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的纤维柔软剂投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2789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洗衣机纤维柔软剂投入装置:纤维柔软剂投入装置设置在平衡块的内部一侧,并通过离心力自动排出纤维柔软剂,可以使使用者进行定量投入纤维柔软剂,并且在最佳时期将纤维柔软剂供应给洗涤对象。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洗衣机纤维柔软剂投入装置具有如下结构:平衡块一侧形成至少两个容纳室,其中第一个容纳室用于投入定量的纤维柔软剂,另外一个与第一个相连通,并设置有纤维柔软剂的最终排出口;通孔设置在上述容纳室之间的隔板上,执行脱水行程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使纤维柔软剂向最终排出口侧移动;在上述容纳室中具有纤维柔软剂投入定量容积的容纳室上部设置有用于使用者投入纤维柔软剂的投入口,上述投入口与上述通孔的高度相同或者更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于洗衣机,进一步说明,涉及一种洗衣机的纤维柔软剂投入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纤维柔软剂投入装置设置在平衡块的一侧,脱水时利用离心力投入纤维柔软剂。下面参照图1对已有技术的洗衣机进行简单说明。图1大致显示出已有技术的洗衣机结构的剖面图。如图所示,在上述已有技术的洗衣机中,储水槽2在本体1的内部通过多个支撑体4支撑着;上述储水槽2的内部不仅可以容纳洗涤对象物,还设置有可旋转的洗涤槽3;沿着上述洗涤槽3的内壁形成有多个通孔3a;在上述洗涤槽3的内部下端,在洗涤轴6上连结设置有能形成水流的搅拌器(pulsator)5。另外,上述储水槽2的下端一侧设置有电机7,上述电机7可选择地驱动上述洗涤槽3和上述搅拌器5;上述储水槽2下端中央设置有离合器(clutch)8。另外,上述电机7的轴前端和上述离合器8的前端分别设置有滑轮7a和滑轮7b,上述滑轮7a和滑轮7b之间设置有变速皮带(timing belt)9。另外,上述本体1的后面一侧设置有给水管路10,上述给水管路10的一端连结在外部,向上述洗涤槽30内供应洗涤水;上述洗涤槽3的上部一侧设置有洗涤剂桶13,通过供应过来的洗涤水,上述洗涤剂桶内的洗涤剂进行自动投入。另外,上述储水槽2的下端一侧设置有排水管路11,在执行洗涤行程、漂洗行程、脱水行程时,通过上述洗涤槽3的通孔3a排出的洗涤水经过上述排水管路11向外部排出。另外,在上述洗涤槽3的上部,沿着其圆周面设置有平衡块(balanceweight)20,上述平衡块20用于执行脱水时防止上述洗涤槽3的振动。在洗涤完了之后,为了使洗涤对象更加柔和,并且为了防止静电,在上述漂洗过程中投入纤维柔软剂(rinse)。特别是洗涤对象是毛类(wool)时,必须投入纤维柔软剂。为此,上述洗涤剂桶13内需要设置单独的纤维柔软剂容纳空间,在执行漂洗行程时,通过供应过来的洗涤水将纤维柔软剂进行自动投入;或者在上述平衡块20的一侧设置纤维柔软剂投入装置,在执行脱水行程时,利用离心力将纤维柔软剂进行自动投入。下面对上述两种方法中的后一种纤维柔软剂投入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图2显示出一般洗衣机的平衡块的平面图。如图2所示,上述纤维柔软剂投入装置30的投入口34设置在上述平衡块20的上部一侧,以便使用者投入纤维柔软剂;上述投入口的下面,沿着平衡块20的内部空间形成有连续的多个容纳室31、32、33。上述平衡块20上下两个主体是通过高频波的焊接而相互结合的。于是上述纤维柔软剂投入装置30也以焊接面为基准,由上下两个主体构成。图3显示出已有技术洗衣机的纤维柔软剂投入装置的部分剖开斜视图。如图3所示,上述容纳室31、32、33由多个隔板21b、22b划分形成,从而构成上述纤维柔软剂的容纳空间和移动流路。也就是说,上述容纳室包括第一容纳室31、第二容纳室32和第三容纳室33,其中上述第一容纳室31设置在上述投入口的正下方,最初投入的纤维柔软剂储存在上述第一容纳室31内;上述第二容纳室32包着上述第一容纳室31的后面,形成S形状的流路;上述第三容纳室33设置在上述第二容纳室32的后面,上述第三容纳室33的下端一侧形成有排出口35,通过上述排出口35,将上述纤维柔软剂投入到上述储水槽2和洗涤槽3之间。另外,在上述第一容纳室31的后面上部,分隔上述第一容纳室31和上述第二容纳室32的隔板2b的上部一侧上设置有第一通孔36,通过上述通孔,形成上述纤维柔软剂的移动通路;在分隔上述第二容纳室32和第三容纳室33的隔板22B的上部一侧上形成第二通孔37。