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聪辉专利>正文

一种散热螺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27270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螺母,包括螺母本体,螺母本体沿轴向的两端分别设为自由端和连接端,连接端上套设有可相对螺母本体转动的垫圈,垫圈具有连接在螺母本体上的连接部和配合在钢圈上的抵靠部,垫圈上设有供螺杆穿置的垫圈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的多个散热孔,多个散热孔沿所述连接部的周向布设,散热孔从所述连接部的内壁贯穿至外壁。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后,在传统垫圈上进行大胆地创新,在垫圈上开设多个散热孔,螺母本体与垫圈连接处的热量能够及时地从散热孔中散出,提升了整个螺母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A heat dissipation nu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heat dissipation nut, which comprises a nut body, two ends along the axis of the nut body are respectively set as a free end and a connecting end, and the connecting end is sleeved with a washer which can rotate relative to the nut body. The washer has a connecting part connected to the nut body and a supporting part matched with the steel ring, and the washer is provided with a screw threading device. The gasket hole of the connecting part also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radiation holes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ng part, a plurality of radiation holes are arranged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of the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radiation holes run through the outer wall from the inner wall of the connecting part. After adopting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a bold innovation is made on the traditional washer, a plurality of heat dissipation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washer, and the heat a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nut body and the washer can be released from the heat dissipation holes in time, thus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and service life of the whole n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散热螺母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散热螺母。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螺母通过与螺栓配合将两个或多个被固定件固定在一起,常见的螺母,包含螺母本体;所述螺母本体的中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内螺纹;使用时,螺母通过其上的通过穿过螺栓,并通过内螺纹固定在螺栓上;如果螺母的使用环境中震动大,时间一长,螺母容易从螺栓上松动,直至螺母脱落,从而造成安全隐患。为此,在授权公告号CN205858925U,名称为“一种新型车轮用紧固螺母”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新型车轮用紧固螺母,包括螺母,所述螺母安装面上安装有螺母垫圈,螺母垫圈与螺母安装面之间设有蝶形弹簧垫圈,所述螺母包括螺栓孔,螺栓孔外侧设有紧固工作面,螺母靠近蝶形弹簧垫圈的一端设有挡圈凸起,所述蝶形弹簧垫圈为C型结构,蝶形弹簧垫圈中部为安装部,安装部两侧为支撑部,安装部与支撑部一体成型组成C型结构的蝶形弹簧垫圈。上述专利中的紧固螺母虽然具有一定的防松效果,但是这类螺母散热效果相对较差,尤其是螺母与垫圈的连接处,此处螺母被垫圈包覆而无法直接与空气接触,在车轮运转过程中,轮毂的热量会通过螺杆传递至螺母和垫圈上,当热量不能及时散出,会造成螺杆和螺母温度较高,在高温和高受力的环境下,螺杆和螺母的强度和使用寿命均会受到影响。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更好、能保证螺母稳定的散热螺母。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散热螺母,包括螺母本体,螺母本体沿轴向的两端分别设为自由端和连接端,连接端上套设有可相对螺母本体转动的垫圈,垫圈具有连接在螺母本体上的连接部和配合在钢圈上的抵靠部,垫圈上设有供螺杆穿置的垫圈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的多个散热孔,多个散热孔沿所述连接部的周向布设,散热孔从所述连接部的内壁贯穿至外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抵靠部衔接的一端为衔接端,相对的另一端为铆压端,所述散热孔从衔接端向铆压端延伸。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抵靠部上的多个调整孔,多个调整孔对应所述散热孔沿所述抵靠部的周向设置,所述抵靠部沿轴向的两端分别设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靠近所述连接端设置,所述调整孔从第一端贯穿至第二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调整孔从所述抵靠部的外周沿向所述垫圈孔延伸。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从所述抵靠部的外周沿向所述垫圈孔方向,所述第二端的端面呈向所述螺母本体的延伸的第一锥面,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为向所述螺母本体延伸的第二锥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蝶形垫圈,蝶形垫圈设置在所述弹性圈与所述连接端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蝶形垫圈与所述连接端之间还设有扁平垫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连接端的外周沿设有环形凸缘,所述垫圈铆压在环形凸缘上。