熨斗底部基质材料上的复合电镀表面的粗细度,定为1.0μm以下,以改善熨斗的滑动性能。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手段,由于过去的铝模铸件的表面上有气孔,所以电镀处理很难,而且有耐腐蚀性很低的问题。因此,为解决此问题,在熨斗底部基质材料上使用了铝压延板。本专利技术的第六个手段是备有用加热器加热的基座部件,和在形成分散含有氟化合物微粒的复合镀膜的上述基座部件下面,结合有熨烫面部件,这样就防止了在基座部件上形成复合镀膜,这可以防止对设置在基座部件上的加热器产生坏的影响,同时,通过基座部件下面所结合的熨烫面件能进行熨烫。通过分散含有氟化合物微粒的复合镀膜,可以提高熨斗熨烫面的硬度,防止了烫面的损伤,同时提高耐磨损性,即使长期熨烫也难以磨损。复合镀膜由于分散含有氟化合物微粒,当提高使用中熨烫面的温度时,也能很好地和布料之间进行滑动,可轻松地进行熨烫。本专利技术的第七个手段是在基座部件中形成气化室,由于可以防止在气化室表面上形成分散含有氟化合物微粒的复合镀膜,所以滴入气化室的水能很好地产生气化。本专利技术的第八个手段,将熨烫面件设置在基座部件下面的部分位置上,以减小形成复合镀膜的面积,从而可实现廉价。本专利技术的第九个手段,在熨烫面件上设有蒸汽穴。同时在基座件和熨烫面件之间形成将气化室内产生的蒸汽导入蒸汽穴中的通道,可使气化室到蒸汽穴之间形成很长的距离,同时,将熨烫面件从基座部件上取下后,可清除堆积在基座部件下面通道中的水垢等蒸发残留物和杂物。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个手段,熨烫面件是从基座件上面一侧安装的,所以熨烫面可平滑化,可以防止由于熨烫面件安装在基座部件上的螺钉而挂住布料。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一个手段,在基座部件和可熨烫面件之间配置有热传导性良好的部件,来自基座部件的热可以有效地传导到熨烫面件上,熨烫面件的表面温度可均匀热化。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二个手段,是在铝压延板的表面上形成分散含有氟化合物微粒的复合镀膜熨烫面件,所以熨烫面件上没有针孔等,所以在加热时,因空气热膨胀而使复合镀膜从铝压延板上脱落的危险没有了,而形成一层坚固的被膜。以下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式加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形式的熨斗基座断面图。在熨斗基座材料1的表面上设有镀层2。本实施例中,基座材料1使用了铝。镀层2的构成是在镍、铬或组合它们的过渡金属3中,均匀分散含有氟化合物微粒4。作为以上构成,在基座材料1上电镀镀层2时,同时使用表面活性剂。该表面活性剂分布在氟化合物微粒4的周围,由于表面活性剂具有电荷,所以能和过渡金属3同时镀在基质材料1上。因此,电镀层2的基质构成是氟化合物微粒4均匀地分布在过渡金属3中。与过去只用氟树脂处理基质材料的表面相比硬度非常高。正如上述,由于电镀层2均匀含有氟化合物微粒4,所以对衣物呈现出良好的滑动性。进而,由于过渡金属3的存在,该熨斗在进行熨烫作业时很少产生静电。这时,氟化合物微粒4的含量超过15(容量)%以上时,熨烫时没有浆状物付着在衣物上,可确保非粘着性,同时也可以确保滑动性。即使超过15(容量)%,非粘着性相差很小,在10(容量)%以下时有明显差异。这时,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熨斗,其特征在于:在熨斗底座基质材料的表面上设置分散含有氟化合物微粒的复合镀膜。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泽成寿胡桃泽利光清水政雄中村俊英小林伸一郎谷口透前田俊之松好弘明山田光昭斋藤道雄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