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电池热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8689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热循环系统,包括内部设有主流道的分流件,主流道的第一端与加热器的出液口连接,主流道的第二端的上部设有倾斜向上布置的第一支流道,主流道的第二端的下部设有倾斜向下布置的第二支流道,第一支流道和第二支流道将从加热器流出的液体分成上下两部分,气体多分布在上部液体中,从而降低了流入电池堆的热流道内的下部液体的气体含量,降低了液体在电池堆的热流道内的流动阻力;电池堆的热流道出口和第一支流道均与循环泵的进液口连接,循环泵的出液口连接加热器的进液口,使得液体在加热器和电池堆的热流道之间循环流动。在加热器和电池堆的热流道之间循环流动。在加热器和电池堆的热流道之间循环流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料电池热循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燃料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热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燃料电池是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连续反应装置,其主要由正极、负极和设置在正负极之间的电解质组成。燃料被添加至正极,燃料可以为纯氢,亦可以为醇类或天然气、煤气等,在催化剂如贵金属铂等作用下,燃料在正极被分解并产生氢,氢进一步被分解成氢离子及电子,其中氢离子可穿透电解质而到达负极,在催化剂作用下,负极的氧气与到达负极的氢离子在负极反应生成水,电子则通过连接正负极的外部电路流向负极,形成电流;因此,只要反应物不断输入,反应产物不断排出,燃料电池就能连续地发电,此外,由于燃料电池直接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中间不经过燃烧过程,因而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在45%~60%,而火力发电和核电的效率大约在30%~40%,使得其成为当今科技界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
[0003]燃料电池在冷启动时,需要使电池堆内部温度快速提升至60℃~70℃以满足电池堆的正常运行要求,目前,为实现电池堆在冷启动时的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器(1)、电池堆(2)、循环泵(3)和分流件(4);所述分流件(4)的内部设有主流道(41)所述主流道(41)的第一端与所述加热器(1)的出液口连接,所述主流道(41)的第二端的上部设有倾斜向上布置的第一支流道(42),所述主流道(41)的第二端的下部设有倾斜向下布置的第二支流道(43),所述第二支流道(43)与所述电池堆(2)的热流道入口连接;所述电池堆(2)的热流道出口和所述第一支流道(42)均与所述循环泵(3)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循环泵(3)的出液口连通所述加热器(1)的进液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流道(42)与所述循环泵(3)的进液口之间设有组合阀(5),所述组合阀(5)的内部设有液体流道,所述液体流道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一支流道(42)连接,所述液体流道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循环泵(3)的进液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阀(5)包括阀体(51)和贴合在所述阀体(51)的外侧壁上的加热块(52),所述加热块(52)与所述阀体(51)可拆连接,所述液体流道设置在所述加热块(52)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51)与所述加热块(52)贴合的一面设有散热翅片,所述加热块(52)设有与所述散热翅片匹配的安装槽。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热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热循环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电池堆(2)的热流道出口处设有第一温度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腾涛邹利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国鸿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