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协同的负荷用户属性模型的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735000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多级协同的负荷用户属性模型的构建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设计了负荷用户属性的模型,该模型涵盖了用户名、用户行业属性、用户重要性、用户实时功率、用户数等多个重要的用户属性信息,通过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获得10kV/0.4kV配电变压器的负荷用户属性模型,并结合EMS中的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数据,通过潮流追踪的方法建立了10kV馈线及110kV、220kV、500kV变电站负荷用户属性模型。从而实现对于不同电压等级馈线和变电站的负荷用户属性信息的多级协同精细化管理。同时可有效掌握和评估某个变电站停电时受影响的最终用户数和负荷量,可为各级电力调度部门在安排运行方式、制定调度计划和动态分析电网用户状态等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决策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级协同的负荷用户属性模型的构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
,具体涉及一种多级协同的负荷用户属性模型的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各级调度利用的负荷模型均为电网网络拓扑计算中使用的等值负荷,如中调的能量管理系统(EnergyManagementSystem,简称EMS)中,负荷设备一般等值在220kV主变的高压侧母线;地调的EMS中,负荷设备一般等值在110kV或者35kV的出线。这些等值负荷,均不能反映负荷的重要性程度,方式专业不能迅速掌握详细的用户负荷特性,无法安全、合理地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并且,随着国家《电力安全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599号令)、《关于加强重要电力用户供电电源及自备应急电源配置监督管理的意见》(电监安全[2008]43号文)的颁布,重要电力用户的安全供电管理已经上升到“提高社会应对电力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有效防止次生灾害发生,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高度。因此,如何构建电力负荷用户属性模型和实现对用户负荷的多级协同管理,是一个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长期以来电力部门不断提高对供电用户的管理水平,调度部门通过EMS实现对管辖范围内不同电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级协同的负荷用户属性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从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导入负荷用户信息以及从EMS系统读入网络拓扑信息;S2、将步骤S1的负荷用户信息以及网络拓扑信息和预先设计的负荷用户属性模型形成10/0.4kV配变的负荷用户属性模型;S3、对10/0.4kV配变的实时功率和用户数进行叠加,整合用电行业属性,形成10kV馈线的负荷用户属性模型;S4、对10kV馈线的实时功率和用户数进行叠加,整合用电行业属性,形成110kV馈线的负荷用户属性模型;S5、假定负荷用户实时功率和用户数成正比,利用潮流追踪确定220kV变电站的110kV侧出线对110kV变电站负...

【技术特征摘要】
1.多级协同的负荷用户属性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从电能计量自动化系统导入负荷用户信息以及从EMS系统读入网络拓扑信息;S2、将步骤S1的负荷用户信息以及网络拓扑信息和预先设计的负荷用户属性模型形成10/0.4kV配变的负荷用户属性模型;S3、对10/0.4kV配变的实时功率和用户数进行叠加,整合用电行业属性,形成10kV馈线的负荷用户属性模型;S4、对10kV馈线的实时功率和用户数进行叠加,整合用电行业属性,形成110kV馈线的负荷用户属性模型;S5、假定负荷用户实时功率和用户数成正比,利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剑何森陈刚李智勇蔡秋娜彭嵩林舜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