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聪辉专利>正文

双螺纹防松螺母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770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螺纹防松螺母件,包括螺母本体、垫圈以及防松圈,螺母本体沿轴向的一端设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垫圈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端上,螺母本体中设有第一螺孔,第一螺孔中设有与螺杆配合的第一内螺纹,所述第一端对应所述第一螺孔的位置设有收纳槽,防松圈以不能相对所述收纳槽转动的方式嵌装在收纳槽中,防松圈的轴线处设有第二螺孔,第二螺孔中设有与螺杆配合的第二内螺纹,防松圈上设有在所述防松圈受到所述垫圈压力时促使第二螺孔向轴线收缩的形变机构。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后,利用防松圈的第二螺孔收缩,从而使得第二内螺纹紧密地啮合在螺杆上,大大地降低了螺母本体松动的风险,且可螺母实现重复拆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还具有组装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螺纹防松螺母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螺纹防松螺母件。
技术介绍
螺母件是一种常见的紧固件,与螺杆配合使用,用于实现物件的紧固,如车用螺母,一般包括螺母本体和可转动地设置在螺母本体上的垫圈,螺母本体拧紧的过程中,垫圈抵靠在车轮的钢圈上,螺母本体相对于垫圈转动并在螺杆上推进,避免螺母本体刮损钢圈,同时具有弹性的垫圈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松作用,降低螺母本体在螺杆上松动的风险。普通标准螺栓联接副上的锁紧力(轴向力)70%~80%集中在联接副的第一牙和第二牙螺纹上,往下呈递减趋势,到了后几牙几乎完全丧失了锁紧力。普通螺栓联接副的外螺纹的螺纹外径与内螺纹的螺纹底径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当遇到由外界的冲击、振动而引起的径向载荷时,普通螺栓副的螺母和螺栓之间将会产生径向位移,从而减少了内外螺纹啮合面间的摩擦力,造成螺栓联接副的松脱。为了进一步地改善螺母本体的防松效果,业界进行了多种尝试。其中一种是增加尼龙垫圈,例如在CN202158058U,名称为“带有尼龙垫与弹性垫的双重防松螺母”的中国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带有尼龙垫与弹性垫的双重防松螺母,包括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双螺纹防松螺母件,包括螺母本体、垫圈以及防松圈,螺母本体沿轴向的一端设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垫圈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端上,螺母本体中设有第一螺孔,第一螺孔中设有与螺杆配合的第一内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对应所述第一螺孔的位置设有收纳槽,所述防松圈以不能相对所述收纳槽转动的方式嵌装在收纳槽中,所述防松圈的轴线处设有第二螺孔,第二螺孔中设有与螺杆配合的第二内螺纹,所述防松圈上设有在所述防松圈受到所述垫圈压力时促使第二螺孔向轴线收缩的形变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双螺纹防松螺母件,包括螺母本体、垫圈以及防松圈,螺母本体沿轴向的一端设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垫圈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端上,螺母本体中设有第一螺孔,第一螺孔中设有与螺杆配合的第一内螺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对应所述第一螺孔的位置设有收纳槽,所述防松圈以不能相对所述收纳槽转动的方式嵌装在收纳槽中,所述防松圈的轴线处设有第二螺孔,第二螺孔中设有与螺杆配合的第二内螺纹,所述防松圈上设有在所述防松圈受到所述垫圈压力时促使第二螺孔向轴线收缩的形变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纹防松螺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中设有内锥面,所述形变机构为形成在所述防松圈的外壁上的外锥面和从外锥面贯穿至所述第二内螺纹中的缩胀槽,所述防松圈沿轴向的两端分别设为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端靠近所述第一螺孔设置,缩胀槽从第三端向第四端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螺纹防松螺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具有导向壁和衔接壁,导向壁围成所述内锥面,衔接壁设置在导向壁与所述第一螺孔之间,所述导向壁上设有多个定位槽,多个定位槽沿所述导向壁的周向布设,所述外锥面设有与定位槽对应的定位凸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螺纹防松螺母件,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聪辉
申请(专利权)人:杨聪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