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连接器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2058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2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连接器的固定装置,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内套筒内设有连接器容置腔,外套筒套设于内套筒外周,且内套筒一端外周部抵接外套筒内周部,内套筒另一端外周部螺纹连接外套筒内周部;内套筒的第一端端部外周设有铣扁位,内套筒的轴向长度大于外套筒的轴向长度,使得外套筒套设于内套筒外周时,内套筒两端可同时位于外套筒内腔之外;外套筒的第一端端部外周设有凸缘,所述凸缘朝向外套筒第二端的一侧与外套筒外壁之间形成管壁卡接位;外套筒与内套筒上分别设有多个从第二端向各自轴向中部延伸的开槽,无外力状态下,内套筒第二端端部外周直径大于外套筒第二端端部内周直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将电连接器固定于管道内,无需螺栓、法兰等的辅助,安装操作方便。

Fixing device for electric connec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ixing device for an electric connector, which comprises an inner sleeve and an outer sleeve. The inner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or holding cavity, the outer sleev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leeve, and the outer slee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periphery of the outer sleeve at one end of the inner sleeve, and the outer sleev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periphery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inner sleeve. The outer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milling flat position, and the axial length of the inner sleeve is larger than the axial length of the outer sleeve, so that when the outer sleeve is arranged in the outer sleeve, both ends of the inner sleeve can be located outside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outer sleeve at the same time; the outer end of the first end of the outer sleeve is peripherally provided with a flange, the flange is facing the one side of the second end of the outer sleeve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outer sleeve. The outer sleeve and the inner sleev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lots extending from the second end to the middle of their respective axes. The electric connector can be fixed in the pipeline without the assistance of bolts and flanges, and the installation and operation are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连接器的固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
,特别是一种电连接器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石油钻井、测井及海底探测的领域中,钻探设备的作业点往往在井下或海底很深的位置,在实现信号、电力传输设计中必须要考虑到所用高温高压连接器的固定安装问题,其中常用高温高压连接器的安装固定方式有螺纹安装、法兰盘安装等。但在管道空间体积小,传输信号密集,且连接器自身无螺纹、法兰盘等设计的情况下,常规安装方式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的固定装置,其可将电连接器固定于管道内,无需螺栓、法兰等的辅助,安装操作方便,固定可靠。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连接器的固定装置,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内套筒内设有连接器容置腔,外套筒套设于内套筒外周,且内套筒一端外周部抵接外套筒内周部,内套筒另一端外周部螺纹连接外套筒内周部;定义内套筒与外套筒螺纹连接的一端为第一端,另一端为第二端;内套筒的第一端端部外周设有铣扁位,内套筒的轴向长度大于外套筒的轴向长度,使得外套筒套设于内套筒外周时,内套筒两端可同时位于外套筒内腔之外;外套筒的第一端端部外周设有凸缘,所述凸缘朝向外套筒第二端的一侧与外套筒外壁之间形成管壁卡接位;外套筒与内套筒上分别设有多个从第二端向各自轴向中部延伸的开槽,无外力状态下,内套筒第二端端部外周直径大于外套筒第二端端部内周直径。进一步的,外套筒的第二端外周部设有管道接触凸台,当外套筒的第二端端部与内套筒的第二端端部齐平,所述管道接触凸台外周呈圆柱型。可使得装配完成后,管道接触凸台的外周尽量多的与管道内壁相抵接,即使得外套筒与管道内壁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锁紧度更高。更进一步的,内套筒第二端内周部、连接器容置腔的侧方设有第二凸缘。该凸缘可用于卡住已经置入连接器容置腔的电连接器端部,避免锁紧操作过程中电连接器滑出。优选的,电连接器的壳体上设有连接键,内套筒的连接器容置腔包括与所述连接键相适应的键槽。优选的,所述键槽位于连接器容置腔朝向内套筒第一端的一侧,键槽偏离内套筒中心轴、平行于内套筒轴向设置。优选的,所述内套筒第一端端部外周的铣扁位为螺纹四面铣扁。在电连接器置入内套筒内腔后,即可利用四面铣扁专用工具通过螺纹四面铣扁对内套筒进行旋转施力,使得内套筒进一步旋入外套筒内腔中,直至内套筒与外套筒的第二端端部齐平。