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纱线外涂抗静电剂的涂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2070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纱线外涂抗静电剂的涂覆装置。短切BMC的生产过程中,抗静电剂的涂覆不均匀,且产品中毛羽含量较高,产品质量存在一定的风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储油箱、进油管、进油阀门、涂油电机、涂油辊、油斗、出油管、回油箱、出油阀门和气泵;涂油电机与涂油辊连接,油斗位于涂油辊的正下方;油斗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储油箱通过进油管与油斗的进油口连接,储油箱设置有液面观察孔,进油管上设置有进油阀门;回油箱通过出油管与油斗的出油口连接,回油箱也设置有液面观察孔;气泵通过管路分别与储油箱和回油箱连接,气泵与回油箱相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出油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纱线涂覆均匀,抗静电剂利用率高。

A coating device for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antistatic agent on yar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ating device for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antistatic agents for yarn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short cut BMC, the coating of antistatic agent is not uniform, and the hairiness content of the product is high, so the product quality has certain risks.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storage tank, an oil inlet pipe, an oil inlet valve, an oil coating motor, an oil coating roller, a oil hopper, an oil outlet pipe, a return tank, an oil outlet valve and an air pump; an oil painting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an oil coating roller, and the oil hopper is located directly below the oil coating roller; the oil hopper is provided with an oil inlet and an oil outlet; the oil storage tank is passed through an oil inlet pipe and an oil inlet of the oil hopper. The oil tank is connected with a liquid level observation hole, and an oil inlet valve is arranged on the oil inlet pipe; the oil return t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oil outlet of the oil tank through the oil outlet pipe, and the oil return tank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liquid level observation hole; the air pu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oil storage tank and the oil return tank respectively through the pipeline, and the oil outlet valve is arranged on the pipeline connecting the air pump and the oil return tank.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reasonable design, uniform yarn coating and high utilization rate of antistatic age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纱线外涂抗静电剂的涂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纱线外涂抗静电剂的涂覆装置,尤其适用于玻璃纤维短切BMC产品的生产。
技术介绍
现有玻璃纤维短切BMC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为了减少产品静电和毛羽的产生,需要在纱线表面涂覆一层抗静电剂,现有技术是采用传统的羊毛毡摩擦的外涂方式对产品添加抗静电剂。由于纱线与羊毛毡一直在同一位置接触,抗静电剂的涂覆效果会不断地减弱,无法保证产品中抗静电剂涂覆的均匀性。同时,羊毛毡暴露在空气中,周围的毛羽会粘附在羊毛毡上,而且纱线与之摩擦,也容易在羊毛毡布上积累毛羽,纱线涂覆抗静电剂的过程中就带入羊毛毡上面的毛羽,增加了产品中的毛羽,产品质量存在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纱线外涂抗静电剂的涂覆装置,用于纱线表面抗静电剂的涂覆。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纱线外涂抗静电剂的涂覆装置,包括储油箱、进油管、进油阀门、涂油电机、涂油辊、用于盛装抗静电剂的油斗、出油管、回油箱、出油阀门和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油电机与涂油辊连接,所述油斗位于涂油辊的正下方,所述涂油辊和油斗配合;所述油斗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储油箱通过进油管与油斗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储油箱设置有液面观察孔;所述回油箱通过出油管与油斗的出油口连接,所述回油箱也设置有液面观察孔;所述气泵通过管路分别与储油箱和回油箱连接。