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的脱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2385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洗衣机的脱臭装置属纺织品的洗涤设备领域,可吸附、消除洗衣机中产生的气味。它设置在与洗涤桶的内部相向的门下面(28)凹入的装着部(29)中,装着部(29)中安装有装着罩子(30),其内部装填了脱臭剂(40)。装着罩子(30)为前端被切掉的四方形状,其侧面有放气孔(35),使外部的空气可以传送到装着罩子(30)的内部。插入于装着部(29)的插入槽(29s)中的卡住板(32),设计于上述装着罩子(30)的一端,卡住板(32)的对面则设计有卡装于上述装着部(29)切缺部(29m)的弹性挂钩(33)。弹性挂钩(33)端部有卡住槽(34),与上述切缺部(29m)的卡住端(29h)相卡。上述脱臭剂(40)将活性炭形成为小方格样的板形,可将气味粒子吸于其细微空隙进行分解。(*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品的洗涤设备领域,进一步详细的讲,是关于去除发生在洗涤桶内气味的洗衣机的脱臭装置
技术介绍
图1是以往普通全自动洗衣机内部构造的部分斜剖视图。如图1所示,在外部机箱(1)的内部设置了储水桶(3)。储水桶(3)中装满了用于洗涤的洗涤水。储水桶(3)的内部设置了能够旋转的洗涤桶(5)。洗涤桶(5)中设计有多数个通孔(5h),通孔(5h)能够使装满于储水桶(3)的洗涤水自由的流向洗涤桶(5)的内部。洗涤桶(5)的内壁又形成有压纹(5e),能获得吸附揉挤的效果。上述洗涤桶(5)的底面设置了洗涤冀翅(又称为涡轮,以下统称洗涤冀翅)(6),起到一同将洗涤物和洗涤水旋转的作用。在洗涤冀翅(6)的中央具有将混在上述洗涤桶(5)内洗涤水中的线头或起毛头采集的采集装置(7)。采集装置(7)与上述洗涤桶(5)一同旋转或者与洗涤冀翅(6)一同旋转。上述外部机箱(1)的上端设置了连通上述洗涤桶(5)内、外部的门(9)。上述外部机箱(1)的上端的后部设置了具有各种调节洗衣机操作按钮的操作面板(11)。图面符号13是洗涤结束后将洗涤水向外部排除的排水管。具有如上构成的洗衣机,在上述洗涤桶(5)的内部投入带有污渍的洗涤物,用于洗涤的洗涤水装在上述洗涤桶(5)和储水桶(3)中。启动后洗涤桶(5)和洗涤冀翅(6)同时或者各自旋转,使洗涤物和洗涤水相互搅拌进行洗涤。根据需要,可以在上述洗涤水中投入洗涤剂,漂白剂和柔软剂等进行洗涤。但是如上所述,依据以往的技术尚存在有如下问题上述洗涤物的污染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上述污染物在洗涤过程中离开洗涤物混入到洗涤水中。这样被传递到洗涤水中的污染物通过上述排水管(13),大部分和洗涤水一同被排放到外部。但是,混有污染物的洗涤水在洗涤结束后不能完全被排出而残留在上述洗涤桶(5)或储水桶(3)等的表面。这样以来,上述污染物自身气味或污染物的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产生异味。另外,除了上述污染物外,因洗涤剂残渣等在洗衣机内部也产生大量气味,而以往的洗衣机无法去除类似这样的气味,给使用者带来不愉快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如上所述的以往洗衣机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去除产生在洗衣机内气味的洗衣机的脱臭装置。提供容易更换脱臭剂的洗衣机的脱臭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构成是包括有向着洗涤桶的内部开口的装着部;上述装着部设置有能够取下而且具有连通上述装着部内、外部的放气孔的装着罩子;固定在上述装着罩子的内部,并将通过上述放气孔传达的外部的气味粒子吸附的脱臭剂等构成。选择性的开闭上述洗涤桶的入口的门的下面一侧形成了上述装着部。上述装着部作成为相对凹入的部分,围绕着其内周边形成了能够安装上述装着罩子边缘的安装端,为了安装上述装着罩子,在其相互反方向上具备有插入槽和卡住板。在上述装着罩子上形成了插入于插入槽的卡住板,在形成上述卡住板的对面形成有依据上述卡住端的弹性而卡住的弹性挂钩。上述脱臭剂在上述装着罩子的内面依据装配凸起和导向凸起安装,活性炭作为主原料形成为小方格模样。围绕着上述脱臭剂的侧面设置了缓冲垫,并位于上述脱臭剂和装配凸起以及导向凸起之间。具有上述结构的本专利技术的洗衣机的脱臭装置能够去除发生在洗衣机中的恶臭,脱臭剂在洗衣机的一侧具有可取下的构成,具有通过更换脱臭剂,迅速发挥脱臭性能的优点。优点和积极效果正如上面所述的那样,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洗衣机的脱臭装置是将脱臭剂安装在洗衣机的内部,将发生在洗涤桶等处的气味去除。