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干机的门铰链组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71532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烘干机的门铰链组件结构,所述烘干机具有吊臂和烘干机门,吊臂设置在外壳的前面一侧,并且形成有铰链;烘干机门具有能够安装吊臂与铰链的铰链端与导向槽,并且由内侧门框架与外侧门框架结合而形成,在烘干机的门铰链组件的结构中,具有覆盖内侧门框架的铰链端及安装在铰链端的铰链周围的铰链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连接门框架的铰链的部位上安装能够覆盖住铰链的金属材料制成的铰链座,加强了内/外侧门框架相互连接,防止使用带来的铰链端的磨损,缓解烘干机门的下垂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烘干机门结构,尤其是改善烘干机的门组件的结构,防止由于自重使烘干机门下垂而不能正常关闭投入口的烘干机的门铰链组件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来讲,衣服烘干机是把洗涤完的湿的衣服自动地进行干燥的机器,随着家庭主妇们的衣饰结构逐渐趋向于西化,衣服烘干机的需求越来越广,其相关技术的开发也很快。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烘干机中安装有烘干机门30,烘干机门30能够开闭投入衣服的投入口(图中没有示出)。投入口朝内侧门框架32的内侧形成。烘干机门30由内侧门框架32与外侧门框架31构成,所述内/外侧门框架31,32通过螺钉结合方式形成了烘干机门30。烘干机的外壳1上固定安装有吊臂4,所述吊臂4上形成有铰链3。在内侧门框架32上形成有安置铰链3的铰链端33及使吊臂4转动的导向槽34,铰链3设置在支撑铰链3的铰链端33的突出部36上。使烘干机门30通过铰链3及吊臂4的支撑而旋转。把内侧门框架32可选转地与吊臂4及铰链3啮合后,再安装外侧门框架31,就完成了门的组装。但是,现有的烘干机门组件结构中,支撑烘干机门30的铰链端33只支撑烘干机门30的门框架的注塑物,即支撑内侧门框架32与外侧门框架31的注塑物本体。在制造过程中投入口(图中没有示出)与烘干机门30的连接结构允许一定的误差范围,即使烘干机门30的位置上发生偏移也不会影响门的关闭功能,但是由于烘干机门30的自重以及在开启或关闭烘干机门30时产生摩擦,使在外侧门框架31与内侧门框架32的支撑铰链3的各个铰链端33上会发生磨损而变形,经过一定时间后,烘干机门30会渐渐地向下低垂,同时会发生松弛的现象。使操作者需要关闭烘干机门时,每次都要亲自对准投入口来关闭,降低产品及制造公司的信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善烘干机门的铰链组件的结构,防止随着时间的推移使烘干机门下垂的现象。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烘干机的门铰链组件结构,所述烘干机具有吊臂和烘干机门,吊臂设置在外壳的前面一侧,并且形成有铰链;烘干机门具有能够安装吊臂与铰链的铰链端与导向槽,并且由内侧门框架与外侧门框架结合而形成,在烘干机的门铰链组件的结构中,具有覆盖内侧门框架的铰链端及安装在铰链端的铰链周围的铰链座。在铰链座上形成朝内侧门框架的相反方向突出铰链一半长度的铰链端及导向槽,铰链座能够支撑铰链及吊臂的旋转移动。铰链座以螺钉结合方式固定在内侧门框架后,再将外侧门框架覆盖铰链座并固定在内侧门框架上。铰链座以螺钉结合的方式固定在内侧门框架后,外侧门框架覆盖铰链座并固定在内侧门框架的同时,内/外侧门框架与铰链座同时以螺钉结合方式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专利技术中,在连接门框架的铰链的部位上安装能够覆盖住铰链的金属材料制成的铰链座,加强了内/外侧门框架相互连接,防止使用带来的铰链端的磨损,缓解烘干机门的下垂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烘干机的门铰链组件结构的主要部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烘干机的门铰链组件结构的主要部分示意图。图3a及图3b为图2的门铰链组件结构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沿着A-A线的剖面示意图。图中,3铰链;4吊臂;20铰链座;23铰链端;24突出部;28连接孔;31外侧门框架;32内侧门框架;33铰链端34导向槽;38,38’,39,39’连接孔。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以下说明中,与现有结构相同的部分采用与现有结构相同的图号。