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储油箱和回油箱设置的液面观察孔可以随时观察其内部抗静电剂的高度,便于及时添加抗静电剂;油斗中未被纱线吸附涂覆的抗静电剂可通过出油管进入回油箱中,并通过气泵输送至储油箱进行循环利用,抗静电剂的利用率高。进一步而言,所述油斗为双层结构,所述油斗包括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所述上层结构与进油管连通,所述下层结构与出油管连通。上层结构中的抗静电剂用于涂覆纱线,下层结构用于回收涂油辊上未被纱线吸附涂覆的抗静电剂,实现循环利用。进一步而言,所述的进油管上设置有进油阀门。进一步而言,所述的气泵与回油箱相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出油阀门。进一步而言,所述涂油辊为石墨辊,所述石墨辊的中心设置有不锈钢圆棒,所述圆棒的端部设置有U型口,所述U型口与涂油电机的转轴配合。石墨辊与涂油电机之间配合固定,无需其他固定配件,石墨辊在更换时可直接拔出,安装、拆卸方便;使用时,涂油电机带动石墨辊匀速转动,纱线沿着石墨辊的转动方向移动,涂覆均匀;涂油电机可调节转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进一步而言,所述储油箱和回油箱均为密封结构。可以避免空气中的杂物混入抗静电剂中,提高纱线品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使用时,涂油电机带动石墨辊匀速转动,可保证纱线与抗静电剂充分接触,提高外涂抗静电剂的均匀性。2、根据不同产品的生产需要,可以通过调节涂油电机的转速来调整纱线涂覆的抗静电剂量。3、采用外涂滚筒式的涂覆可降低纱线与石墨辊的摩擦系数,实现纱线与涂油辊同步运动,减少毛羽的产生。4、储油箱和回油箱均为密封结构,可减少毛羽等进入抗静电剂中;储油箱和回油箱均设置有液面观察孔,可以随时观赏抗静电剂的高度位置,在需要时适当添加。5、石墨辊与涂油电机之间配合固定,石墨辊的安装和拆卸十分方便。6、抗静电剂可实现循环利用,利用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涂油辊与油斗的位置示意图。图中:11-储油箱,12-进油阀门,13-进油管,21-出油阀门,22-回油箱,23-出油管,31-涂油电机,32-纱线,33-涂油辊,34-油斗,35-出油口,36-进油口,41-气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2,本实施例中的纱线外涂抗静电剂的涂覆装置包括储油箱11、进油管13、进油阀门12、涂油电机31、涂油辊33、油斗34、出油管23、回油箱22、出油阀门21和气泵41。涂油电机31与涂油辊33连接,油斗34位于涂油辊33的正下方,涂油辊33和油斗34配合;油斗34设置有进油口36和出油口35;储油箱11通过进油管13与油斗34的进油口36连接,储油箱11设置有液面观察孔,进油管13上设置有进油阀门12;回油箱22通过出油管23与油斗34的出油口35连接,回油箱22也设置有液面观察孔;气泵41通过管路分别与储油箱11和回油箱22连接,气泵41与回油箱22相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出油阀门21。本实施例中,油斗34为双层结构,油斗34包括上层结构和下层结构,上层结构与进油管13连通,下层结构与出油管23连通。本实施例中,涂油辊33为石墨辊,石墨辊的中心设置有不锈钢圆棒,圆棒的端部设置有U型口,U型口与涂油电机31的转轴配合。本实施例中,储油箱11和回油箱22均为密封结构。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如下:使用时,向储油箱11中装入一定高度的抗静电剂,通过液面观察孔观察储油箱11中抗静电剂的高度;打开进油阀门12,抗静电剂即从储油箱11中通过进油管13流入油斗34的上层结构中;启动涂油电机31,涂油辊33发生转动并蘸取抗静电剂,同时,使纱线32在涂油辊33上沿着涂油辊33转动的方向移动,纱线32即被涂覆抗静电剂。纱线32涂覆过程中,在涂油辊33上,未被纱线32吸附涂覆的抗静电剂一部分随着涂油辊33的转动流至下层结构中,并进入回油箱22中,待回油箱22中抗静电剂达到一定高度,打开出油阀门21,抗静电剂即可被气泵41输送至储油箱11,实现循环利用。纱线产品通过本技术与现有技术外涂抗静电剂涂覆的对比情况如下表:技术方案本实施例的技术现有技术产品静电情况无静电有静电产品外观涂覆均匀涂覆不均匀每吨纱消耗抗静电剂的质量(kg)1.79Kg3.52Kg产品毛羽情况无毛羽毛羽明显通过上述阐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能实施。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技术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纱线外涂抗静电剂的涂覆装置,包括储油箱、进油管、进油阀门、涂油电机、涂油辊、用于盛装抗静电剂的油斗、出油管、回油箱、出油阀门和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油电机与涂油辊连接,所述油斗位于涂油辊的正下方,所述涂油辊和油斗配合;所述油斗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储油箱通过进油管与油斗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储油箱设置有液面观察孔;所述回油箱通过出油管与油斗的出油口连接,所述回油箱也设置有液面观察孔;所述气泵通过管路分别与储油箱和回油箱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线外涂抗静电剂的涂覆装置,包括储油箱、进油管、进油阀门、涂油电机、涂油辊、用于盛装抗静电剂的油斗、出油管、回油箱、出油阀门和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油电机与涂油辊连接,所述油斗位于涂油辊的正下方,所述涂油辊和油斗配合;所述油斗设置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储油箱通过进油管与油斗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储油箱设置有液面观察孔;所述回油箱通过出油管与油斗的出油口连接,所述回油箱也设置有液面观察孔;所述气泵通过管路分别与储油箱和回油箱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纱线外涂抗静电剂的涂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斗为双层结构,所述油斗包括上层结构和下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旵东朱兴宝沈连飞
申请(专利权)人:巨石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