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后,在传统垫圈上进行大胆地创新,在垫圈上开设多个散热孔,当重载汽车下长坡时,制动鼓温度上升至几百度,并通过螺杆传递至钢圈、垫圈以及螺母本体上,借助散热孔能够使得螺杆和螺母本体的热量及时地从散热孔中散出,避免螺母和螺杆长时间处于高温条件下强度变弱,提升了螺杆和螺母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螺母本体未示出);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垫圈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螺母本体未示出);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另外一种实施方式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其中螺母本体未示出);图6为图5中垫圈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螺母本体20-垫圈201-抵靠部202-连接部2010-第一锥面2011-第二锥面21-垫圈孔22-加强筋23-通孔24-散热孔25-调整孔30-弹性圈31-波峰32-波谷33-抵接槽34-减震槽40-蝶形垫圈50-扁平垫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参照图1至6,一种散热螺母,包括螺母本体10,螺母本体10沿轴向的两端分别设为自由端和连接端,连接端上套设有可相对螺母本体10转动的垫圈20,具体地,所述连接端的外周沿设有环形凸缘,所述垫圈20的一端套设并铆压在环形凸缘上,使得垫圈20不会自动从螺母本体10上脱离,垫圈20能够相对螺母本体10转动。其中,垫圈20具有连接在螺母本体10上的连接部202和配合在钢圈上的抵靠部201,垫圈20上设有供螺杆穿置的垫圈孔21,垫圈孔21与螺母本体10的螺纹孔同轴设置。本专利技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部202上的多个散热孔24,多个散热孔24沿所述连接部202的周向布设,散热孔24从所述连接部202的内壁贯穿至外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垫圈20的强度设计要求,来设计散热孔24的数量和大小,在实施例中,螺母为车用螺母,特别是货车螺母,散热孔24数量为6个,6个散热孔24沿着连接部的周沿均匀布设,散热孔24的长度约为垫圈20轴向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连接部202与所述抵靠部201衔接的一端为衔接端,相对的另一端为铆压端,所述散热孔24从衔接端向铆压端延伸,散热孔24呈条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抵靠部201上的多个调整孔25,多个调整孔25对应所述散热孔24沿所述抵靠部201的周向设置,所述抵靠部201沿轴向的两端分别设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靠近所述连接端设置,所述调整孔25从第一端贯穿至第二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调整孔25从所述抵靠部201的外周沿向所述垫圈孔21延伸。在实施例中,调整孔25与散热孔24衔接,调整孔25为6个。采用这种结构,通过调整孔25将抵靠部201均分成6个弹性区,当出现螺杆与钢圈上的安装孔不同轴时,造成抵靠部201的周沿局部抵靠钢圈上,通过拧紧螺母本体10,使得抵靠部201的周沿受到钢圈的压力实现微小形变,从而调整抵靠部201,使得抵靠部201的周沿各部位能够抵靠在钢圈上,避免钢圈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局部受力而形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从所述抵靠部201的外周沿向所述垫圈孔21方向,所述第二端的端面呈向所述螺母本体10的延伸的第一锥面2010,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为向所述螺母本体10延伸的第二锥面2011,第一锥面2010与第二锥面2011平行设置。采用这种结构,第一锥面2010与第二锥面2011受压时,能够进行微小形变并产生弹力,该弹力作用在螺母本体10上,可以起到防止螺母松动的效果。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蝶形垫圈40,蝶形垫圈40设置在所述抵靠部201与所述连接端之间,蝶形垫圈40进一步起到防止螺母松动的作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蝶形垫圈40与所述连接端之间还设有扁平垫圈50,在组装过程中,螺母本体10的连接端的端面抵靠在扁平垫圈50上,与扁平垫圈50之间形成静配合,减小了螺母本体10的磨损。参照图5和图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垫圈20的连接部202上的多个散热孔24,多个散热孔24沿所述连接部202的周向布设,散热孔24从所述连接部202的内壁贯穿至外壁。在连接端与抵靠部201之间设有弹性圈30,所述弹性圈30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抵靠部201沿轴向的两端分别设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螺母,包括螺母本体,螺母本体沿轴向的两端分别设为自由端和连接端,连接端上套设有可相对螺母本体转动的垫圈,垫圈具有连接在螺母本体上的连接部和配合在钢圈上的抵靠部,垫圈上设有供螺杆穿置的垫圈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的多个散热孔,多个散热孔沿所述连接部的周向布设,散热孔从所述连接部的内壁贯穿至外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螺母,包括螺母本体,螺母本体沿轴向的两端分别设为自由端和连接端,连接端上套设有可相对螺母本体转动的垫圈,垫圈具有连接在螺母本体上的连接部和配合在钢圈上的抵靠部,垫圈上设有供螺杆穿置的垫圈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上的多个散热孔,多个散热孔沿所述连接部的周向布设,散热孔从所述连接部的内壁贯穿至外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热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抵靠部衔接的一端为衔接端,相对的另一端为铆压端,所述散热孔从衔接端向铆压端延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热螺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抵靠部上的多个调整孔,多个调整孔对应所述散热孔沿所述抵靠部的周向设置,所述抵靠部沿轴向的两端分别设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聪辉
申请(专利权)人:杨聪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