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uel cells, and discloses a distribution manifold and a fuel cell stack group. By setting a first cavity, a second cavity and a third cavity in the housing, and connecting with the first cavity through the first main channel, a plurality of first shunt channel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avity, and the second main chann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avity. A plurality of second shunt channel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avity, a third main channel is connected with the third cavity, and a plurality of third shunt channel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third cavity so that coolant, hydrogen and air can be input into the stack separately when the distribution manifold is used for stacking, thereby realiz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 pipeline structure for stacking, and when the distribution manifold is used for stacking. The coolant, hydrogen and air in the stack can be discharged separately when the stack is discharged, thus realiz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 discharging pipeline structure, reducing the volume of the discharging pipeline structure and the discharging pipeline structure, thus improving the space utilization rati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配歧管和燃料电池电堆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分配歧管和燃料电池电堆组。
技术介绍
目前,燃料电池电堆组一般由多个电堆组成,各个电堆在工作时需要分别输入冷却剂、空气和氢气,还需要将电堆内的冷却剂、过量的空气和过量的氢气分别排出。现有的燃料电池电堆组的冷却剂的入堆管路结构、空气的入堆管路结构、氢气的入堆管路结构、冷却剂的出堆管路结构、空气的出堆管路结构和氢气的出堆管路结构分别采用单独的分配歧管,各个分配歧管分别由一个主管和若干个支管组成,主管接口与燃料电池系统的对应管路连接,若干个支管分别与若干个电堆对应软管接头一一对应连接,并用不锈钢卡箍卡紧密封,但是,这种单独的结构需要采用较多的零部件,从而导致占用的空间较大,因此造成空间利用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配歧管和燃料电池电堆组,其能够将冷却剂的入堆管路结构、空气的入堆管路结构和氢气的入堆管路结构集成起来以及将冷却剂的出堆管路结构、空气的出堆管路结构和氢气的出堆管路结构集成起来,从而减小入堆管路结构和出堆管路结构的体积,进而有效地提高空间利用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配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主流道、第二主流道、第三主流道、多个第一分流道、多个第二分流道和多个第三分流道,所述第一主流道、所述第二主流道和所述第三主流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上,多个所述第一分流道、多个所述第二分流道和多个所述第三分流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另一侧上;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流道连通,所述第一空腔的另一端与多个所述第一分流道连通;所述第二空腔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主流道连通,所述第二空腔的另一端与多个所述第二分流道连通;所述第三空腔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主流道连通,所述第三空腔的另一端与多个所述第三分流道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配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主流道、第二主流道、第三主流道、多个第一分流道、多个第二分流道和多个第三分流道,所述第一主流道、所述第二主流道和所述第三主流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侧上,多个所述第一分流道、多个所述第二分流道和多个所述第三分流道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另一侧上;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流道连通,所述第一空腔的另一端与多个所述第一分流道连通;所述第二空腔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主流道连通,所述第二空腔的另一端与多个所述第二分流道连通;所述第三空腔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主流道连通,所述第三空腔的另一端与多个所述第三分流道连通;多个所述第一分流道、多个所述第二分流道与多个所述第三分流道均为一一对应的关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配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和所述第三空腔依次并列设置在所述壳体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配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所述第二空腔和所述第三空腔均为棱柱体结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配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分流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水平部、第一弧形部和第二水平部,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空腔连通,所述第一水平部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弧形部上,所述第一弧形部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水平部的一端上,且所述第一弧形部的另一端朝所述壳体的顶部方向倾斜;所述第二分流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二弧形部和第三水平部,所述第二弧形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空腔连通,所述第二弧形部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三水平部上;所述第一分流道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第一分流道设置在所述第二水平部和所述第三水平部之间,所述第二弧形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弧形部远离所述壳体的顶部的一侧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配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平部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分流道远离所述第一水平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水平部的另一端齐平。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分配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歧管还包括安装板,所述第一分流道远离所述第一空腔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分流道远离所述第二空腔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三分流道远离所述第三空腔的一端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卜庆元,雷勇华,赵庆尧,郭文革,黄龙,石景武,刘志祥,马东生,陈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