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顶紧式内饰侧板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71611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21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压顶紧式内饰侧板支撑装置,旨在提供一种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提高操作效率,并且能够可靠的支撑住内饰侧板,避免在黏胶固化之前发生内饰侧板脱落的问题的气压顶紧式内饰侧板支撑装置。它包括内饰支撑架,内饰支撑架包括安装底板、设置在安装底板上表面上的支撑立柱及若干自下而上依次套设在支撑立柱上的连接套;以及若干伸缩支撑组件,伸缩支撑组件与连接套一一对应。伸缩支撑组件包括支撑缸体、设置在支撑缸体内侧面上的限位块、设置在支撑缸体外侧面上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及与活塞体相连接的活塞杆,所述支撑缸体的第一端通过铰接轴转动设置在对应的连接套上。

Air pressure tight inner trim side plate support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neumatic top-tight internal trim side board support device, which aims to provide a pneumatic top-tight internal trim side board support device which not only has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can improve operation efficiency, but also can reliably support the internal trim side board and avoid the problem of the internal trim side board falling off before the viscose solidification. It comprises an interior support frame, an interior support frame including a mounting base plate, a support post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mounting base plate and a number of connecting sleeve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post from bottom to top in turn, and a number of telescopic support components, the telescopic support component and the connecting sleeve correspond one by one. The telescopic support assembly comprises a support cylinder block, a limit block arranged on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support cylinder block, a piston rod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interface and a piston body provid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support cylinder block, and a piston rod connected with the piston body. The first end of the support cylinder block is rotated and arranged on the corresponding connecting sleeve through a hinge sh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压顶紧式内饰侧板支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内饰顶安装工装,具体涉及一种气压顶紧式内饰侧板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汽车的内饰板(内饰板包括内饰侧板与内饰顶板)多采用黏贴的方式固定在车身的内侧面上。这种通过黏贴方式固定在车身上的内饰侧板,在黏胶固化之前,需要在车身内安装内饰板支撑架,通过内饰板支撑架上的伸缩顶杆顶住内饰侧板,避免在黏胶固化之前发生内饰侧板脱落的问题。