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的带轮传动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2512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磨的带轮传动部件,包括带轮及通过键二与其联动的轴,轴相对带轮的一侧具有键一,所述轴靠近带轮的一侧通过轴承端盖密封,另一侧通过毡封油圈进行密封,所述毡封油圈与位于轴正上方的油杯连通,轴转动带动上方两侧的滚动轴承滚动,所述滚动轴承固定于轴承座上,所述油杯位于轴承座上方中央位置;所述带轮、轴、滚动轴承表面具有纳米涂层;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拆装维修方便,且纳米涂层具有较低摩擦系数,使用寿命长,涂层采用电镀、化学镀结合制备工艺,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沉积速度快、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结合强度好的优点。

A wearable belt wheel transmission par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ear-resistant belt wheel transmission component, which comprises a belt wheel and a shaft connected with the belt wheel through the key two. The shaft has a key one relative to one side of the belt wheel. The shaft near the belt wheel is sealed by a bearing end cover, and the other side is sealed by a felt seal oil ring. The felt seal oil ring is connected with an oil cup located directly above the shaft. The roller bearing is fixed on the bearing seat, the oil cup 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position above the bearing seat, the surface of the pulley, the shaft and the rolling bearing has nano-coating, the whole device is simple in structure, convenient for disassembly and maintenance, and the nano-coating has low friction coefficient, so as to make the device more convenient. The coating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preparation process, fast deposition speed,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low production cost and good bonding streng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的带轮传动部件
本技术涉及带轮传动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耐磨的带轮传动部件。
技术介绍
现有的带轮传动部件拆装不变,且密封性能不佳,长期使用后,灰尘等极易进入传动部件内部,导致传动效率低下,精度也有减低,同时传动部件中产生相互摩擦的部件极易磨损,使用寿命不高,导致长期使用成本居高不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耐磨的带轮传动部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耐磨的带轮传动部件,包括带轮(15)及通过键二(11)与其联动的轴(1),轴(1)相对带轮(15)的一侧具有键一(2),所述轴(1)靠近带轮(15)的一侧通过轴承端盖(10)密封,另一侧通过毡封油圈(3)进行密封,所述毡封油圈(3)与位于轴(1)正上方的油杯(8)连通,轴(1)转动带动上方两侧的滚动轴承(7)滚动,所述滚动轴承(7)固定于轴承座(6)上,所述油杯(8)位于轴承座(6)上方中央位置;所述带轮(15)、轴(1)、滚动轴承(7)表面具有纳米涂层;所述纳米涂层由Ni层、Ni-P层和Ni-P-PTFE层构成,其总厚度为6.6~8.6μm,Ni层厚度为1.6μm,Ni-P层厚度为3.5~4.5μm,Ni-P-PTFE层厚度为1.5~2.5μm。进一步的,所述毡封油圈(3)通过轴承端盖(10)与轴承座(6)接触,所述轴(1)靠近带轮(15)的一侧具有通过螺栓二(12)固定的轴端挡圈(14),且螺栓二(12)与轴端挡圈(14)之间具有垫圈二(13);进一步的,所述轴承端盖(10)通过螺栓一(4)与轴承座(6)固定,且螺栓一(4)与轴承座(6)之间具有垫圈一(5);轴承端盖(10)与轴承座(6)之间具有垫片(9);进一步的,所述Ni层采用电镀法制备,所述的Ni-P层和Ni-P-PTFE层通过化学镀法制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拆装维修方便,且纳米涂层具有较低摩擦系数,使用寿命长,涂层采用电镀、化学镀结合制备工艺,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沉积速度快、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结合强度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轴,2、键一,3、毡封油圈,4、螺栓,5、垫圈一,6、轴承座,7、滚动轴承,8、油杯,9、垫片,10、轴承端盖,11、键二,12、螺栓,13、垫圈二,14、轴端挡圈,15、带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耐磨的带轮传动部件,包括带轮(15)及通过键二(11)与其联动的轴(1),轴(1)相对带轮(15)的一侧具有键一(2),所述轴(1)靠近带轮(15)的一侧通过轴承端盖(10)密封,另一侧通过毡封油圈(3)进行密封,所述毡封油圈(3)与位于轴(1)正上方的油杯(8)连通,轴(1)转动带动上方两侧的滚动轴承(7)滚动,所述滚动轴承(7)固定于轴承座(6)上,所述油杯(8)位于轴承座(6)上方中央位置;所述带轮(15)、轴(1)、滚动轴承(7)表面具有纳米涂层;所述纳米涂层由Ni层、Ni-P层和Ni-P-PTFE层构成,其总厚度为6.6~8.6μm,Ni层厚度为1.6μm,Ni-P层厚度为3.5~4.5μm,Ni-P-PTFE层厚度为1.5~2.5μm。进一步的,所述毡封油圈(3)通过轴承端盖(10)与轴承座(6)接触,所述轴(1)靠近带轮(15)的一侧具有通过螺栓二(12)固定的轴端挡圈(14),且螺栓二(12)与轴端挡圈(14)之间具有垫圈二(13);进一步的,所述轴承端盖(10)通过螺栓一(4)与轴承座(6)固定,且螺栓一(4)与轴承座(6)之间具有垫圈一(5);轴承端盖(10)与轴承座(6)之间具有垫片(9);进一步的,所述Ni层采用电镀法制备,所述的Ni-P层和Ni-P-PTFE层通过化学镀法制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的带轮传动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带轮(15)及通过键二(11)与其联动的轴(1),轴(1)相对带轮(15)的一侧具有键一(2),所述轴(1)靠近带轮(15)的一侧通过轴承端盖(10)密封,另一侧通过毡封油圈(3)进行密封,所述毡封油圈(3)与位于轴(1)正上方的油杯(8)连通,轴(1)转动带动上方两侧的滚动轴承(7)滚动,所述滚动轴承(7)固定于轴承座(6)上,所述油杯(8)位于轴承座(6)上方中央位置;所述带轮(15)、轴(1)、滚动轴承(7)表面具有纳米涂层;所述纳米涂层由Ni层、Ni‑P层和Ni‑P‑PTFE层构成,其总厚度为6.6~8.6μm,Ni层厚度为1.6μm,Ni‑P层厚度为3.5~4.5μm,Ni‑P‑PTFE层厚度为1.5~2.5μ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的带轮传动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带轮(15)及通过键二(11)与其联动的轴(1),轴(1)相对带轮(15)的一侧具有键一(2),所述轴(1)靠近带轮(15)的一侧通过轴承端盖(10)密封,另一侧通过毡封油圈(3)进行密封,所述毡封油圈(3)与位于轴(1)正上方的油杯(8)连通,轴(1)转动带动上方两侧的滚动轴承(7)滚动,所述滚动轴承(7)固定于轴承座(6)上,所述油杯(8)位于轴承座(6)上方中央位置;所述带轮(15)、轴(1)、滚动轴承(7)表面具有纳米涂层;所述纳米涂层由Ni层、Ni-P层和Ni-P-PTFE层构成,其总厚度为6.6~8.6μm,Ni层厚度为1.6μm,Ni-P层厚度为3.5~4.5μm,Ni-P-PTF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鸿涛李明辉张继成高飞
申请(专利权)人:比尔安达安徽纳米涂层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