同时因洗衣机内部不在发生气味,提高了使用者对产品的满足度。再有,在本专利技术中,安装了脱臭剂的装着外罩无需其他工具就可以使之拆离,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的更换脱臭剂。附图说明图1是以往的普通全自动洗衣机内部构造的部分斜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洗衣机的具备脱臭装置的门和顶部外罩构成的斜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子构成分解的斜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子中卡接结构的断面构成图。各图中1外部机箱、 3储水桶、5洗涤桶、 5e压纹、5h通孔、 6洗涤冀翅、7采集装置、 9门、11操作面板、 13排水管、20顶部外罩、 22入口、23入口面、24周围边、25安装面、26门、27手柄、 28门下面、29装着部、29s插入槽、29m切缺部、 29h卡住端、30装着罩子、 31罩子壳体、32卡住板、33弹性挂钩、33s倾斜导轨、 33r弯绕部、34卡住槽、35放气孔、 38装配凸起、 38′卡住口、39导向凸起、 40脱臭剂、42缓冲垫。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是关于具有上述构成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洗衣机的脱臭装置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说明。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洗衣机的具备脱臭装置的门和顶部外罩构成的斜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子构成分解的斜视图。正如这些图面所示的那样,顶部外罩(20)形成了洗衣机上端的外观。在顶部外罩(20)的中央形成了向洗涤桶投入和取出洗涤物的入口(22)。围绕入口(22)的边缘,入口面(23)向着入口(22)的内侧延长形成。入口面(23)向着上述洗涤桶的内部形成为曲面。顶部外罩(20)的边缘形成了周围边(24),周围边(24)在顶部外罩(20)中是非常突出的部分。类似这样的周围边(24)将沿着顶部外罩(20)的前端和两端形成。一方面,在相当于周围边(24)和入口(22)之间的入口(22)的边缘上形成了安装面(25),安装面(25)在将要介绍的门(26)的下面。安装面(25)依据其位置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宽度,其与上述周围边(24)相比是凹入形的。上述顶部外罩(20)的安装面(25)上安装了门(26)。上述门在其两端后方或后端两侧用折叶与上述顶部外罩(20)连接起来,其前端部以上述折叶为中心转动,从而开闭上述入口(22)。门(26)的前端具备有手柄(27),使得门(26)的开闭容易一些。上述门(26)中与上述入口(22)相向的门下面(28)安装了脱臭装置。即,在上述门下面(28)按规定形状设计了装着部(29)。装着部(29)与下面要叙述的装着罩子(30)的形状相对应,在本实施例子中形成为四方形。装着部(29)对着门下面(28)形成为凹入形。沿着装着部(29)边缘的一部分形成了装着端(29h)。装着端(29h)起到限制装着罩子(30)不会进一步向装着部(29)内侧插入的作用。但是根据设计条件也可以不形成上述装着端(29h)。上述装着部(29)的侧壁形成了插入槽(29s)。插入槽(29s)在一侧壁中按规定间距并排形成。上述插入槽(29s)对面侧壁设计有切缺部(29m),在切缺部(29m)形成有卡住端(29h),切除上述装着部(29)侧壁的一部分形成了上述切缺部(29m),它设置下面将要叙述的装着罩子(30)的弹性挂钩(33)。作为参考,尽管上述装着部(29)在本实施例子中形成于门下面(28),但并非必须这样,只要是与洗涤桶内部相向的位置即可。当然,根据脱臭剂(40)的性能也并非一定要和洗涤桶的内部相向设置。上述装着部(29)安装了装着罩子(30)。装着罩子(30)为使其罩子壳体(31)与上述装着部(29)相对应而形成为四方形。上述装着罩子(30)的形状为前端被切掉的四方形。插入于在上述装着部(29)形成的插入槽(29s)中的卡住板(32),构成于上述装着罩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洗衣机的除臭装置其特征是:它由向着洗涤桶的内部开口的装着部;上述装着部设置有能够取下且具有连通上述装着部内外的放气孔的装着罩子;固定在上述装着罩子的内部,并将通过上述放气孔传达的外部气味粒子吸附的脱臭剂等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諸炳秀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