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71907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3:58
本公开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该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包括:衬底基板;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方的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一传输层,所述第一传输层包覆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覆所述第一传输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二传输层,所述第二传输层包覆或平铺在所述发光层上;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传输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二电极。本公开可提升显示器的分辨率,在保证膜厚均匀性的同时防止信号串扰。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present disclosure provides a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relates to the display technology field. The LED display comprises a substrate substrate, a first electrode arranged above the substrate substrate, a first transmission layer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first electrode deviating from the substrate substrate substrate, a first transmission layer coating the first electrode, and a luminescence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first transmission layer deviating from the substrate substrate substrate. The luminous layer encapsulates the first transmission layer; the luminous layer is disposed on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layer which deviates from one side of the substrate substrate;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layer is coated or spread flat on the luminous layer; and the second electrode which is disposed on the second transmission layer deviating from one side of the substrate. The disclosure can enhance the resolution of the display, and prevent signal crosstalk while ensuring the uniformity of the film thickn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
本公开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有机材料和量子点材料的快速发展,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和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QuantumDotLightEmittingDiode,QLED)也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趋势。一方面,有源矩阵有机电致发光器件(ActiveMatrix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AMOLED)已被公认为是有望取代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的新一代显示器,其通常会采用真空蒸镀或者印刷技术进行制备。目前,小分子真空蒸镀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且已实现产业化,但该技术的设备投资以及维护费用较高,材料浪费严重。随着高分辨率显示器件的发展,高分辨率OLED显示器件需要采用掩模蒸发的方法进行制备,则其必然存在对位精度的问题,但OLED蒸镀的掩膜板会减小掩模工艺的线宽,从而限制了分辨率的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有源矩阵量子点电致发光器件(ActiveMatrixQuantumDotLightEmittingDiode,AMQLED)以其在宽色域、高寿命等方面的潜在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研究日益深入、量子效率也不断提升,采用新的工艺技术来实现其产业化已是未来的趋势。基于量子点材料的自身特性,其一般采用印刷或者打印的方法进行制备,这样可以有效的解决材料利用率的问题并能实现大面积的制备。然而,采用喷墨打印工艺需要预先制备像素界定层,各个功能层的墨水都会存在在像素界定层上的攀爬问题,从而极大的影响了薄膜形貌及其厚度均匀性。而在制备高分辨率的背板时,由于像素界定层所定义的区域尺寸过小,其对于设备精度及其稳定性都有极高的要求,因此会使分辨率的提升受到限制。基于上述分辨率受限的问题,现有技术可采用先制备底部公用层薄膜,再在底部公用层薄膜上涂布光阻材料并通过曝光和显影分别制备红、绿、蓝三种子像素发光层,之后紧接着制备顶部公用层薄膜的方式来形成高分辨率的像素结构。但是这种像素结构由于相邻子像素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近,因此存在严重的信号串扰问题,从而影响显示器件的显示效果。而若采用预先制备像素界定层的方法来消除信号串扰,又会因像素界定层的高度较大而导致薄膜不均匀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以用于解决高分辨率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信号串扰以及膜厚均匀性的问题。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包括:衬底基板;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方的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一传输层,所述第一传输层包覆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覆所述第一传输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二传输层,所述第二传输层包覆或平铺在所述发光层上;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传输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二电极。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传输层之间的第一注入层,所述第一注入层包覆所述第一电极,且所述第一传输层包覆所述第一注入层;和/或,设置在所述第二传输层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二注入层,所述第二注入层包覆或平铺在所述第二传输层上,且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二注入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层、所述第二传输层、所述发光层、所述第一注入层和所述第二注入层的材料中均包括可光固化的官能团或者可光降解的基团。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可光固化的官能团能在光照条件下反应以形成交联网状结构,所述可光固化的官能团包括烯基、炔基、羰基、巯基、羟基官能团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可光降解的基团能在光照条件下反应以发生断链或降解,所述可光降解的基团中包括长分子链上的有机金属框架或者羰基。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包括用于发射不同颜色光的多个子像素,所述多个子像素中各个功能层的厚度不完全相同;其中,所述功能层包括所述第一传输层、所述第二传输层、所述发光层、所述第一注入层和所述第二注入层。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层包括有机发光层或者量子点发光层。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制备方法,包括:在形成有第一电极的基板上形成第一传输层,以使所述第一传输层包覆在所述第一电极背离衬底基板的一侧上;在形成有所述第一传输层的基板上形成发光层,以使所述发光层包覆在所述第一传输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上;在形成有所述发光层的基板上形成第二传输层,以使所述第二传输层包覆或平铺在所述发光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上;在形成有所述第二传输层的基板上形成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第二传输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上。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形成所述第一电极之后且形成所述第一传输层之前还形成第一注入层,所述第一注入层包覆在所述第一电极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上;和/或,在形成所述第二传输层之后且形成所述第二电极之前还形成第二注入层,所述第二注入层包覆或平铺在所述第二传输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上。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采用光刻工艺形成所述第一传输层、所述第二传输层、所述发光层、所述第一注入层和所述第二注入层。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层、所述第二传输层、所述发光层、所述第一注入层和所述第二注入层的材料中均包括可光固化的官能团或者可光降解的基团。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可光固化的官能团能在光照条件下反应以形成交联网状结构,所述可光固化的官能团包括烯基、炔基、羰基、巯基、羟基官能团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可光降解的基团能在光照条件下反应以发生断链或降解,所述可光降解的基团中包括长分子链上的有机金属框架或者羰基。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层包括有机发光层或者量子点发光层。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及其制备方法,无需制备像素界定层,而是形成发光层包覆第一传输层且第一传输层包覆第一电极的结构,以在形成高分辨率像素结构的同时,一方面解决高分辨率显示器的信号串扰问题,从而提升显示品质,另一方面避免由像素界定层带来的薄膜厚度不均的问题,从而提升产品良率。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示意性示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方的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一传输层,所述第一传输层包覆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覆所述第一传输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二传输层,所述第二传输层包覆或平铺在所述发光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传输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二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方的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一传输层,所述第一传输层包覆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传输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发光层,所述发光层包覆所述第一传输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二传输层,所述第二传输层包覆或平铺在所述发光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传输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第二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一传输层之间的第一注入层,所述第一注入层包覆所述第一电极,且所述第一传输层包覆所述第一注入层;和/或,设置在所述第二传输层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二注入层,所述第二注入层包覆或平铺在所述第二传输层,且所述第二传输层位于所述第二注入层背离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层、所述第二传输层、所述发光层、所述第一注入层和所述第二注入层的材料中均包括可光固化的官能团或者可光降解的基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光固化的官能团包括烯基、炔基、羰基、巯基、羟基官能团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光降解的基团中包括长分子链上的有机金属框架或者羰基。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包括用于发射不同颜色光的多个子像素,所述多个子像素中各个功能层的厚度不完全相同;其中,所述功能层包括所述第一传输层、所述第二传输层、所述发光层、所述第一注入层和所述第二注入层。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包括有机发光层或者量子点发光层。8.一种发光二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鲍里斯·克里斯塔尔张渊明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