目前的内饰板支撑架的伸缩顶杆通常采用紧定螺钉固定伸缩顶杆的长度,每次伸长或缩短伸缩顶杆时都需要松开并拧紧紧定螺钉,而内饰板支撑架的伸缩顶杆数量往往又比较多,操作者在通过伸缩顶杆支撑内饰侧板时不仅操作不便,而且操作效率不高,从而降低内饰侧板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气压顶紧式内饰侧板支撑装置,其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提高操作效率,并且能够可靠的支撑住内饰侧板,避免在黏胶固化之前发生内饰侧板脱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压顶紧式内饰侧板支撑装置,包括:内饰板支撑架,内饰板支撑架包括安装底板、设置在安装底板上表面上的支撑立柱及若干自下而上依次套设在支撑立柱上的连接套;以及若干伸缩支撑组件,伸缩支撑组件与连接套一一对应,所述伸缩支撑组件包括支撑缸体、设置在支撑缸体内侧面上的限位块、设置在支撑缸体外侧面上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及与活塞体相连接的活塞杆,所述支撑缸体的第一端通过铰接轴转动设置在对应的连接套上,支撑缸体的第二端的端面设有活塞杆过孔,活塞杆的端部穿过活塞杆过孔并位于支撑缸体的外侧,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与支撑缸体的第一端位于限位块的同一侧,活塞体与第一接口位于限位块的相对两侧,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上设有开关阀。本方案的气压顶紧式内饰侧板支撑装置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提高操作效率,并且能够可靠的支撑住内饰侧板,避免在黏胶固化之前发生内饰侧板脱落的问题。作为优选,支撑立柱呈圆柱状,且连接套能够绕支撑立柱转动。由于连接套能够绕支撑立柱转动,这样可以在支撑立柱的周向上调节伸缩支撑组件的位置,以便于实际顶紧操作。作为优选,铰接轴与支撑立柱的轴线相垂直。由于铰接轴与支撑立柱的轴线相垂直,这样伸缩支撑组件能够上下调节角度,以便于实际顶紧操作。作为优选,位于最下方的一个连接套靠近安装底板或与抵在安装底板的上表面上。由于位于最下方的一个连接套靠近安装底板或与抵在安装底板的上表面上,这样当内饰板支撑架安装在车身内后,可以尽量使伸缩支撑组件靠近车厢的下部,有效减小对车身内的中上空间的占用,如此,在内饰侧板的黏胶固化之前,操作者可以方便的对车身内的上部的零部件进行安装操作,从而进一步提高车身整体的安装效率。作为优选,支撑立柱与安装底板相垂直。作为优选,伸缩支撑组件还包括同轴设置在活塞体上并贯穿活塞体的活塞体导向孔、同轴设置在活塞杆内并贯穿活塞杆的活塞杆导向孔、滑动设置在活塞体导向孔内的滑动顶杆、设置在滑动顶杆内的轴向导气孔及设置在滑动顶杆上的充气支撑装置:所述活塞杆导向孔与活塞体导向孔相连通,滑动顶杆的第一端设有顶杆限位挡块,顶杆限位挡块与活塞杆位于活塞体的相对两侧,滑动顶杆的第二端穿过活塞杆导向孔并位于活塞杆的外侧,所述滑动顶杆上设有与活塞体导向孔相配合的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滑动顶杆的外侧面上设有与轴向导气孔相连通的第一通气孔与第二通气孔,第一通气孔位于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之间,第二通气孔与活塞体位于活塞杆的相对两侧,所述充气支撑装置与滑动顶杆的第二端位于活塞杆的同一侧,充气支撑装置包括设置在滑动顶杆的外侧面上的支撑板、固定在支撑板上的弹性充气压袋、与弹性充气压袋的内腔相连通的充排气管及连接充排气管与第二通气孔的连接管,所述弹性充气压袋用与滑动顶杆的第二端位于支撑板的同一侧。作为优选,滑动顶杆的外侧面上设有顶杆限位板,顶杆限位板位于支撑板与活塞杆之间,当顶杆限位挡块抵靠在活塞体的端面上时:第一密封圈与第二密封圈位于活塞体导向孔,当顶杆限位板抵在活塞杆端面上时:第二密封圈位于活塞体导向孔,第一密封圈与第一通气孔位于活塞体导向孔的外侧。作为优选,活塞杆的外侧面上并位于支撑缸体的外侧设有活塞杆限位板,活塞杆上并位于活塞杆限位板与顶杆限位板之间设有顶杆复位弹簧。作为优选,还包括接头组件,接头组件包括两端封闭的转接管、设置在转接管外侧面上并与转接管相连通的进气接口及若干设置在转接管外侧面上并与转接管相连通的排气接口,所述支撑缸体上的第一接口与排气接口一一对应,支撑缸体上的第一接口与对应的排气接口通过进气软管相连接。作为优选,安装底板上设有若干贯穿安装底板上下表面的螺栓连接孔,安装底板下表面上还设有若干与螺栓连接孔一一对应的支撑套,支撑套与安装底板相垂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提高操作效率,并且能够可靠的支撑住内饰侧板,避免在黏胶固化之前发生内饰侧板脱落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气压顶紧式内饰侧板支撑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伸缩支撑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伸缩支撑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内饰板支撑架1:支撑立柱1.2,连接套1.3,支撑套1.4;伸缩支撑组件2:撑缸体2.1,活塞体2.2,限位块2.3,第一接口2.4a,第二接口2.4b,活塞杆2.5,滑动顶杆2.6,轴向导气孔2.61,充气支撑装置2.7,支撑板2.71,弹性充气压袋2.72,充排气管2.73,连接管2.74,开关阀2.8,活塞复位弹簧2.9,活塞杆过孔2.10,活塞杆限位板2.11,顶杆复位弹簧2.12,顶杆限位板2.13,橡胶缓冲压块2.14,顶杆限位挡块2.15,第一密封圈2.16,第一通气孔2.17,第二密封圈2.18,第二通气孔2.19;铰接轴3;进气软管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气压顶紧式内饰侧板支撑装置,包括内饰板支撑架1、若干伸缩支撑组件2及接头组件。