优选的,外套筒与内套筒上的开槽分别为3个,沿外套筒或内套筒周向均布设置。在内套筒向外套筒内旋入的过程中,外套筒和内套筒都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形变,内套筒的形变使得内套筒与电连接器的配合更紧密,锁紧度更好,外套筒的形变使得外套筒与管道内壁的配合更紧密,固定度更高。优选的,外套筒的第二端内周部与内套筒的第二端外周部为锥面配合。优选的,外套筒第一端外周的凸缘为六边形。可利用六角工具将外套筒与管道相互固定,然后对内套筒进行旋入操作。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内外套筒上分别开槽,并利用内外套筒的螺纹啮合,使两者可发生轴向相对旋转,进而使外套筒与内套筒第二端(即活动端)发生相互挤压变形,此时内套筒活动端面收紧,从而固定住连接器容置腔内的高温高压连接器,同时外套筒活动端向外扩张,与管道壁抵接,使得内外套筒组成的锁紧装置与电连接器锁紧成为一个整体,同时锁紧装置与高温高压连接器形成的主体与安装环境即管道达到电连接器固定的目的。该锁紧装置对于无法进行螺纹安装或法兰盘安装的连接器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快捷,使用可靠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固定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内套筒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外套筒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连接器固定结构固定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结合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的固定装置,包括内套筒1和外套筒2,内套筒1内设有连接器容置腔18,外套筒2套设于内套筒1外周,且内套筒1一端外周部抵接外套筒2内周部,内套筒1另一端外周部螺纹连接外套筒2内周部;定义内套筒1与外套筒2螺纹连接的一端为第一端,另一端为第二端;内套筒1的第一端端部外周设有铣扁位16,内套筒1的轴向长度大于外套筒2的轴向长度,使得外套筒2套设于内套筒1外周时,内套筒1两端可同时位于外套筒2内腔之外;外套筒2的第一端端部外周设有凸缘24,所述凸缘24朝向外套筒2第二端的一侧25与外套筒2外壁之间形成管壁卡接位;外套筒2与内套筒1上分别设有多个从第二端向各自轴向中部延伸的开槽17/23,无外力状态下,内套筒1第二端端部外周直径大于外套筒2第二端端部内周直径。实施例1如图1至图4,外套筒2的第二端外周部设有管道接触凸台21,当外套筒2的第二端端部与内套筒1的第二端端部齐平,所述管道接触凸台21外周呈圆柱型。可使得装配完成后,管道接触凸台的外周尽量多的与管道内壁相抵接,即使得外套筒与管道内壁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锁紧度更高。内套筒1第二端内周部、连接器容置腔18的侧方设有第二凸缘11。该凸缘可用于卡住已经置入连接器容置腔的电连接器端部,避免锁紧操作过程中电连接器滑出。该第二凸缘11可设置为锥角形式,同时可用于连接器置入连接器容置腔过程中的导向作用。参考图4所示,电连接器3的外导体上设有连接键33,内套筒1的连接器容置腔18包括与所述连接键33相适应的键槽15。结合图1、图2和图4,所述键槽15位于连接器容置腔18朝向内套筒1第一端的一侧,键槽15偏离内套筒中心轴、平行于内套筒1轴向设置。内套筒第一端端部外周的铣扁位16为螺纹四面铣扁,即在已加工外螺纹的基础上进行四面铣扁。在电连接器3置入连接器容置腔后,即可利用四面铣扁专用工具通过螺纹四面铣扁16对内套筒1进行旋转施力,使得内套筒1进一步旋入外套筒2内腔中,直至内套筒与外套筒的第二端端部齐平。参考图2和图3,外套2与内套筒1上的开槽17/23分别为3个,沿外套筒2或内套筒1周向均布设置。在内套筒1向外套筒2内旋入的过程中,外套筒和内套筒都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形变,内套筒的形变使得内套筒与电连接器的配合更紧密,锁紧度更好,外套筒的形变使得外套筒与管道内壁的配合更紧密,固定度更高。外套筒的第二端内周部与内套筒的第二端外周部为锥面配合,即外套筒第二端内周设置锥角22,内套筒第二端外周设置锥角12,可使得内套筒旋入外套筒的过程阻力较小。外套筒2第一端外周的凸缘24外形为六边形。可利用六角工具将外套筒与管道相互固定,然后对内套筒进行旋入操作。本专利技术的安装使用方法为:参考图1至图4,首先将内外套筒组装至图1状态:外套筒初步接触内套筒锥角,内套筒的螺纹四面铣扁位于外套筒外,但内外套筒均未发生受力形变。此时将高温高压连接器放置进入内套筒的高温高压连接器容置腔18,高温高压连接器的连接键33与键槽15相配合,限制连接器的转动,同时高温高压连接器的端面32与内套筒连接器容置腔朝向第一端的端面14相配合,高温高压连接器预组装完成。再将组装完成的内外套筒与连接器的整体合件放入管道4内,使得外套筒凸缘侧面25接触管道4端面,用六角工具固定外套筒凸缘后,利用内套筒的螺纹四面铣扁16旋转施力,使得内套筒继续向外套筒第一端旋入,直至达到图4状态,则固定装置完全固定高温高压连接器,且整体合件与管道之间亦有效固定,达到高温高压连接器的有效锁紧。本专利技术通过内外套筒上的结构设计,对高温高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内套筒内设有连接器容置腔,外套筒套设于内套筒外周,且内套筒一端外周部抵接外套筒内周部,内套筒另一端外周部螺纹连接外套筒内周部;定义内套筒与外套筒螺纹连接的一端为第一端,另一端为第二端;内套筒的第一端端部外周设有铣扁位,内套筒的轴向长度大于外套筒的轴向长度,使得外套筒套设于内套筒外周时,内套筒两端可同时位于外套筒内腔之外;外套筒的第一端端部外周设有凸缘,所述凸缘朝向外套筒第二端的一侧与外套筒外壁之间形成管壁卡接位;外套筒与内套筒上分别设有多个从第二端向各自轴向中部延伸的开槽,无外力状态下,内套筒第二端端部外周直径大于外套筒第二端端部内周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内套筒和外套筒,内套筒内设有连接器容置腔,外套筒套设于内套筒外周,且内套筒一端外周部抵接外套筒内周部,内套筒另一端外周部螺纹连接外套筒内周部;定义内套筒与外套筒螺纹连接的一端为第一端,另一端为第二端;内套筒的第一端端部外周设有铣扁位,内套筒的轴向长度大于外套筒的轴向长度,使得外套筒套设于内套筒外周时,内套筒两端可同时位于外套筒内腔之外;外套筒的第一端端部外周设有凸缘,所述凸缘朝向外套筒第二端的一侧与外套筒外壁之间形成管壁卡接位;外套筒与内套筒上分别设有多个从第二端向各自轴向中部延伸的开槽,无外力状态下,内套筒第二端端部外周直径大于外套筒第二端端部内周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是,外套筒的第二端外周部设有管道接触凸台,当外套筒的第二端端部与内套筒的第二端端部齐平,所述管道接触凸台外周呈圆柱型。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生地杜建东王敏兴栾东岳蒋磊朱赫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