这时,为了能够让上述第一容纳室31内可以储存足够量的纤维柔软剂,上述第一容纳室31的深度也要足够深;上述第二容纳室32虽然比上述第一容纳室31的深度浅,但是要向着上述第三容纳室33侧逐渐向下倾斜,使纤维柔软剂的移动顺畅。脱水时,洗涤槽安装顺时针方向旋转方向,上述第一通孔36和第二通孔37分别设置在各个隔板的附图中左侧上部。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纤维柔软剂投入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说明。首先,在洗涤之前,使用者通过上述投入口34投入适当量的纤维柔软剂,则上述纤维柔软剂将保存在上述第一容纳室31内。然后,当洗涤行程完了之后进行漂洗行程时,容纳在上述第一容纳室31内的纤维柔软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经过上述第二容纳室32和第三容纳室33向排出口35侧移动。进一步说明洗涤行程完了之后进行第一次漂洗行程,然后进行第一次简易脱水行程。这时,容纳在上述第一容纳室31内的纤维柔软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后面集中,通过上述第一通孔36向上述第二容纳室32内移动。接着进行第二次漂洗行程之后,进行第二次简易脱水行程。这时,容纳在上述第二容纳室32内的上述纤维柔软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后面集中,通过上述第二通孔37向上述第三容纳室33移动;然后,上述纤维柔软剂沿着上述第三容纳室33的后面移动,最终通过设置在下部的上述排出口35,将上述纤维柔软剂排出到上述洗涤槽3和储水槽2之间的空间内。排出到上述洗涤槽3和储水槽2之间的上述纤维柔软剂被第三次漂洗行程的洗涤水稀释,通过洗涤槽3的通孔3a投入到洗涤对象上,从而执行特定的作用。图4显示出已有技术洗衣机的纤维柔软剂投入装置的纵向剖面图。如图所示,上述下部主体20b与图3所示相同,上述上部主体20a的一侧形成有纤维柔软剂投入口34,与上述下部主体20b的隔板21b、23b相同的位置上形成有多个隔板21a、23a,从而形成容纳室。上述上部主体20a和下部主体20b的隔板相互相接后,利用高频波焊接手段进行牢固的结合。于是,除了通孔36之外,上述容纳室31、32完全封闭,这样,在脱水时可以防止纤维柔软剂通过隔板向另外一个容纳室移动。但是,具有上述结构的纤维柔软剂投入装置具有如下缺点从结构角度来讲,很难对纤维柔软剂进行定量投入。也就是说,上述投入口34位于上述第一通孔36的上部,并且上述投入口34和上述第一通孔36之间的距离相当大,所以纤维柔软剂投入过量时,上述纤维柔软剂将通过上述第一通孔36向第一容纳室32和第三容纳室33继续移动,甚至通过排出口投入到洗涤槽3内。如果说纤维柔软剂的定量是第一容纳室31的容积,这不仅仅是纤维柔软剂的浪费,并且在漂洗行程中,会出现纤维柔软剂过早投入的现象。另外,在洗涤过程中发生上述问题时,上述纤维柔软剂将凝固在上述洗涤槽3或者储水槽2的壁面上。上述凝固在上述洗涤槽3或者储水槽2的壁面上的纤维柔软剂在下一个洗涤行程过程中会污染洗涤对象。为了达成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洗衣机纤维柔软剂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平衡块的一侧形成至少两个容纳室,其中第一个容纳室用于容纳投入定量的纤维柔软剂,另外一个与第一个相连通,并设置有纤维柔软剂的最终排出口;通孔设置在上述容纳室之间的隔板上,在执行脱水行程时利用离心力使纤维柔软剂向最终排出口侧移动;在上述容纳室中,具有纤维柔软剂投入定量容积的容纳室上部,设置有用于使用者投入纤维柔软剂的投入口,上述投入口与上述通孔的高度相同或者更低。另外,上述投入口比上述通孔更加接近于洗涤槽旋转中心,其形状是中间凹进的V形,通过与上述通孔之间形成的倾斜面,在执行脱水行程时,防止纤维柔软剂从投入口向外部流出。主要部件附图说明40a上部主体40b下部主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洗衣机纤维柔软剂投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平衡块的一侧形成至少两个容纳室,其中第一个容纳室用于容纳投入的定量的纤维柔软剂,另外一个与第一个相连通,并设置有纤维柔软剂的最终排出口;通孔设置在上述容纳室之间的隔板上,执行脱水行程时,在离 心力的作用下,使纤维柔软剂向最终排出口侧移动;在上述容纳室中,具有纤维柔软剂投入定量容积的容纳室上部,设置有用于使用者投入纤维柔软剂的投入口,上述投入口与上述通孔的高度相同或者更低。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宗哲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