内饰板支撑架包括用于固定在车身上的安装底板1.1、设置在安装底板上的支撑立柱1.2及若干自下而上依次套设在支撑立柱上的连接套1.3。安装底板上设有若干贯穿安装底板上下表面的螺栓连接孔。安装底板下表面上还设有若干与螺栓连接孔一一对应的支撑套1.4,支撑套与安装底板相垂直。螺栓连接孔的轴线与对应的支撑套的轴线重合。支撑立柱与安装底板相垂直。支撑立柱呈圆柱状,且连接套能够绕支撑立柱转动。位于最下方的一个连接套靠近安装底板或与抵在安装底板的上表面上。如图1、图2、图3所示,伸缩支撑组件包括支撑缸体2.1、滑动设置在支撑缸体内的活塞体2.2、设置在支撑缸体内侧面上的限位块2.3、设置在支撑缸体外侧面上的第一接口2.4a与第二接口2.4b及与活塞体相连接的活塞杆2.5。支撑缸体的第一端通过铰接轴3转动设置在对应的连接套上。铰接轴与支撑立柱的轴线相垂直。支撑缸体的第二端的端面设有活塞杆过孔2.10。活塞杆的端部穿过活塞杆过孔并位于支撑缸体的外侧。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与支撑缸体的第一端位于限位块的同一侧。活塞体与第一接口位于限位块的相对两侧。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均与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压顶紧式内饰侧板支撑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内饰板支撑架,内饰板支撑架包括安装底板、设置在安装底板上表面上的支撑立柱及若干自下而上依次套设在支撑立柱上的连接套;以及若干伸缩支撑组件,伸缩支撑组件与连接套一一对应,所述伸缩支撑组件包括支撑缸体、设置在支撑缸体内侧面上的限位块、设置在支撑缸体外侧面上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及与活塞体相连接的活塞杆,所述支撑缸体的第一端通过铰接轴转动设置在对应的连接套上,支撑缸体的第二端的端面设有活塞杆过孔,活塞杆的端部穿过活塞杆过孔并位于支撑缸体的外侧,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与支撑缸体的第一端位于限位块的同一侧,活塞体与第一接口位于限位块的相对两侧,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上设有开关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压顶紧式内饰侧板支撑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内饰板支撑架,内饰板支撑架包括安装底板、设置在安装底板上表面上的支撑立柱及若干自下而上依次套设在支撑立柱上的连接套;以及若干伸缩支撑组件,伸缩支撑组件与连接套一一对应,所述伸缩支撑组件包括支撑缸体、设置在支撑缸体内侧面上的限位块、设置在支撑缸体外侧面上的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及与活塞体相连接的活塞杆,所述支撑缸体的第一端通过铰接轴转动设置在对应的连接套上,支撑缸体的第二端的端面设有活塞杆过孔,活塞杆的端部穿过活塞杆过孔并位于支撑缸体的外侧,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与支撑缸体的第一端位于限位块的同一侧,活塞体与第一接口位于限位块的相对两侧,第一接口与第二接口上设有开关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顶紧式内饰侧板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立柱呈圆柱状,且连接套能够绕支撑立柱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顶紧式内饰侧板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铰接轴与支撑立柱的轴线相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气压顶紧式内饰侧板支撑装置,其特征是,位于最下方的一个连接套靠近安装底板或与抵在安装底板的上表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气压顶紧式内饰侧板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立柱与安装底板相垂直。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气压顶紧式内饰侧板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伸缩支撑组件还包括同轴设置在活塞体上并贯穿活塞体的活塞体导向孔、同轴设置在活塞杆内并贯穿活塞杆的活塞杆导向孔、滑动设置在活塞体导向孔内的滑动顶杆、设置在滑动顶杆内的轴向导气孔及设置在滑动顶杆上的充气支撑装置:所述活塞杆导向孔与活塞体导向孔相连通,滑动顶杆的第一端设有顶杆限位挡块,顶杆限位挡块与活塞杆位于活塞体的相对两侧,滑动顶杆的第二端穿过活塞杆导向孔并位于活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桂祥
申请(专利权)人:嵊州市恒中机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