如图2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烘干机具有吊臂与烘干机门,所述吊臂设置在外壳的前面一侧,并且形成有铰链;所述烘干机门具有能够安装吊臂与铰链的铰链端与导向槽,并且由内侧门框架与外侧门框架结合而形成。在烘干机的门铰链组件的结构中,具有覆盖内侧门框架32的铰链端33及安装在铰链端33的铰链周围的铰链座20。铰链座20由金属材质制成,并且在对应内侧门框架32的铰链端33的位置上突出形成。铰链座20上形成朝内侧门框架32的相反方向突出铰链3一半长度的铰链端23及导向槽24,铰链座20能够支撑铰链3及吊臂4的旋转移动。铰链端23在内侧门框架32与铰链座20上分别以半圆筒的形状分为两部分形成。铰链座20上对应于内侧门框架32的导向槽34的位置上也突出形成有导向槽24,使插入内侧门框架32的导向槽34的吊臂4的转动更加顺畅。如图3a所示,铰链座20上形成有若干个连接孔28,29,对应于所述连接孔28,29的位置的内侧门框架32上也形成有若干个连接孔38,39。同时,在外侧门框架31上朝与内侧门框架32的结合方向,如图2的点线所示,具有一定的空间35,能够容纳导向槽24及形成铰链端23的铰链座20,并且外侧门框架31与内侧门框架32通过螺钉结合来连接。下面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组装过程及作用如图3a所示,铰链座20覆盖住形成在内侧门框架32的铰链端33及导向槽34。形成在铰链座20的连接孔28与形成内侧门框架32的连接孔38对准后,把铰链座20螺钉结合在内侧门框架32上。然后,外侧门框架31与内侧门框架32以螺钉结合方式连接后完成组装过程。由于金属材质制成的铰链座20支撑铰链3,所以与现有的烘干机相比,能够较少地受到由于烘干机门30的关闭而带来的铰链3与铰链端33之间产生的磨损。具体地说,现有的烘干机门30中,形成在内/外侧门框架31,32的铰链端33是用全部由塑料材质制成的门框架本身的注塑物来支撑铰链3,所以随着烘干机门的关闭容易发生磨损,容易发生烘干机门30的下垂现象。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把由金属材质制成的铰链座20覆盖铰链3,比现有技术更加坚固。如图3b所示,在与形成连接孔29,39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上,外侧门框架31上也形成连接孔39’,使用连接孔29把铰链座20以螺钉结合的方式固定结合在内侧门框架32上后,在其上面罩住外侧门框架31。或者也可以把在内/外侧门框架31,32上的连接孔39,39’与在铰链座20的对应的位置上的连接孔29同时用螺钉结合方式固定结合。原来只由内侧门框架32支撑的铰链座20,在本专利技术中,不仅受到内侧门框架32的支撑,也受到外侧门框架31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强度及耐久性。同时,在上述的结构中,全部是在内侧门框架32上安装铰链座20,在其上面安装外侧门框架31,但是也可以与此相反,在外侧门框架31上形成像内侧门框架上形成的铰链端及突出部,在其上面覆盖铰链座20后再安装在内侧门框架32上。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范围为基础进行解释。在权利要求范围内,具备本专业基本知识的人员,可以进行很多种变化。权利要求1.一种烘干机的门铰链组件结构,所述烘干机具有吊臂和烘干机门,吊臂设置在外壳的前面一侧,并且形成有铰链;烘干机门具有能够安装吊臂与铰链的铰链端与导向槽,并且由内侧门框架与外侧门框架结合而形成,其特征在于在烘干机的门铰链组件的结构中,具有覆盖内侧门框架(32)的铰链端(33)及安装在铰链端(33)的铰链周围的铰链座(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机的门铰链组件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铰链座(20)上形成朝内侧门框架(32)的相反方向突出铰链(3)一半长度的铰链端(23)及导向槽(24),铰链座(20)能够支撑铰链(3)及吊臂(4)的旋转移动。3.根据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烘干机的门铰链组件结构,所述烘干机具有吊臂和烘干机门,吊臂设置在外壳的前面一侧,并且形成有铰链;烘干机门具有能够安装吊臂与铰链的铰链端与导向槽,并且由内侧门框架与外侧门框架结合而形成,其特征在于在烘干机的门铰链组件的结构中,具有覆盖内侧门框架(32)的铰链端(33)及安装在铰链端(33)的铰链周围的铰链座(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圣纪韩一铎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