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中的阻尼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3568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洗衣机中的阻尼机构,包括位于一个减振杆底端的阻尼帽;以及位于该阻尼帽中的一个减振基座,它能够上下移动,用于与阻尼帽的内表面产生滑动摩擦,其中阻尼帽和减振基座中的一个采用含有自润滑材料的塑料材料制成,另一个采用不含有自润滑材料的塑料材料制成,从而能够防止由于洗衣机的长期使用使减振基座磨损而造成阻尼效果的下降。(*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洗衣机中的阻尼装置,用于衰减在洗涤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洗衣机通常是通过由叶轮的旋转力所产生的水流循环来去除衣物上附着的污渍,当电机产生正向或反向旋转时,通过离合器减速机构将驱动力传送到叶轮使之转动,使水在外缸中形成脉动循环和旋转循环来实现洗涤和漂洗模式,通过内缸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来实现脱水模式。在这种其洗涤类型取决于水流循环的强度和方式的洗衣机中,通过水流剪切力和衣物的卷曲、拉伸和相互摩擦的综合性机械作用,以及洗涤剂的化学作用来去除附着在衣物上的污渍,从而达到洗涤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已知洗衣机的剖视图,它包括位于洗衣机的壳体1中并由多个阻尼件3来支持的外缸2,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外缸2之内用于盛放衣物(图中未示)的内缸4,以及一个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在内缸4底部中央的叶轮5,用于产生脉动式循环。叶轮5固定在轴7上,该轴由电机6予以驱动,在轴的下面安装了一个离合器,用于将传递电机所产生的旋转力通过定时皮带8传递给该离合器时,有选择性地使内缸4转动或者使叶轮5转动。在壳体1的顶部安装了一个供水装置,用于根据使用者所选择的供水模式,向外缸中同时供应热水和冷水或者分别供应热水或冷水;在供水装置的出口处安装了一个洗涤剂盒11,用于当选择洗涤模式时,在开始供水时自动地将洗涤剂送入到外缸中;在外缸的下部安装了一个排水阀,用于在完成洗涤之后排出废水。在打开壳体1顶部的门13,将衣物送入到内缸4中之后,然后将打开的门13关闭,并在洗衣机的控制部分上选择洗涤模式,就会根据控制器所产生的控制信号依次进行洗涤、漂洗、脱水等周期。换句话说,通过在控制器上设定洗涤模式,使叶轮5开始转动,就能够确定衣物的重量以及所需要的供水量,并将所确定的水量提供到内缸4之中。盛放在洗涤剂盒11中的洗涤剂会自动地随着供水加入到内缸4中。在完成将水和洗涤剂提供到内缸4中的操作之后,为电机6供电,产生旋转力,电机轴交替地正转和反转。当电机转动时,其旋转力通过绕在皮带轮14A和14B上的定时皮带8传递给离合器9,该离合器9使固定在轴7上的叶轮5以减低的速度转动,使内缸4中的水形成脉动式循环,从而搅动衣物。这样,通过上述脉动式循环、内缸4与衣物之间的磨擦以及洗涤剂的去污作用来实现对衣物的洗涤。在预定的时间内对衣物进行上述洗涤周期之后,根据控制部分所产生的控制信号,将排水系统中的排水阀打开,将内缸4内的废水排出到壳体1之外。在内缸4中的废水被排出之后,采用与上述所述相同的操作将水注入到内缸中,使叶轮转动预定的次数,以便进行漂洗周期。在漂洗周期的供水过程中,洗涤剂盒11中不盛放洗涤剂。在完成上述漂洗周期之后,离合器9由驱动叶轮5切换到驱动内缸4,使内缸4以未减低的速度旋转,同时使叶轮5保持静止,从而进行脱水周期。当脱水周期结束之后,为使用者提供一个报警信号,通知他洗涤完成,洗衣机已经停止工作。在上述洗衣机中,按照上述操作进行洗涤、漂洗和脱水过程中,由于每一种模式下电机的驱动以及在洗涤和漂洗过程中水和衣物的循环会产生振动,从而在洗衣机的工作过程中产生噪音。为了衰减洗衣机的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通过多个阻尼件3使外缸2连同安装在外缸上的电机6和离合器9处于悬浮于壳体1的状态,如图1所示。所述阻尼件3通过弹簧阻尼,固态体之间的滑动所产生的磨擦阻尼,以及压缩空气阻尼来逐渐衰减所产生的振动。