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瓶大口径无损充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2609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瓶大口径无损充装装置,包括瓶体、进液管、进液阀、接头A、接头B及喷淋装置;所述瓶体由外壳和内胆构成,且外壳和内胆之间构成夹层空间;所述接头A安装在瓶体顶部的外壳上,接头A的两端分别在外壳的内外两侧;所述进液阀固定在接头A的一端,且进液阀采用DN20通径的低温截止阀;所述接头B固定在内胆顶部,且接头B的一端在内胆内侧,另一端在内胆外侧;所述进液管的外壁粘覆有包裹层,的一端与接头A连接,另一端从夹层空间绕入内胆并与接头B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工作时可保证低温容器内部压力的稳定,从而保证工作安全性,此外保证了加液速度,提高充装效率。

Large diameter lossless filling device for vertical bott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arge-bore non-destructive filling device for a vertical bottle, which comprises a bottle body, a liquid inlet pipe, a liquid inlet valve, a joint A, a joint B and a spraying device; the bottle body is composed of a shell and an inner tank, and a sandwich space is formed between the shell and the inner tank; the joint A is mounted on the shell at the top of the bottle body, and the two ends of joint A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The inlet valve is fixed at one end of joint A, and the inlet valve adopts a low temperature globe valve of DN20 diameter; the joint B is fixed at the top of the tank, and one end of the joint B is inside the tank and the other end is outside the tank; the outer wall of the inlet pipe is covered with a wrapping layer, one end is connected with joint A and the other is connected with joint A. The end is wound around the inner liner from the sandwich space and connected to the connector B. The utility model can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internal pressure of the cryogenic vessel at work, thereby ensuring the work safety, in addition to ensuring the liquid filling speed and improving the fill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瓶大口径无损充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装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立式瓶大口径无损充装装置,属于低温容器设备

技术介绍
立式低温容器在充装时需要用到无损充装装置。传统的无损充装装置在充装过程中,由于外界的热传递以及内胆的漏热,导致部分液体汽化,从而进一步造成低温容器内部的压力不稳定;此外,传统的无损充装装置在工作时,其充装速度较慢,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瓶大口径无损充装装置,在工作时可保证低温容器内部压力的稳定,且提高充装效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立式瓶大口径无损充装装置,包括瓶体、进液管、进液阀、接头A、接头B及喷淋装置;所述瓶体由外壳和内胆构成,且外壳和内胆之间构成夹层空间;所述接头A安装在瓶体顶部的外壳上,接头A的两端分别在外壳的内外两侧;所述进液阀固定在接头A的一端,且进液阀采用DN20通径的低温截止阀;所述接头B固定在内胆顶部,且接头B的一端在内胆内侧,另一端在内胆外侧;所述进液管的外壁粘覆有包裹层,其一端与接头A连接,另一端从夹层空间绕入内胆并与接头B连接;所述喷淋装置固定在内胆内部的接头B上,喷淋装置底部为椭球形,在椭球形底部法向位置均布设置四个通孔,且四个通孔总截面积大于进液管的截面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进液管线通径为DN2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喷淋装置底部通孔法向均布,孔直径为10m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包裹层采用铝箔玻璃纤维纸。有益效果:与传统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立式瓶大口径无损充装装置结构新颖,设计科学合理;在工作时可保证低温容器内部压力的稳定,从而保证工作安全性,此外保证了加液速度,提高充装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立式瓶大口径无损充装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立式瓶大口径无损充装装置的喷淋装置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立式瓶大口径无损充装装置的喷淋装置仰视图;其中:1-瓶体、2-进液管、3-进液阀、4-接头A、5-接头B、6-喷淋装置、7-外壳、8-内胆、9-夹层空间、10-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立式瓶大口径无损充装装置,包括瓶体1、进液管2、进液阀3、接头A4、接头B5及喷淋装置6;所述瓶体1由外壳7和内胆8构成,且外壳7和内胆8之间构成夹层空间9;所述接头A4安装在瓶体1顶部的外壳7上,接头A4的两端分别在外壳7的内外两侧;所述进液阀3固定在接头A4的一端,且进液阀3采用DN20通径的低温截止阀;所述接头B5固定在内胆8顶部,且接头B5的一端在内胆8内侧,另一端在内胆8外侧;所述进液管2的外壁粘覆有包裹层,一端与接头A4连接,另一端从夹层空间9绕入内胆8并与接头B5连接;所述喷淋装置6固定在内胆8内部的接头B5上,喷淋装置6底部为椭球形,在椭球形底部法向位置均布设置四个通孔10,且四个通孔10总截面积大于进液管2的截面积。其中,进液管线通径为DN20,进液管从夹层空间绕入内胆。其中,所述喷淋装置6底部通孔10的直径为10mm。其中,所述包裹层采用铝箔玻璃纤维纸。工作时,进液管2从夹层空间9绕入内胆8,增加了导热路径,减少了内胆8的漏热;同时由于加液时低温液体通过进液管2时,进液管2受冷会有一定程度的收缩,本装置进液管2的设置,可以防止进液管2因热涨冷缩而导致的断裂。进液管2外侧用铝箔玻璃纤维纸包裹,降低了热量传导,有效的减少了充装时因外界热量传递导致部分液体的汽化。喷淋装置6底部为椭球形,在椭球底部法向位置均布设置四个直径为10的通孔10,四个通孔10总截面积大于进液管2路截面积,从而保证了加液时液体的流量。在加液过程中,法向布置的通孔10与瓶底和壳体呈一定的角度,能够使液体更加均匀地向瓶内四周喷洒。瓶体1充液时,低温液体从进液阀3进入瓶体1内部,通过喷淋装置6向瓶体1内四周喷洒,低温液体喷洒到气相空间较热气体上,使瓶体1内气体快速冷却并再次液化,气体液化后会降低容器内部压力,达到较低且稳定的压力,此外进液阀3采用DN20通径的低温截止阀,增大了进液管2的通径,从而提高了充装的稳定性和充装速度,并达到无损充装的目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瓶大口径无损充装装置,包括瓶体、进液管、进液阀、接头A、接头B及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由外壳和内胆构成,且外壳和内胆之间构成夹层空间;所述接头A安装在瓶体顶部的外壳上,接头A的两端分别在外壳的内外两侧;所述进液阀固定在接头A的一端,且进液阀采用DN20通径的低温截止阀;所述接头B固定在内胆顶部,且接头B的一端在内胆内侧,另一端在内胆外侧;所述进液管的外壁粘覆有包裹层,其一端与接头A连接,另一端从夹层空间绕入内胆并与接头B连接;所述喷淋装置固定在内胆内部的接头B上,喷淋装置底部为椭球形,在椭球形底部法向位置均布设置四个通孔,且四个通孔总截面积大于进液管的截面积。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1.12 CN 20182004820461.一种立式瓶大口径无损充装装置,包括瓶体、进液管、进液阀、接头A、接头B及喷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由外壳和内胆构成,且外壳和内胆之间构成夹层空间;所述接头A安装在瓶体顶部的外壳上,接头A的两端分别在外壳的内外两侧;所述进液阀固定在接头A的一端,且进液阀采用DN20通径的低温截止阀;所述接头B固定在内胆顶部,且接头B的一端在内胆内侧,另一端在内胆外侧;所述进液管的外壁粘覆有包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光柳云兴黄晖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深绿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