图2是洗衣机中安装的已知阻尼机构的示意性透视图,图3是如图2所示阻尼机构的剖视图。所述阻尼机构3安装在壳体1和外缸2之间,用于吸收和衰减洗衣机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下面结合图2和图3对其工作方式进行说明。阻尼机构3包括位于壳体1内部每一个角部的上角部15,每一个上角部15安装了一个上铰链16,减振杆17的一端由上铰链16予以支持,另一端处于悬浮状态,在外缸2下侧的外周边上形成了多个支持件18,阻尼器19承受减振杆17的另一端,并由支持件予以支持,以便衰减振动。所述阻尼器19包括在阻尼帽20的端部所形成的引导杆20a,它们构成了一个整体,用于引导阻尼帽20沿着减振杆17上下移动;减振基座21,在减振杆17的底部与减振杆联接,当与阻尼帽的内圆周紧密接触时,用于使之上下移动;装配在阻尼帽中的阻尼弹簧22,它套在减振杆上,并被减振基座限位;垫圈23,它套在减振杆上,位于减振基座的底部,用于在工作过程中防止减振基座的橡胶的变形。上述阻尼机构3能够衰减由叶轮5的转动和由于衣物在洗涤和漂洗过程中转动而集中在一侧的离心力导致的脉动式循环所产生的振动,或者由于内缸4和在脱水模式中内缸4转动而使衣物集中在一侧的倾斜所产生的振动。例如,在脱水模式中,如果在完成排水时衣物集中在一侧,在初始旋转时便倾斜旋转的内缸4就会产生振动,该振动被安装在壳体1和外缸2之间的阻尼器19衰减。换句话说,阻尼帽20由支持件18予以支持,该支持件18套在减振杆17的外圆周上,而减振杆17穿过并悬挂在上铰链16上,其顶端与外缸2相连接,当阻尼帽20在图3中箭头所示的上下方向上运动时,就能够衰减所产生的振动。如果由于内缸4的倾斜而使壳体1偏离外缸2,外缸2在位于阻尼帽20顶部的引导件20a的引导下,能够沿着减振杆17的外周表面上下移动。当阻尼帽20向下移动时,阻尼帽20与减振基座21的外圆周表面产生摩擦,该减振基座21的外圆周表面与阻尼帽20的内圆周表面紧密接触,阻尼帽20内部的空气受到压缩,从而衰减了内缸4旋转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部分振动。此外,当阻尼帽20向下移动时,阻尼帽20中的弹簧被压缩,对振动产生阻尼作用。相反,如果由于内缸4的倾斜而使得壳体1和外缸更为靠近,由位于阻尼帽20顶部的引导件20a予以引导的阻尼帽20将沿着减振杆17的外圆周表面向上移动。当阻尼帽20向上移动时,阻尼帽20与减振基座21的外圆周表面产生摩擦,该减振基座17的外圆周表面与阻尼帽20的内圆周表面紧密接触,阻尼帽20内部的空气被扩张,从而衰减了内缸4旋转时所产生的大部分振动。此外,当阻尼帽20向上移动时,阻尼帽20中的弹簧拉伸,从而对振动产生阻尼作用。在上述通过阻尼帽20的内圆周表面与减振基座21的外圆周表面在紧密接触下滑动产生固态摩擦阻尼、通过阻尼帽20中的空气被压缩所产生压缩空气阻尼、以及通过弹簧22的压缩和伸长所产生弹簧阻尼的振动吸收机构中,最为重要的部件是减振基座21,它在阻尼帽20的内部上下移动,使弹簧22被压缩或者伸长,因为除非是减振基座21的外圆周表面与阻尼帽20的内圆周表面之间具有适当的摩擦系数,而且两者能够实现紧密的接触,否则就不可能指望由摩擦产生阻尼或者由空气压缩而产生阻尼。通过插入到减振基座21的内圆周表面上的减振基座弹簧24,使减振基座21的外圆周表面,亦即滑动表面21b与阻尼帽20的内圆周表面紧密接触,从而保持其阻尼作用。大多数减振基座21是用橡胶制作的,而阻尼帽20是用塑料制作的。由于橡胶具有较大的摩擦阻力,不够润滑,因此当采用橡胶来制作减振基座21时,需要将润滑剂涂覆在减振基座21的外圆周表面,亦即其滑动表面上,以便使如图3所示的阻尼帽20与减振基座21之间的接触表面为平滑摩擦运动。然而,当涂覆了润滑剂的滑动表面21b由于反复摩擦而受到损坏,从而破坏了阻尼帽20的内圆周表面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洗衣机中的阻尼机构,包括:位于一个减振杆底端的阻尼帽;位于所述阻尼帽中的减振基座,它能够上下移动,用于与阻尼帽的内表面产生滑动摩擦, 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帽和减振基座中的一个采用含有自润滑材料的塑料材料制成,另一个采用不含有自润滑材料的塑料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宰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